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伏灸有什么作用及适用的症状有哪些?

(2016-08-14 09:10:07)
标签:

三伏灸

作用及适用的症状

艾灸师

分类: 中医艾灸养生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专业的中医治疗方法,治疗前需要向正规医生详细了解自己是否适用此疗法;其次,穴位贴敷只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正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穴位贴敷除有适宜人群和病种外,贴敷药物须根据疾病合理调配、制备、保存,贴敷时要根据病种、病情辨证选穴等。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12/8590bb7f5e8848288f2261d8581056b4_th.jpg

  大医堂保健艾灸师培训中心资深教授介绍说,三伏灸的作用:

  ①局部的刺激作用,局部的药物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激发机体的调节作用,使机体某些抗体形成,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对一些过敏性疾病起防治作用。

  ②经络的调节作用,温热性能的药物对局部的刺激,有类似灸法的效应,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而且通过经脉的调整,达到补虚泻实,促进阴阳平衡,防病保健的作用。

  ③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通过皮肤渗透至皮下组织,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同时通过药物对局部穴位的刺激,以激发全身经气,通过微小血管的吸收输送,发挥最大的药理效应。

  ④利用“三伏天”这全年最热的时段,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刺激人体穴位,并通过药物的作用,起一个良性的,有利于机体增强抵抗力的,扶正祛邪的作用。(另外,在冬季还有三九灸,同样是利用全年最冷的时段,灸治疾病)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712/90ace2807a5445fa8d50fd964854335f_th.jpg

  三伏灸适用的症状

  1、呼吸系统:鼻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慢性胆囊炎、胃肠功能紊乱、溃疡病等。3、外周神经病: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等。4、皮肤病:白癜风、银屑病、荨麻疹、硬皮病、神经性皮炎、寻常疣、斑秃等。5、其他病症:梅核气、痛经、痹证(包括退行性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肱骨外上髁炎)等。

  三伏灸适应症:

  很多疾病都能用三伏灸的方法治疗,除了上面提到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以外,还包括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属于阳虚寒凝范围的疾病。所谓的阳虚寒凝,主要是指有怕冷、鼻涕或痰液白而清稀、受寒后症状会明显加重等表现。

  三伏灸主要是在人体穴位上贴敷药物,因为很多药物都有刺激性,所以贴敷的穴位一般都是选择在背部。但是,不同的人、不同的疾病所用的药物和穴位也不尽相同,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要辨证选穴、选药。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病的三伏灸法。

  1、慢性支气管炎:>>>症状:咳嗽、咳痰或气喘的症状出现在两年以上,每次发作持续三个月以上的。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发作,春夏缓解。

  穴位:初伏取天突穴、大椎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育俞穴;

  中伏取双侧定喘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膻中穴、双侧百劳穴、命门穴、双侧肾俞穴。

  药物:白芥子、生甘遂、延胡各一份,细辛半份,烘干磨粉,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饼状,备用。

  具体操作:把做好的药饼放在上述穴位上,用30×30mm橡皮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病情轻重而定,15周岁以下和病情较轻的贴4~6小时,其他的贴6~8小时。从初伏的第1天开始贴,然后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药1次。

  2、哮喘:>>>症状:有咳嗽、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痰等表现。最典型的症状是呼气的时候很难受,发作性的时候有哮鸣音出现。严重的需要坐起来才能正常呼吸,经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痰。哮喘容易在夜间及凌晨发作,秋冬寒冷的季节常常会病情加重。

  穴位:取大椎穴、双侧肺俞穴。

  药物:白芥子、甘遂、细辛、延胡索等研末,治疗前1天用姜汁及凡士林调成膏状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施灸。在穴位上放约2.5×3cm、厚约0.3cm的鲜生姜片,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调好的膏药贴到穴位上,一般贴4~24小时以后撕掉即可。

  3、过敏性鼻炎:>>>症状:喷嚏、鼻痒、流涕和鼻堵是最常见的四大症状。通常是突然和剧烈的打喷嚏;鼻痒,鼻涕多,但是经常是清鼻涕;鼻子不通气,还常伴眼睛发红、发痒以及流泪,甚至头晕、头痛等症状。

  穴位:初伏取双侧百劳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膏肓俞;

  中伏取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脾俞穴;

  末伏取双侧大杼穴、双侧肺俞穴、双侧肾腧穴。

  药物:甘遂、麻黄、细辛、半夏、麝香,各等分研成粉末,加新鲜的姜汁调匀,做成直径约为10mm,厚约为3mm大小的膏药饼,备用。

  具体操作:分别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一天贴药,穴位按照上面的次序,每次贴药保留4h左右。

  4、预防感冒:>>>症状:平常体质虚弱,气候稍微变化或到寒冷季节极易感冒的人。

  穴位:大椎穴、双侧风门穴、双侧肺俞穴、双侧定喘穴、双侧膏肓俞穴。

  药物:生白芥子、细辛各1份,甘遂、玄胡各半份,烘干研成粉末,用生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大小的药饼,正中放少许麝香,备用。

  具体操作:将新鲜生姜切成5分硬币厚,2 cm×2 cm大小的姜片,放在大椎、风门穴上,在姜片上放直径为1cm的圆锥形艾炷,先灸到局部皮肤潮红,连续灸三次。然后把做好的药饼放在穴位上,用风湿膏固定。每次贴药时间视年龄而定,15岁以下者贴4~6小时,15岁以上者贴6~24小时,从初伏的第一天开始贴,中伏、末伏各贴药1次。

  以上这几种疾病是三伏灸中最常见的,其实,凡事属于阳虚或者寒凝的疾病,都可以用冬病夏治的方法来治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保健艾灸师》培训考证班,每月1日、15日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艾灸保健推广委员会负责全国培训,每月21日北京大医堂培训机构负责全国统一考试。了解艾灸培训详情请加微信/QQ:1228882929;有任何艾灸养生问题,欢迎加微信:13810402629咨询。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咨询艾灸

  

快来艾灸,夏季艾灸是一年之中最佳时机

  ◆ ◆ ◆

  专业艾灸培训

  1、国家《保健艾灸师》培训 考证班(每月15-21日开课);

  2、国家《保健艾灸师》全能培训 考证班(每月1-21日开课);

  3、国家《保健艾灸师》全国统一考试(每月21日);

  4、长蛇灸技术培训班(每月22-24日开课);

  5、长蛇灸技术 产品加盟培训班(每月26-29日开课);

  6、雷火灸技术 产品加盟培训班(每月22-25日开课);

  7、家庭保健艾灸培训班(四天短期速成班:每月15-18日)

  大医堂·中国艾灸培训领导培训

  咨询热线/微信:13810402629

  ◆ ◆ ◆

  

艾灸师:艾灸时当心触碰艾灸的13禁忌

  

艾灸师:艾灸时当心触碰艾灸的13禁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