[转载]安徽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标签:
转载 |
安徽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
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一、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你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 下列各图表示的变化中,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2.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的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
A.牛肉
3.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冰川消融,后果堪忧”,
我国的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下列与上述主题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B.温室效应是导致地球温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C.冰川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D.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等
4.你经常做家庭小实验吗?根据你的经验,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A.用肥皂水鉴别家庭用水是否是硬水B.用食盐水除去水瓶中的水垢
C.用食醋和小苏打制取二氧化碳D.用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纯碱溶液的酸碱性
5.北京奥运会3火炬“祥云”将于2008年5月下旬进入我省,使用的燃料为丙烷,其化学式为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中,与事实不符的是【
A.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6.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铝的原子序数是26.98
C.铝的核内质子数是13
D.铝在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家在440℃和高压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了金刚石(化学式:C)和碳酸钠,且金刚石的颗粒有望达到宝石级大小,它将给天然金刚石开采业带来极大挑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 下图所表示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9.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 ,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常温下,在两只各盛有100
A.甲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B.常温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C. 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一定能继续溶解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7分)小芳从废干电池中回收有关物质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研究。
(1)物质分类:她将右下图电池中各物质进行分类,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氯化铵的提纯:氯化铵中混有二氧化锰等难溶物,提纯的实验步骤是:溶解、_______、蒸发等。氯化铵的化学式是_______,其中N的化合价是_______。
(3)提取二氧化锰:除去二氧化锰中的碳粉,可用的方法。
12.(7分)安徽“六安王陵”发掘被列为“2006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地中出土了二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青铜器、铁器、木器及丝织品等许多珍贵文物。
(1)上图中出土文物的原料不是用化学方法制备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
A.喝一口品尝
(3)请你分析:为什么出土的青铜器保存较好,而铁器却锈蚀严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防止木质文物因失水过快而引起变形,可用结晶的方法让明矾晶体填充在木纤维中(明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操作方法是:将木制文物浸入明矾的___________溶液中,待明矾溶液充分渗入后,取出冷却擦干即可。
13.(4分)班级联欢会上,小芳表演了一组化学魔术:在三只盛有液体的玻璃杯中,分别倒入装在酒瓶中的稀盐酸,观察到下列现象: A杯中变为 “葡萄酒”(变成红色);B杯中变为“汽水”(产生大量气泡); C杯中变为“牛奶”(出现白色浑浊)。请你帮她揭开魔术的秘密:
(1)A杯中盛放的液体可能是__________ 。(2) B杯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
(3)C杯中盛放的是AgNO3溶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7分)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右图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气体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除去氧气的燃烧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____________ (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标准状况下)经科学测定,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出现误差的可能原因(只写两种,不考虑计算误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9分) 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 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右下图是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此实验中B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实验记录】
实验编号 |
1 |
2 |
反应物 |
6% H2O2 |
6% H2O2 |
催化剂 |
1g 红砖粉 |
1g |
时间 |
152 s |
35 s |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 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MnO2和 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和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 本大题共6分
16.(6分)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增大蔬菜大棚里空气中的CO2浓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蔬菜的产量。他计划用稀盐酸和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向自家的蔬菜大棚补充CO2。经测算,小明准备向大棚中输入 88 g CO2,他至少需要10%的稀盐酸多少克?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C
2.C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7分)
(1)二氧化锰
(2)过滤 NH4Cl-3 (每空1分)
(3)灼烧(1分)
12.(7分)
(1)C
(2)不断地运动着 B
(3)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2分)
(4)热的饱和
13.(4分)(1)紫色石蕊试液 (1分)
(2)CO2 (1分)
(3)HCl+AgNO3=AgCl↓+HNO3 (2分)
(本题1、2小题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14.(7分)(1)CO2+2NaOH
=Na2CO3+H2O
(3)稀有气体没有除去氧气没有除尽(每空1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其它合理答案如CO2没有除尽、水蒸气没有除尽等等均给分)
15.(9分) 锥形瓶
相同条件下,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其他合理答案都给分)(1分)
质量
【假设】
【实验方案】 取两份体积相等的5%和10%的H2O2溶液,各加入相同质量的同种催化剂,测量各收集一瓶气体所需的时间(2分)
三、本大题6分
16.(6分)解:设至少需要10%的盐酸质量为x 。
73
答: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