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陪儿子去医院看望同学
(2010-03-09 01:22:53)
标签:
转载 |
陪儿子去医院看望同学
/水甘蓝
2010年2月7日,周日,大年前夕的腊月24日。
▲一大早,当我还躺在床上的时候,就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是大半年没有联络过的一个家长朋友霞打来的。她说,她和她的儿子阿强现在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医院,阿强总是念着住在这边的两个同学,希望我儿子和另一个同学能去医院里陪陪阿强。手机里,她还特别说阿强只是小感冒在挂水,还告诉我另一个同学已经出门上课外班去了,她说她拿她儿子没办法,拜托我一定让我儿子去看看阿强。儿子是阿强的小学同学,有过三年的同窗之谊。
彼时,儿子已经起床了,粗听这件事,不是十分愿意,毕竟只是小感冒挂水——更主要的是,那天的安排是我们早就计划好了的。娘俩短暂的犹豫后,还是决定让儿子先去看阿强。于是,细问会面地点,让霞在阿强挂完水后一起到我们家来吃午饭。霞说,只要儿子去看阿强就心满意足了,接着告知地点:神经外科……“神经外科?”我心内顿生疑惑,霞似是没听出我的疑问,继续细说地址。我也没有追问,只说,我会和儿子一起去。
通话一结束,就和儿子猜测,不知道阿强是出了什么意外了?小感冒是不可能去××医院神经外科去挂水的。我们猜测了好几个可能,这时,霞又发过来一个短信说抱歉打扰了我们,一大早不得不告诉我们不好的消息,只为了能减轻一点阿强的痛苦……云云。只是,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不清楚。回复说我已经感觉到出了什么大事,我一定会带着儿子尽快赶来的……
在路上,让儿子买了一束鲜花,儿子还戏说这是他第一次献花……因为并不知道阿强到底是什么状况,我们虽然疑惑,也没有什么特别怎么着的感觉。赶到某医院时,霞接着了我们。医院很大,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并不是很好找。寒暄过后,霞便说起前因后果来……就在忍不住责怪她和强爸太草率的时候,我们便到了阿强病房的门口。一眼看见阿强头缠白纱、又是管子又是挂水的……一看那架势,内心不由剧痛!眼眶便即刻热了起来……儿子跟在身后,也怔住了,手捧鲜花竟不知如何是好。
霞一边唤着阿强,一边接过了儿子手中的鲜花,强爸又搬来一条凳子,让儿子在阿强的床边坐下。阿强睁开眼睛,看见了我们,虚弱地招呼了一声后又闭上了。儿子安静地坐在那里,细声细气地说着什么?
我这边,也在一旁和霞、强爸、奶奶还有一位他们的亲戚聊了起来。不聊则矣,一聊……不免内心感叹生命是如此无常,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又深深感慨:家长的明智对孩子是一种怎样的福分?!
照以往我们看望病人的惯例,我们会尽早离开医院,以免妨碍了病人的休养,而这次,我们在医院里逗留了好几个小时。儿子多是静静地陪在阿强身边,听我们聊天,偶尔,会和阿强交流几句。期间,我们陪同阿强的爸爸妈妈,一同护送阿强去做了CT,离开前,还陪同接待了阿强的班主任老师……
这几个小时里的所见所闻,给我们太多的警示……
▲阿强在09年10月中旬的一天,放学后和几个同学没有按老师要求按时回家,逗留在学校里打篮球,一不小心摔倒在地,头部磕着哪了。而在那之前,班主任老师已经在班上三番五次告诫过,并为此特别召集了这几个孩子的家长到校作过交代,不同意孩子在学校放学后还在学校打球。但孩子和家长都没引起足够重视。
强爸说,他当日接到老师的电话赶到学校,就带阿强到了住家附近的一家医院,通过朋友关系,找了一个医生为阿强作了CT,打了一个200元的红包。说那医生检查后说的,有阴影,三个月以后再去CT复查。医生还说,不碍事。阿强当时看上去没有什么不适,也没外伤。强爸说,他们一家人都信了那医生的话,以为孩子摔一跤是很寻常的一件事,也没怎么放心上。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下来,期间,阿强曾在早晨起床以后,曾和他们说过头疼,但他们看阿强正是初三的紧张时期,成绩本来一般,唯恐阿强耽误了学习,也没及时带孩子上医院。再后来,阿强期末英语考试时,曾在考室里睡了一节课的时间。学期结束后,强爸才带阿强来××医院检查。这时已是三个多月以后了,距离他摔跤的日子过了100多天。强爸说,当天在××医院,先是看的神经内科,医生让做核磁共振,可以先住院检查也可以先检查再住院,强爸选择先做检查。第二天再去医院拿结果后,内科的医生让他们马上去外科,外科的医生一看结果,就让孩子马上住院,说要尽快手术,得在阿强的头上打个洞,把脑内的淤血引流,如果引流不顺,只能开颅……就在我们去的前一天,阿强在手术室里呆了五个多小时,所幸的是,手术很成功。
强爸回忆说,签字同意手术的时候,他已经麻木了,手术的术字都不知道怎么写。还是让一个年轻的医生写好了草稿他照着誊写的。而霞则告诉我们,前一天晚上,麻药药效过去后,阿强的痛苦不堪,痛极时,直叫她把他杀了吧,不然他得杀人了……她说,这段时间,她都已经有点神经兮兮的了,自己身体本来也不好,就在阿强住院的前两天,她才从某医院回来——原以为是肺部结核,结果是慢性支气管炎,检查治疗,在医院里住了半个月。才回家呆了不到两天,阿强就住院了,又到了医院……
强爸插话说,阿强手术完以后,他先打的回家去洗澡,到家没多久,就接到侄女的电话说阿强伤口剧痛……原来,霞在他走后不久,看见阿强大二的堂姐过来了,便让她一人陪着刚从手术室出来没几个小时的阿强,自己也打的回家——
……
这是在医院几个小时里,我们所听到的一部分。
我听着,心里真不知是啥滋味!看着躺在病床上虚弱的阿强,心里除了怜惜还是怜惜。记得儿子悄悄地指着床头后系挂着的血袋(那时我还没发现)问我:那些都是头部流出来的血吗?有好几百CC啊?一瞬间,心如刀割……大半袋子的血啊。细看,应该不全都是淤积在头部的淤血,但淤血也的确不少。心里不停地责问霞和强爸:100多天里,你们干什么去了啊?
离开医院后,和儿子分析阿强这次意外的前前后后,叮嘱儿子要学会保护自己,更要敬畏生命……同时还分析了阿强爸妈的种种不妥:
假如首先就带阿强到××医院来检查呢?
假如光明正大地去检查、多听几个医生的呢?(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明知有阴影——是头部有阴影啊,为什么还不重视?无知者无畏?)
假如在知道“有阴影”以后,多看两家医院呢?
假如阿强早上起床说头疼时,家长马上就带他再去医院检查呢?
假如不把初三的学习看得重于身体的健康呢?
假如阿强在考场睡着的时候,老师引起警觉呢?(真是佩服老师:学生考试时睡了一节课竟然可以听之任之?)
……
这意外也许原可以不发生的,或者即使发生了,也可以不发展到这等地步。可是一通“假如”以后,却发现我们只能感叹阿强的命运:这或许是他命中根本无法回避的劫难。一念只差,是天壤之别!
▲和儿子分析过听到的,又说起我们看到的几个细节:
**见到阿强的嘴唇干裂,便建议他们用棉签蘸水给他湿润嘴唇。霞说,医生说过,可以喝水了。建议她用汤勺喂孩子水,霞说,阿强不喜欢,让用吸管。奶奶和那位亲戚出去买来了吸管,比较粗,提醒说,喝水的时候要小心点,就怕呛着孩子。我这里话音刚落,阿强就在床上呛了起来,看着他痛苦的样子,担心不已……
**又一次喂阿强喝水。阿强使劲地吸着。霞那时的心思却在聊天上。儿子一旁唤了她几声,提醒她吸管的那端没在水中,阿强没吸着,可是霞听不见(也许是儿子的声音太小了吧?路上曾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后来还是强爸提醒,她才反应过来。
**做完CT回到病房不久,护士进来换瓶时,嘱咐阿强,要尽量吃点东西,才利于身体恢复。奶奶听见,赶紧热了鱼汤过来,和霞一起哄着阿强希望他喝点。阿强不应,眼睛也不睁,好一会儿才攒足了劲说了声:不想喝。奶奶和妈妈还在你一言我一语的又哄又劝,戏说她们好像在带婴儿一样……在一旁实在忍不住,对老人说:阿强刚刚去CT,从这床挪那床,很费力,挪来挪去肯定很累了,不想吃也没劲吃啊,就先让他休息一下再喝吧。奶奶回说:过会儿鱼汤会冷了啊?说归说,终究还是停止了劝喝。
心里疑惑不解:阿强去做CT的过程,奶奶和妈妈全程都在。为什么看不到阿强的消耗呢?体会不到那刻阿强真正的需要?
……
和儿子又把这几个细节分析了一下。说奶奶和妈妈不心疼孩子,那着实冤屈,可是,她们却实实在在是不知道怎么疼孩子、也不会疼孩子。感慨:再健康、再聪明的孩子,被她们这样养下来,只怕也要变得……唉!
对儿子说:你这下该明白了吧?你知道你是多么幸运!
▲这件事过去20天了,一直惦记着要把这事记录在这里,希望能让有缘的人和我们一起从中得到教益。只想尽量凭着记忆还原过去的事实,而不介意文字的粗糙、结构的混乱。
我们离开医院之前,阿强的老师也来看望了他。老师临别时叮嘱阿强:安心养病,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争取早日康复!那些作业都不用做了……
阿强虚弱地答应着。霞在一旁回应老师:唉,还作业,我现在是只要他身体健康就心满意足要烧高香了!
总是这样。总是要到失去时,才知道最该珍惜的是什么。
就以她们的对话结束这记录吧。
2/27/201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