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吴大真养生凌霄花痛经肝肾气血孕妇流产杂谈 |
分类: 花养女人幸福一生 |
人们并不满足于用几个简单的词汇来表达,还想到了寻求一些具有相同特性的事物作为寄托。正如莲花是人们心中纯洁高雅的象征,凌霄花是志向高远的代名词。
凌霄花,生于夏日的一种火热之花,花色炽热,美艳逼人,暗含方刚血性。如其名所述,它能高攀凌云,如同游龙直上云霄。其不息攀登的姿态,受到众多文学家仰慕和追捧。宋人贾昌朝就十分喜爱凌霄花,它曾作《凌霄花》诗云:“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宁无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从平地起千寻。”清人李笠翁也对凌霄花做出高度评价,他曾说:“藤花可敬者,莫若凌霄。”
然而凌霄花有直入云霄的架势,还在于他善于借助它物。因此在一些人的眼中,凌霄花又是攀龙附凤、巴结势力的代名词。元代的程棨在其著作《三柳轩杂识》中就直呼凌霄花为“势客”,讥讽凌霄花是只会攀附权贵的势力小人。撰文贬低凌霄花的并非程棨一人,女诗人舒婷在其诗作《致橡树》中写道:“我如果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随着此诗作风靡大江南北,更多的人对这种攀援而升的植物充满了鄙夷之情。
事实上,凌霄花并不是只能依靠它物才能生长攀升,而是懂得随时势变化,有物依物、无物自立,只是很少有人见识到它的这一面罢了。陆游就曾见过凌霄花的自立姿态,并在《老学庵笔记》中记载道:“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附。”这并非陆游的一家之言,我们从《花史》中也能找到相关的依据:“富郑公居洛,其家圃中凌霄花无所因附而特起,岁久遂成大树,高数寻,亭亭可爱,朱弁曰,是花岂非草木中豪杰乎,所谓不待文王而犹者也。”有场景再现,有文学家朱弁的表态,可见陆游所言不虚。
褒也好,贬也罢,但是它所承载的母爱却是世人所一致认同的。它的藤蔓不断向上攀登伸展,就是为了让火红的花朵能够开在枝头,凌空绽放,不被人忽视。这多么像我们伟大的母爱啊,一辈子任劳任怨,甘当子女的铺路石。所以,下个母亲节到来时,孝子们不要忘了给自己的母亲献上一束火热的凌霄花,来表达自己的热爱之情。
除了精神寄托外,凌霄花对我们身体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觑的,它是一种不错的中药材,能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尤其值得推荐。
许多女性常常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潇洒的女人难上加难。”可不是吗?单就每月的“那几天”来说,有几位女性能轻松度过?先不说饮食上的清规戒律,仅痛经这一项就能将人“打入冷宫”。那痛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从中医上来说,痛经多是由于肝肾不足、情志郁结或寒凉侵袭等导致血行不畅,瘀阻于胞宫。气血运行出现障碍,不通则痛。所以,活血化瘀是解决痛经的重要手段。而活血化瘀是凌霄花的“拿手活”。
凌霄花的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中医药典《神农本草经》上,书中将凌霄花列为中品。它有着活血破瘀通经的功效,是一味妇科良药。常用于女性痛经、血瘀闭经、月经不调、崩漏等病症。《本经逢源》中说“凌霄花,癥瘕血闭,血气刺痛,病风恶疮多用之,皆取其散恶血之功也。”,可见它的主要功能是活血散瘀。《本草衍义补遗》也记载:“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药也,且补阴捷甚,盖有守而独行,妇人方中多用何哉。”
不仅是痛经,如果有月经不调、闭经等病症,也可以找凌霄花来帮忙。《杨氏产宝》就记载了凌霄花与干漆、当归、白术、熟地等同用,用酒送服治疗闭经、痛经。《徐氏胎产方》也介绍了如果女性出现月经不来、闭经的情况,可以将凌霄花研成细末,饭前用温酒送服6克左右,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有痛经、月经不调或闭经的女性,不妨试试凌霄花。
凌霄花虽能治病,但要想将其活血化瘀的药效发挥到极致,它不得不依靠一样东西,那就是酒,特别是温热的黄酒。据《中国古代药典》介绍,酒能“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黄酒能温经通络、活血御寒、帮助血液循环,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药引子”。凌霄花是寒性的,用黄酒送服能压制其寒性,再加上黄酒本身的活血作用,药效就能发挥地淋漓尽致。
凌霄花虽说是女性的好助手,但孕妇千万不能服用。因为凌霄花有一个外号,叫“堕胎花”,如果怀孕期间不慎服用了凌霄花,极易导致流产。《本草经疏》记载:“凌霄花长于破血消瘀,凡妇人血气虚者,一概勿施,治前断不宜用。”所以气血虚弱者也不宜服用。
另外,凌霄花的花朵尽管耀眼夺目,能征服人们的眼球。但此花能悦人之目,也可摧人之身。它的花粉有毒,对五官有刺激作用,容易引发过敏,如果不慎入眼,会引起眼睛红肿、视力下降。《花镜》上也记载:“闻太久则伤脑,妇人闻之能坠胎。”所以此花远观可以,切不可近碰、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