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根结底一句话:“幸福校园”就是要让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开心,活得开心。
全区学校重视创设师生民主平等、有效互动的教学环境,落实优化教学五环节的要求,将先进教育理念融合在实践中。文来初中校长柏彬在校内电视上开通了“一呼‘柏’应”节目,一个月一次,直接回答学生们提出的任何问题。同时,开通“校长微博”,与学生在微博上近距离交流。
王浩告诉记者:“推行‘幸福校园’的关键是校长和老师,要靠一批有共识的幸福快乐的校长和老师去推行,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2012年9月新学年开始,闵行区11所学校开始实施综合性的生活成长课程——“健康与幸福”的教学与实践。该课程将健康分成身体健康、心理和情绪健康、家庭和社交健康三大部分,并将学生成长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归并到这三个方面,着重通过10项生活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在讲授中,教师非常注重“生活化”,例如“性格塑造”、“选择朋友”、“聪明消费”、“安全饮食”、“防止暴力伤害”等内容,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健康与幸福”的教学形式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目,该课程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等多种途径,以自学、课堂教学、班会、主题活动、家庭教育的形式展开。最重要的是,不进行纯道德的说教,而是给学生以非常具体的技能指导,“学了就有用”。“健康与幸福”课程的推出及其教学实践,是闵行区推行“幸福校园”工程、践行“健康生活、快乐学习、幸福人生”的一个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尊重每位教师的幸福体验
校长们在打造“幸福校园”过程中和开设“健康与幸福”课程时都深深体会到,让教师具有幸福感同样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主动积极带动学生。在明强小学校长顾文秀眼里,“幸福是可以相互传染的”。“首先我要当一个快乐幸福的校长,这样才能带出一批快乐幸福的教师,靠他们才能教出一群快乐幸福的学生。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要处处事事尊重每位教师和学生。”顾文秀说。

上海闵行区明强小学校长顾文秀
该校女教师胡蕴告诉记者:“我大学是学心理学的,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上海一所著名中学当心理教师,那时我的工作干得得心应手,每天过得充实而愉快。后来,因为丈夫调工作,自己就近换了一所中学当体育教师,每天身体累,心更累。当丈夫再次调工作时,自己又就近来到明强小学,仍然是当体育教师,依旧是身心疲惫。不久前,我忐忑地向顾校长提出,想重回当心理教师的老本行。令我没有想到的是,顾校长竟一口答应了。如今,我又干上心理教师的老本行,每天累并快乐着!”
记者问胡蕴,为什么是“累并快乐着?”胡蕴回答说:“虽然累点,但我每天能干自己喜欢的工作,心情舒畅!”
一个偶然的机会,明强小学教师郭芳在学校组建了一个“强强皮影社团”,每周郭芳都会邀请老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七宝老街皮影戏的精湛技巧与无限魅力。让她惊喜的是,以前喜欢玩电脑、手机的学生对民族传统表演也特别感兴趣。郭芳鼓励孩子们尝试创作以自己生活的世界为主题的皮影剧本。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分角色编写旁白、对话、儿歌等。各小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定主题、创作、修改、押韵……渐渐地,一篇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的皮影剧本新鲜出炉了。
“如今,皮影社团的节目已经成了七宝老街皮影戏的保留节目。我所带的每届学生也都成了皮影戏的小小传承者。孩子们在学习与排练皮影戏的过程中,学到了与书本知识不一样的知识体系——他们从家乡、自然、人文等多方面了解了‘七宝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借这一‘活态’的乡土教材,传承了地域文化与精神。从孩子们的身上,我体会了自己作为教师的幸福。”郭芳说。
教师们对幸福感的体验也来自于自身的发展和专业的成长。
明强小学有三种教师最喜欢的教研方式:一是让每个教师有机会成长的“320有效教研”,即每次活动必须有3个20分钟的内容:骨干引领交流、精彩片段回放、全体头脑风暴;二是让“小人物挑大梁”的“小教研组领衔式专题教研”,即每次小教研组领衔的学科大组教研,从策划、备课到组织现场研讨,一律由全体组员分工协作完成,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副科教师都有机会成为活动的组织者和担纲者;三是让教师都自然进入研究状态的“无痕教研”,即在上完课后趁热打铁,顺便拉上几位教师,长则一两节课,短则十来分钟,及时探讨课堂得失的“同伴互助式”教研。这些让教师们品尝到成长与成功、成事和成人的双重成就感的做法,有效地增强了大家的事业心,也自然地提升了对幸福感的理解,难怪有教师会说:“能够和大家一起分享成长的喜悦、烦恼和困惑,也是一种幸福。”
关注每个学生的天性释放
记者在闵行区各中小学采访时看到,莘格高级中学的“DIY(自己动手做)”课程令人耳目一新,9个创意实验室别开生面,真正把课堂和实验还给了学生。蔷薇小学是一所农民工子女较多的学校,4年前该校开始推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如今这些来自异乡的孩子已经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熟练地使用“电子书包”。田园高级中学校园虽不大,但规划了“一步一景”,教学楼走廊两边悬挂着师生的绘画作品,小花园和小果园里,师生种植的金桂银菊争奇斗艳……

上海闵行区文来中学校长柏彬
记者与柏彬探讨“幸福校园”时,他提出了一个形象的“大森林理论”。“学校就像一个大森林,播下什么种子,长出什么植物。不可能每个学生都是参天大树,也有大树旁边的灌木和花草。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那些大树长好,也要让那些低矮的灌木、花草长好!教育要关注到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幸福成长。”
文来初中正在推行“为初中生量身打造的幸福校园”,在柏彬看来,要让学生们快乐幸福,就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这主要体现在要认真倾听学生们的心声,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记者到校采访前的一天,文来初中的学生从某全国性大报上看到一篇报道,内容是批评某些企业生产的校服粗制滥造,而文章配发的照片竟然是文来初中的校服,此事在学生中引起激愤,学生一度情绪激烈。柏彬说:“我让学生们冷静对待,建议他们给相关报纸写一封信,说明事实。”学生们的信发出后,很快,该报的一位负责人就与文来初中取得联系,向学校和学生道歉,并承诺帮助消除影响。柏彬告诉记者:“这就是一个对学生尊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民主和协商的鲜活例子”。
柏彬说:“我们的‘幸福校园’是尊重差异,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是看学生的一时一事。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不搞揠苗助长!一句话,要把学生当人对待。”文来初中准备了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让学生自己选课。学校把功夫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上,确保每节课的教学质量。让学生选课选得开心,教师上课上得用心,不增加学生额外的课业负担。
学校里曾经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较差,一度自暴自弃成了网吧里的常客。但是通过与这名学生的近距离接触和及时沟通,老师发现他很有表演天赋,内心也深藏艺术理想,就鼓励他要有信心往这方面发展。后来,这名学生考上了一所艺术类大学,找到了可以施展个人才华的舞台。
文来初中甚至规定,如果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性格不合,可以向学校提出换班。学校曾有五六名学生提出和班主任性格不合的问题,先后都换了班。学校允许学生随时向校长表达个人意愿。
如今,闵行区的“幸福校园”正推行得如火如荼。记者走访过的每所学校,校长有校长的幸福理念,教师有教师的幸福感受,学生有学生的幸福体验。尽管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烦恼或不快乐,但是我们有理由坚信,他们一定会把“幸福校园”进行到底,因为这是一条会给教育带来健康发展的幸福之路!

明强小学校园
明强小学校园
明强小学校园
明强小学校园
文来中学校园
文来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莘格高中校长高彩霞
上海闵行区莘格高中的听课室,教室的同学们看不见玻璃后面的听课者。
上海闵行区莘格高中的屋顶花园
上海闵行区蔷薇小学校长沈君接受记者采访
上海闵行区蔷薇小学的放映室
上海闵行区蔷薇小学的红领巾电视台
快乐的上海教师们
上海闵行区明强小学教师群体接受记者采访
上海闵行区明强小学快乐的教师群体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校长赵瑛群接受记者采访
上海闵行区田园外语实验小学教师接受采访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上海闵行区田园中学校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