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ZT:心智发展五阶段/李中莹

(2010-04-02 02:07:25)
标签:

转载

gdjy

心智发展五阶段

李中莹

 

 

 

阶段

 

 

 

孩子的需要或行为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满足

 

 

家长未能在这一阶段满足孩子的需要

由于孩子的需要未能从家那里得到满足,长大后可能会出现以下的个性/特征

 

与此阶段有关的成人心理障碍

 

 

 

 

第一阶段

01

信任与不信任

 

 

肚饿——被喂食物

受惊——被拥抱

哭泣——被拥抱

让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长多么需要他。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安全的地方。

长大后,会是一个开朗及信任别人的人。

 

 

 

 

 

 

孩子会觉得生长在一个不安全的地方。

1、 表现出一种异乎寻常及极度害怕被遗弃的表现;

2、 拼命地寻找一个依赖的对象;

3、 需要别人照顾;

4、 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竭力维持毁灭性的感情关系,而且展示偏执狂症的倾向,如暴饮暴食,或过分地需要别人的夸奖。

 

 

 

 

 

第二阶段

23

自主与羞愧

 

 

 

 

 

孩子开始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机能及注意到身体的能力及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如果有家长支持及受到尊重的对待,他会获得充满自主能力的感觉及觉得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有一份影响力。

 

 

 

若孩子在这成长阶段中得不到鼓励,或受到恶意的批评及嘲笑,尤其是在他尝试学习如何控制大小便的过程中,他很容易会产生害羞及惭愧的感觉。

 

1、经常觉得自卑、无用及不可爱;

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必须依靠别人的人;

4、觉得自己生存的权利取决于对别人的重要性;

5、经常作出不恰当的道歉。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么,不能拒绝别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经验,害怕面对别人的愤怒

 

 

 

 

 

第三阶段

4

主动性与内疚

 

 

 

 

 

1、喜欢幻想,创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2、发展出主动性

 

 

 

如果在这阶段受到家长的支持,他会说出他的想法及表达他的情绪,并且他会发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在这阶段,家长不支持他,反而因他作出新的尝试而处罚他,他会觉得内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动性,或会秘密地做

 

 

 

 

1、害怕犯错;

2、感到无助及内疚;

3、只懂得安慰别人;

4、回避风险;

5、隐瞒错误。

 

1、不能认识或表达内心的感受;

2、害怕说出内心的事情;

3、对感情关系负上过分的责任;

4、不断地去讨好别人。

 

 

 

 

 

第四阶段

611 

勤勉与自卑

 

 

 

 

 

 

这一阶段的孩子,会开始与别人竞争及比较。

 

 

 

如果老师和家长鼓励孩子学习及表示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有同样的能力,孩子将会受到激励而变得有活力。

 

如果老师和家长经常严厉地批评或忽略了孩子,孩子会不信任自己,或者不会自觉地做事。他会产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别人的感觉。

 

 

 

1、避免参与任何的竞赛或极度喜欢与别人竞争;

2、觉得不安全及不如别人;

3、对自己或别人吹毛求疵

 

 

 

 

1、凡事要求完美;

2、经常拖延及耽搁;

3、不知如何达到目标。

 

 

 

 

第五阶段

1221 岁身份与对角色的困惑

 

青春期:

1、找出他自己怎样去适合这世界;

2、接受自己身体生理上的变化;

3、界定自己对异性的身份;

4、界定在同性和同辈里的身份;

5、找出人生应怎样过

 

 

若这阶段容许他去探索他自己的梦想及感觉、改变想法及尝试新的方向,他会发展成为一个接受自己的人。

 

若家长及身边的成人不支持他,又不引导他去探索,而只是过早地强逼他进入某一个角色,他会形成反叛的个性或者变成一个轻浮的人

1、不正确地表现出青春期的行为;

2、对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3、不能订立人生目标;

4、依靠情感关系或事业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1、需要不断地谈恋爱;

2、需要凭拥有的东西、认识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