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有友情要出租》故事梗概

(2012-02-13 14:08:49)
标签:

杂谈

分类: 经典诵读

    本学期,向学生们推荐了一本绘本书籍《我有友情要出租》。

    故事内容:

    有一天,大猩猩在大树上贴了一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要出租,一小时五块钱。”然后坐在树下等呀、等呀……这时候,小女孩咪咪骑着脚踏车来了。咪咪随在野外做研究的父母来到森林,她正一个人玩耍呢。看到叶子,咪咪就问:“什么叫友情出租?”

大猩猩告诉咪咪,就是给五块钱,他陪着玩一个小时。咪咪说,自己只有一块钱,可不可以便宜一点呀。大猩猩高兴极了,赶快收下一块钱,开始用沙漏计时,陪咪咪玩。

他们先玩猜拳踩脚的游戏,就是出“剪刀、石头、布”,谁输了就让对方踩一脚。大猩猩只会出“布”,咪咪就总出“剪刀”,结果大猩猩被踩了一脚又一脚,可是总算有人来和自己玩,他一点也不在乎。

第二天,咪咪又带着一块钱来租友情,还要玩踩脚的游戏。大猩猩已经琢磨出握紧拳头出“石头”了,咪咪出“剪刀”自然要输了。大猩猩高高抬起脚,咪咪吓得缩成一团,可是大猩猩踩下来一点也不疼。他们又高高兴兴地玩起来。接下来的日子,咪咪每天都来租友情,他们一起尽情玩耍,咪咪还会给大猩猩讲故事呢。有时候咪咪忙着做作业,大猩猩会安静地在一旁守候着,他们早把计时用的沙漏忘到九霄云外了。

这一天,大猩猩没有带收钱的包,也没带沙漏,只带了一包饼干,到老地方守候,可是左等右等也等不来咪咪。最后载着咪咪的汽车过来了,咪咪说,她要搬家了,而且她也没有钱了。她留下心爱的布娃娃作为告别礼物。大猩猩一边喊着:“我还没有学会出剪刀耶”,一边徒然追赶着汽车。大猩猩含着饼干,想念着咪咪,百无聊赖。

后来,他又在树上贴了片叶子,上面写着“我有友情免费出租”,可是直到今天,叶子都褪色了,大猩猩还在等待下一个好朋友。

    推荐理由: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主动去结识新朋友的经验,再加上很多家庭都住在公寓房子或高楼大厦,可去游玩的地方越来越少,更大大地降低他们结交朋友的机会。因此,很多小孩都不知道怎样去认识新朋友,进而和睦相处。他们有的过于霸道,常欺负人;有的则退缩胆怯,常被欺负,不管如何,在交友的过程中受挫颇深,这或许就是导致他们日后人际智能薄弱的原因之一吧!

    这本书中的大猩猩其实代表着一般的小朋友,孤单寂寞,却不知如何交朋友,于是大猩猩采取了“出租”的方式,干脆把自己租出去,这一来,不但有朋友陪着一起玩耍,而且还有钱赚,一举两得。刚巧,咪咪出现了,正好没有玩伴,马上租下大猩猩陪她玩。他们玩得很痛快。接下来,咪咪每天都来租友情,也都先付了租金,他们越玩越开心,这一天,大猩猩特地没带装钱的小背包和计时用的沙漏,反而准备了好吃的饼干,要和咪咪共享。谁知她竟然搬走了,留给大猩猩难忘的想念。后来,大猩猩又出租友情了,不过,这一次他特意强调“免费”出租,代表他已经了解友情的真谛,即友情是不能用金钱买卖的。

    读这本图画书,除了感受作者所传达的真友情外,也要仔细地观察图画里的玄机。画者通过细致的描绘传达了大猩猩和小女孩的精致感情,更大量运用暖色调让友情持续加温,构成温馨感人的画面。此外,画者还特意创造小老鼠这个角色,来隐喻故事背后的另一启示。小老鼠从一开始就不断地出现在大猩猩的身旁,然而,大猩猩始终没注意到,他也没自动上前和大猩猩一起玩耍,两个只能默默地等待哪天友谊发芽。其实,有时候大胆一点,主动和对方打招呼,说说话,玩玩游戏,也是很棒的,不是吗?

此外,图画里还陆续出现许多动物,有狮子、豹、斑马、长颈鹿、鸵鸟等等,表示森林里并非没有友伴,他们也渴望交朋友,却羞怯地躲在一旁,让猩猩感到孤单。因此,阅读时不妨鼓励孩子们细心找找图画里的动物,通过这一游戏让他们明了:朋友是要去找寻的,而且,他们都在附近,就等你去发现。

嗨,看过来,朋友就在这里!

    友情从分享开始……
    文: 阿甲 (儿童阅读推广人)

    第一次听到这个绘本故事是在方素珍女士到北京来演讲的时候。当时,在座的几百位孩子和家长们都被打动了,我就是其中一个。我决心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们分享它。

除了给女儿讲故事外,我也常到幼儿园、社区去给孩子们讲故事。绘本《我有友情要出租》如今成为我必备的故事书之一,它最大的好处是,既能让孩子们大笑,也能让他们安静,然后展开热烈的讨论。

图画中丰富的细节,是勾起孩子讨论兴趣的最好线索。孩子们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寻找画中的动物成了有趣的游戏,一次次新的发现都能带来惊喜。他们渐渐注意到,那只小老鼠总出现在大猩猩的身旁,而每一页都至少有一种动物在偷偷注视着大猩猩。孩子们很轻易地发现了这个秘密,那是故事背后的故事。于是我们不禁要问:大猩猩真的没有朋友吗?他为什么总是感到寂寞呢?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很快找到答案的,但问题一定会久久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就像最后那幅美丽而忧伤的画面。这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女儿听过多遍,她说不喜欢这个故事,可又总是要听,这让我感到困惑。一天晚上临睡前,她终于告诉我其中的原因。她说,不喜欢大猩猩总是笨笨的,朋友就在身边却总是找不到!她还说,最不喜欢咪咪离开大猩猩的那段,每次都让她想哭。我安慰她说,那只是一个故事呀。她却说,讲故事的人就不该那么讲!

我告诉女儿,我恰好认识那位讲故事的人,恰好知道故事是怎么来的。它本来是一篇短短的童话,咪咪本是一个名叫“小丁子”的男孩,大猩猩本是一个名叫“大个儿”的女猩猩,故事原本讲到第二天大猩猩就变聪明了,然后第三天小男孩就搬家离开了。为了把这个故事变成绘本,作家方素珍阿姨遇到了画家郝洛玟阿姨,她们一边讨论绘画的事情,一边不断地修改着故事,于是男孩“小丁子”变成了女孩“咪咪”,大猩猩的身边出现了一只小老鼠,接着整个森林里充满了动物。在这个过程中,作家和画家成为了好朋友,在其他一些好朋友的帮助下,这本书就成了今天这个样子。

    这么多好朋友一起努力,本来可以让故事有一个更开心的结局。可是,交朋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越是长大就会越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所以这个故事并没有真正讲完,它还需要小朋友们自己来讲,自己来问,自己来想。

    这也正是我们这些大朋友们所期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开学啦!
后一篇:课程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