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
子
人性和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两个话题,千百年来谁也没说清楚。人性的主善主恶,无法说清。近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自从孟子的性善主张和荀子的性恶主张开始,千百年来就争论不休。
一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这段时间很想静下心来评论一下这部香港王牌师打造的动作电影。今天幸得有这份闲情逸致。是那熟悉的《无间道》班底,是那香港电影特有的风格。开拍前我似乎看到有回复当年《无间道》辉煌的希望,但看后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有人说,真正的导演大师是哲学家,想黑泽明一样。《无间道》一句“出来混迟早要还的”蕴含了很深的禅理,使得电影对人性的展现上升到了哲学高度。
二 缺啥别缺钱
吴彦祖饰演的角色由于未来岳父对他工作薪酬的鄙视,揭开了电影的序幕。展现了当今社会衡量一个人“价值”的标准——权利和金钱。展现了人性丑恶的一面。上班三年了对这一点感受越来越深,尤其是社会的等级森严。民工们辛苦干活拿的薪酬,当官的拿的薪酬,这那是个按劳分配的社会,我只能说是按权分配。因为薪酬掌握在有权的人手上。记得《菜根谭》有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菩萨和刽子手没什么两样,只不过菩萨表现了人性善的一面,而刽子手表现了人性恶的一面罢了。可是人性有贪婪的一面,当薪酬掌握在当权者手上,怎么可能按劳分配呢?或许人家是高级脑力劳动,应该拿的多。可是我觉得体力劳动应该拿的差距不要太大。或许有点“人以稀为贵”的道理存在吧,有点扯远了……总之我觉得毛爷爷在的那时候才是按劳分配,邓爷爷的改革开始,就开始按权分配了。
三
得啥别得病
古天乐饰演的角色因为儿子治病无钱,从而违背职业道德,铤而走险。中国人对子女最看重,“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革命故,二者皆可抛。”可伟大的革命者毛爷爷,我看也把儿子看的比革命更重要。加句“若要为儿子,通通可以抛”。古天乐的角色遇到的问题是个普遍人会遇到的问题。子女重要呢?还是事业重要?这个问题道德无法问及,法律也无法解决。电影的刚开始可以说相当精彩!它取材于现实生活。
四 情与义
刘青云饰演的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小LD。面对两个同事好友的“犯规”,他最终选择了道义又不失职业道德,职责。面对女友是好友上司的前妻,女友婚前就对他有好感,可是他为了义字放弃了。最终演绎了一个中国人普骗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中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博爱与道义是首要的。可能由于几千年男尊女卑的影响,美女只是点缀。(不过从现在的电视剧看开始变了)然后才是有勇有谋。如果说诸葛亮是中国人心目中智慧的象征,那么孙悟空就是中国人心目中勇敢的最佳向往。刘青云饰演的角色综合了上述几点,可是性格不突出。表现最多的要算他的义字当先了,可是为什么不能引起共鸣呢?因为当今社会义字已经谈出人们的视野,利字开始当先了。
五 焦点人物
这部电影中最抢眼的要属王敏德饰演的角色了,他是恶的代表。表面上慈善事业冠冕堂皇,背后操控股票市场,杀人越货。导演特意给了他表演慈善的一面,演讲越精彩,表现的越丑恶。“任何人都有三个自己:骨子里的,表现出来的,和别人眼睛里面的。第一个是最难的,第二个是最假的,第三个是最累的。”“吸引人吗?是骨子里的的镜子;令人愉快吗?是表现出来的的镜子;知道自己所在的地位吗?是别人眼睛里面的的镜子。”又扯远了,电影中可以说王敏德德表演时表现最到位的。
六 小人物,展百态
电影中李子雄饰演的角色与秘书的权色情交易,老太太股票暴跌的跳楼,方中信LD的事业与婚姻的矛盾,情人的出卖,三角恋等等展现了社会的现实一面。吴彦祖饰演角色面对股票可能又要涨的贪,刘青云饰演角色的嗔,方中信饰演角色的痴,古天乐饰演角色最后的癫狂。都展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
七 虎头蛇尾
电影情节布置没有《无间道》流畅严谨。吴彦祖饰演角色的死,刘青云被杀导演弄巧成拙,古天乐的活着等等显得不是很合理。其实我倒希望吴彦祖的角色来承担主角,最后的收局让他一个人来完成我觉得会流畅,电影也会更好看,吸引更多人。
八 也许不易
总之电影还是跟当年的《无间道》差远了,《无间道》是香港电影复苏的象征,就意义没法比。电影本身来说,毕竟与哲学还不靠边。与中道家无为,儒家中庸,佛家因果不靠边。所以只能说是重量打造的典型动作港片。也许不易吧!
九
编后言
用董文华的歌曲,再现人性的难以把握。特申明:本文为原中原创中创,未经本人允许,最好不要转载!谢谢欣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