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导盲犬小Q

(2005-07-22 11:12: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导盲犬小Q:一颗简单的催泪弹
导盲犬小Q小时候好可爱呀!它在睡觉的时候四仰八叉,还把两条后腿分开!它在一岁的时候喜欢和一只小布熊玩,还爱听它的叫声!小Q被从寄养主人家带走,送到导盲犬训练学校的路上,它的眼神好可怜呀!训练好的小Q好聪明能干呀!它遇到转角、台阶的时候都会停下来,告诉主人要注意!小Q好忠诚呀,主人让它淋雨它还回到了主人身边!主人快死了,特意跑出来和小Q散步!
喂喂喂,你这写得叫什么影评呀?我也不想这么写,但是没办法呀。作为影评人,我可以说一部电影的美工怎么样,编剧怎么样,叙事怎么样,表演怎么样,剪辑怎么样,但对一部无论是美工、编剧、叙事、表演还是剪辑都“极简化”的电影,又能说些什么呢?还是描述一下这部片子吧。
《导盲犬小Q》讲的就是导盲犬小Q的一生,从它出生一直讲到它死掉。在这中间又讲述了它如何在导盲犬学校受训、如何和性格怪癖的主人相互适应,以及在主人病重中的表现。整部影片色彩都是清淡的灰调子,节奏非常缓慢,其中几乎没有戏剧冲突,也缺乏情节的转折,推动情节发展的唯一手段是旁白。这么说,这是一部极具日本风味的散文诗电影喽?别蒙我,人家也是看过《四月物语》和《东京日和》的呀!《导盲犬小Q》里完全没有意味深长的空镜和神来之笔式的细节,一切画面都是图解式的,不说刻板生硬吧,起码也是全无余味。
哦,那有什么可看的?狗呀!对于爱狗的人来说,只要看着银幕上小Q晃来晃去就好了,如果在银幕上晃来晃去的是AV女优,估计我也能从头兴奋到尾。对那些不怎么“饭”狗的人,电影创作者还有一个大法:催泪。它用了很长的篇幅,极其写实地表现小Q的主人和小Q是怎么死掉的,周围的人和狗是多么地悲伤,在配上煽情的音乐,让人意志薄弱的泪腺很容易就充满了液体。
“你以为影评人就该铁实心肠吗?让人哭怎么了?那说明电影感人!”别激动,听我说。我认为,真正感人的电影应当揭示生活中真实的矛盾,而在这些矛盾被揭示出来之后仍然能够向观众展示温情和希望。《导盲犬小Q》完全没有做这样的努力,一切有可能被揭示的矛盾都被有意无意地抹平了。导盲犬的世界就像一个乏味的天堂,那些狗过于轻易地克服了狗的本能,既不贪吃,也不乱叫,从不相互嫉妒,也没见咬成一团,更奇怪的是它们既没有做过手术,也没有表现出任何性冲动来;而那个盲人家庭父亲专制、顽固,又是个瞎子,而配偶子女都是正常人,家庭内部肯定隐藏着各种矛盾,在电影中也看不出一点端倪。《导盲犬小Q》是正宗的“催泪电影”,它让人流泪的方法是图像化地展示生离死别,甚至演员亲自流泪,从而激发人类的生理反应。
不过,《导盲犬小Q》催泪还是催得挺专业的,有些该做到的细节确实做得到位。比如片中小Q的主人在患糖尿病住院,眼看无法治愈时跑出医院,特意来到导盲犬训练学校和小Q一起走了一会儿,画外音说道:这是他们最后一次散步,可是只有短短的30米;再有在小Q主人的追悼会上,一个中年妇女开始还在开死者的玩笑,大家笑成一片,突然她哭了起来,大家也纷纷落下眼泪。用这种比较有理有据的方式催泪算是有道德水准,比国产片《我的兄弟姐妹》强多了。
在散场时我仔细看了看,发现十个MM中有九个眼睛肿肿的,于是我提醒自己,我不喜欢《导盲犬小Q》可能是因为对“催泪弹”这种类型片的偏见。类型片总会有陈辞滥调,但只要达到目的就算好片。作为影评人,我喜欢有劲儿“原子弹”和高科技的“制导炸弹”,而不喜欢“催泪弹”——它的技术含量太低了,连洪都拉斯都能生产。不过我愿意承认,《导盲犬小Q》是一颗合格的催泪弹,作为电影,它拥有属于自己的荣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插销和插座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