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轻抹清油,巧调梅花秃

(2013-01-18 08:30:40)
标签:

吴大真

我的中药养发书

青春常驻

美容美发

健康养颜

分类: 我的中药养发书

  如果要辨别中国佛教的和尚与外域的和尚,有个很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看他们的头顶,如果头顶上有几排小小的圆圆的白色香疤,那就是中国和尚。以前在中国,遁入佛门的时候,除了有剃度仪式外,还有个“清心”仪式,也即老和尚用线香给新入门的僧侣点上和尚生涯的第一颗戒疤。在以后的和尚生涯中,如果表现优异,就会逐年添加这样的戒疤,比如像少林寺等重要寺庙的住持一般都会有八、九个戒疤,这是他们作为“高级和尚”或是“特级和尚”的荣誉象征。
  对于僧人来说,香疤越多越好,但对凡人来说,如果脑袋上长有类似香疤的“梅花秃”,就会有一些难言之隐的感觉了。“梅花秃”发作的时候,不仅头皮发痒,抓之易破,且头部的疮点点相连,抓破脱痂后的疤痕形似梅花,和僧人的戒疤也非常像,因此,患有梅花秃的人总会遭到一些善意的玩笑。
  梅花秃的病因与其他的秃疮没有什么特别大的不同,基本上是一致的,也即主要多是由于风热湿虫引起,因此,其他秃疮的治疗方法,对梅花秃也是比较适合的。
  在这里,特别介绍一个中古代医籍中屡屡提到的针对梅花秃的验方——“清油竹子猪胆汁”外涂方。这个方子来源于《普济方》,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清油一碗,以小竹子烧火,入内煎沸,沥猪胆汁一个,和匀,剃头擦之,二、三日愈,勿令日晒。”这里的清油就是胡麻油,也即芝麻油。这个方子具体是这样制作的:先准备一小碗胡麻油,然后选用适量的小竹子,烧火后取出竹沥,最后将胡麻油、竹沥与猪胆汁一起和匀。使用药膏前,要先将长有梅花疮部位的头发剃掉,再用制作好的胡麻油膏涂抹即可,一般两三天就会有愈合的迹象。涂抹了之后,要注意头部的防晒。
  清油即胡麻油,俗称香油,又叫乌麻油、脂麻油、生油等,历来是中医及民间偏方验方的常用之物。它“味甘,性微寒,无毒”,具有“润燥、解毒、止痛、消肿”等很多功能,因此,不仅常用于饮食上面,比如作为作料炒菜、拌面等,更经常和其他药物搭配,制成药膏、药丸等,内服或者外敷,起到解毒,生肌的作用,正如《日华子本草》中所说:“陈油煎膏,生肌长肉,止痛,消痈肿,补皮裂。”
  关于清油调理秃发,也有很多记载,比《千金·食治》说它“去头面游风。”《本草经巯》中说的最为明确“麻油,甘寒而滑利,……生者气更寒,能解毒。凉血,故摩疮肿,生秃发也。”这里提醒一下,尤其是秃发开始发作的时候,涂抹清油,去热消毒的功效最好,《百一选方》中因此说到说到:“肿毒初起,麻油,煎葱黑色,趁热,通手旋涂自消。”
  听说,在南亚特别是印度,非常流行一种油浴法,即用胡麻油,配以名贵药末及香精,对全身进行按摩,起到滋润和营养皮肤,保持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对头部进行油浴,起到疏理经脉,活络气血的作用,让头发受到足够的营养,而保持乌发有光泽的状态,延长头发的生命力,不仅不脱落,即使到了一定年纪,头发也不秃顶。如果出现了秃发,进行油浴的话,也能控制病情,调理秃发,还能长出一些新发,非常的神奇。
  这个方子为什么选择燃烧小竹呢?因为小竹烧灰后,会流出很多的竹沥。竹沥性甘苦寒,历来是清热滑痰的上品中药,配合同样性寒润燥、清热解毒的猪胆汁,使得方子清火、泻热的功力更加强大。对于热盛的秃疮来说,经常涂一涂本药膏,能很好的散去患处的热毒,清凉头皮,给头皮发根以顺畅的呼吸,促进毛发更新,解除湿热的困扰,自然也就慢慢调理好了梅花秃。
  另外,如果在头疮开始发作的时候,比如发现局部头皮不正常的发痒,有一个个的小疮点,疮点周边的头发变的干枯或者发黄的时候,就要引起注意,这多是梅花秃的征兆。这时,我们可以采取一点小措施,将梅花秃巧妙的抑制住。这里也介绍个小方子——荸荠涂抹法:将新鲜的荸荠处理干净,去皮,切开,直接反复的在患处摩擦,每天早中晚三次,每次涂十分钟左右,连用一周,就会发现患头上疮点变小了,头皮很清凉,快发作的疮点结了痂,慢慢就脱落了,不影响头发的美观。周边的头发也渐渐恢复了正常的颜色,长的很好。
  荸荠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长成熟后一片郁郁葱葱,看起来绿油油,清清爽爽的,好比植物中的青竹,和竹子一样,荸荠也是一款清热的好东西,正如《本草再新》中说它“清心降火,补肺凉肝,消食化痰,破积滞,利藏血”。荸荠外表看起来是枣红色,里面的肉质洁白,性味寒滑,吃起来甜甜的,能开胃,消食。对于血热来说,食用荸荠,能清热化痰,止咳去火。在生活中,人们常生吃荸荠,或者用开水炖服,以治肺热咳嗽,痰黄咯血等。
  其实,不仅内服,荸荠也能外用,常见于美容方面。比如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将荸荠掰开,用其白色果肉摩擦疣体,每日三至四次,每次摩至疣体角质层软化,脱掉,微有痛感并露出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为止。连用七至十天。”与其相似,我们用荸荠来摩擦患有梅花秃的皮层,起到的也是这样消风热毒、软化疮点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唐代医学家孟诜在《食疗本草》中就说过:“荸荠,消风毒……消疸黄。”
  总之,当发现了头发有了疮疮点点的时候,一定要留心是否是秃发,尤其是梅花秃的前兆,及时采取措施,如果置之不理,拖拉的严重了,就会发展为更为严重的秃发,比如斑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