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风水”是什么?

(2013-08-19 11:40:18)
标签:

文化

马亚顺

梦死醉生

风水

堪舆

分类: 转载易文杂录
(梦死醉生/马亚顺 文)
     按照《辞海》的解释,风水也叫堪舆,它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式,能招致住者或者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作为从古代沿袭至今的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备受欢迎的民俗,择吉避凶的术数,风水主要包括阳宅和阴宅两个方面。前者涉及住宅、宫室、寺观、村落、城市等活人的居住和生活场所;后者则主要指墓穴。

    进入现代社会后,部分研究风水的学者认为风水的实质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它主要研究周边环境与人类生存之间的关系,是环境学与预测学相结合的一种学问,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则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段话出自晋人郭璞所著的《葬书》,这是“风水”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古代的文献中。郭璞简明扼要地说明了“风水”理论的根本,以阴阳为根本,以“生气论”为核心,以藏风、得水为条件,以寻求一个理想的墓葬环境为着眼点,以福荫子孙为最终目的。

    对于如何界定风水的好坏,郭璞的观点是:“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后世风水师的主要 ,便是寻求能够藏风、得水、具有生气的吉地,用于安葬或是修建住宅,以便人们的发展繁衍。《葬书》为风水建立起一个明确的思想体系,成为风水理论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葬书》中说:“葬者,藏也,乘生气也。夫阴阳之气,噫而为风,升而为云,降而为雨,行乎地中,谓之生气。木华于春,粟芽于室,气行于地中。其行也,因地之势。其聚也,因势之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这是首次对风水下的定义。《葬书》中对风水的定义强调的是“气”的行与止,“聚之”、“行之”生动地表达了动与静的矛盾统一,也就是说“气”的动与静的相对平衡、有机结合才叫做“生气”,才能为人们所利用。

    “风水”在长远的发展历史中,也积累了诸多别称,例如“形法”、“堪舆”、“青囊”、“青乌”等等。

“风水”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