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条温灸翳风、风池,清除落枕的困扰

标签:
翳风、风池艾条温灸落枕 |
分类: 中医艾灸养生 |
人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床上度过的,谁会不离不弃的陪我们走过这段时光呢?除了人生的另一半外,剩下的恐怕就只枕头了,这个堪比“爱人”的亲密伙伴,不仅是我们甜蜜睡眠的保证,同时也是人体颈部健康的保证。很多人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脖子动弹不了,而且腰酸背痛,累得慌,怎么回事,落枕了,什么原因,很可能就是枕头在作怪。
为什么?大家可以在脑子里面过一下后脑到颈部脊椎的画面。后脑到颈部脊椎是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呢?是一个波浪型弧度的画面,而枕头,刚好卡在这个波浪形幅度的下方,所以一旦枕头过低,无法托住颈部,或者枕头过高,过度支撑颈部,都会使颈部的自然曲线遭到破坏,其结果,自然也就是落枕了。由此可见,我们常用“高枕无忧”来形容无忧无虑的人生境界,但多高的枕头才是高枕?是有很多玄机在里面的。
那么,多高的枕头才是无忧的高枕呢?古人认为,三寸高度的枕头,最有益于人体的健康,所以有句话叫“神仙枕三寸”。古时候的一寸相当于现在的3厘米,三寸就相当于是9厘米,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大致的高度,测量枕头高度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你躺下时,下颚的高度是否与身体平行,不要使下颚抬得太高或太低的高度,就是最佳的枕头高度。
除了高度,枕头宽度同样也会导致落枕,特别是小枕头,只要一翻身,枕头便无法支撑到颈部,这样的枕头,不仅会导致落枕,还可能影响到睡眠时的安全感。所以睡觉时,最好选择比肩膀略宽一点的枕头来枕。
除了宽度,要保证睡眠的质量,对枕头的软硬度也有要求。如过硬的枕头会使颈部肌肉得不到良好的放松,睡后易产生疲劳感;而太软的枕头则容易“陷”下去,起不到垫高的作用。只有弹性适中,软硬适中的枕头,才是睡眠的良伴,美梦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在枕芯材料的选择上,应选择一些用如谷物皮壳、木棉、中空高弹棉等既有一定弹性,而又不硬不软的材料。
当然了,枕头是落枕的一个原因,但却不是唯一的原因,落枕最常见的原因,要数寒气的侵袭了。
受寒之所以会落枕,与风寒的特性的密切相关的,风寒有一特性叫“寒凝则血滞”。原来那个血是热的,周流很正常,但一有寒气进来的话,人的血流就会变缓,乃至淤滞而形成淤血。如果是颈部受寒而形成淤血的话,表现出来的症状,那就是落枕了。所以你看很多落枕的人,脖子后头总是有的一块很硬很凉的肌肉,主要就是瘀血囤积形成的。
由于这种落枕是风寒引起的,祛风驱寒是关键。根据寒则温之的原则,理当将寒气驱逐出去,而驱寒的最佳方法,当然就是艾灸了。取穴就找和“风”密切相关的穴位——翳风、风池,然后加阿是穴。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每天2次即可。
翳风穴
图说:
取穴:正坐或侧卧位。将耳垂向后按,正对耳垂的边缘,按压有凹陷处(张口时凹陷更明显),即为本穴。也就是平时我们洗脸时最容忽略的的耳根处。
灸法:艾条温灸,10~15分钟。
翳风,“翳”指羽扇,延伸为遮挡的意思,翳风就是把风遮挡住,它在耳垂后面,恰恰是最容易感受风邪的一个穴位。我们把耳垂往后按,耳垂边缘所抵住的部位正是翳风穴所在。翳风属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少阳胆经交会,对一切“邪风”导致的疾病有效,即“善治一切风疾”,有祛风,扶持阳气的功效。
风池穴
灸法:艾条温灸,10~15分钟。
阿是穴也就是痛点所在,自己觉得哪个地方最不舒服了,就在此处施灸,往往效果很明显,因为阿是穴正是邪气聚集之处。
但如果落枕频繁发生,一个月达3次以上,则可能是气虚引起的。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当人体出现气虚时,无法推动血脉正常运行,再加上晚上寒邪容易入侵颈部,造成气血淤滞,不通则痛,导致落枕颈痛症状。白天伏案工作太久,面对电脑的时间过长,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就会导致经脉空虚,尤其耗伤阳气,阳气衰则阴邪更容易乘虚而入,导致落枕。这种情况,驱邪之余,更应扶正。经常落枕的朋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补气药物。自我疗养的话,推荐大家使用山药,因为山药味甘性平,不寒不热、作用温和,是气虚患者自我调养最佳美食。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款以山药为主的美食——枣泥山药糕,做这道药膳,您需要准备的主料有:山药500克、红枣250克、同时您还需要准备的调料有:香油50克、白糖200克、糖桂花少许。做法是先将红枣洗净去核和蜜枣一同上锅蒸烂后,入锅加入白糖煸炒。再将山药洗净蒸熟后去皮,用消毒过的布反复揉搓成细腻的山药面团。然后包入适量的枣泥收口,放入模具内,磕出即可。
在这款美食中,枣泥补血,山药补气,合二为一,堪称气血双补的佳品,在《红楼梦》里,身体虚弱的秦可卿,就曾经吃过由贾母派专人送去的枣泥山药糕。
当然,补气重要,防寒保暖同样非常重要,尤其是颈部这一段的保暖有为关键,因为在头颅和颈项的结合部,并排着风池、风府、翳风等穴位,这些穴位犹如屏风一样,为我们阻挡着外来的风邪。因此经常落枕的朋友,一定不要让这个部位受寒,冬天出门的时候,记得把围脖戴上,以便保护好这三个穴位。
另外,长期从事写作、打字、财会等低头伏案工作的朋友,应做注意随时活动颈椎,已防治淤血的产生。
总之,只有在艾灸的同时,做到了《黄帝内经》所说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才可能让在我们在一个颈椎疾患流行的时代独善其身,让颈部活动不再受限!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保健艾灸师》培训考证班,每月1日、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国培训,每月21日北京大医堂培训机构负责全国统一考试。了解艾灸培训详情请加微信/QQ:1228882929;有任何艾灸养生问题,欢迎加微信:13810402629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咨询艾灸

◆ ◆ ◆
专业艾灸培训
1、国家《保健艾灸师》培训 考证班(每月15-21日开课);
2、国家《保健艾灸师》全能培训 考证班(每月1-21日开课);
3、国家《保健艾灸师》全国统一考试(每月21日);
4、长蛇灸技术培训班(每月22-24日开课);
5、长蛇灸技术 产品加盟培训班(每月26-29日开课);
6、雷火灸技术 产品加盟培训班(每月22-25日开课);
7、家庭保健艾灸培训班(四天短期速成班:每月15-18日)
大医堂·中国艾灸培训领导培训
咨询热线/微信:1381040262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