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随感 |
有一天在南丫岛上,我走上了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小路。两旁是白色的小楼,和郁郁葱葱但稍显杂乱的榕树、甘蔗和芭蕉。
走到一个水泥砌成的池子,看上去好像是蓄雨水的,喜欢死水的我照例往里看了一眼。天哪,那是什么?虽然香港靠海,但海龟也不会跑到村子里呀!
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是一只大鳖(或者鼋)趴在架在水上面的一块木板上晒太阳,它比锅盖还大,就像一个巨大的扁平的果实,使周围的一切都看上去像它的枝叶。我很自然地要起到池子边,更清楚地看它。走到池子边要绕路,我刚走了两步,便听到“哗拉”的水声,连忙往池子里一看,发现里面布满了涟漪,而木板上什么也没有了。
真是后悔莫及呀。池水只有不到一米深,然而却如何也找不到那只神奇动物的身影,我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任何动静。
这时我才命令自己开始回忆一瞥中对那只动物的印象。我回忆起它是黑色的,带着些潮湿的亮斑,在它的壳上,闪烁着无数种微妙的色彩——如果每年给它一种色彩,那也要有几十种色彩了;它的皮质壳的边缘很长,几乎把脚盖住;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眼睛,几乎像人一样看着我,有些警觉,有点不屑,也有点厌倦。
这一切真的是我看到的,还是出于我的想像?或许那只动物原本就不存在?
走到一个水泥砌成的池子,看上去好像是蓄雨水的,喜欢死水的我照例往里看了一眼。天哪,那是什么?虽然香港靠海,但海龟也不会跑到村子里呀!
定睛一看,才发现那是一只大鳖(或者鼋)趴在架在水上面的一块木板上晒太阳,它比锅盖还大,就像一个巨大的扁平的果实,使周围的一切都看上去像它的枝叶。我很自然地要起到池子边,更清楚地看它。走到池子边要绕路,我刚走了两步,便听到“哗拉”的水声,连忙往池子里一看,发现里面布满了涟漪,而木板上什么也没有了。
真是后悔莫及呀。池水只有不到一米深,然而却如何也找不到那只神奇动物的身影,我等了半个小时,也没有任何动静。
这时我才命令自己开始回忆一瞥中对那只动物的印象。我回忆起它是黑色的,带着些潮湿的亮斑,在它的壳上,闪烁着无数种微妙的色彩——如果每年给它一种色彩,那也要有几十种色彩了;它的皮质壳的边缘很长,几乎把脚盖住;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眼睛,几乎像人一样看着我,有些警觉,有点不屑,也有点厌倦。
这一切真的是我看到的,还是出于我的想像?或许那只动物原本就不存在?
图为池子的照片
![]() |
![]() |
前一篇:我们要去迪斯尼
后一篇:疏影横斜老清浅,暗香浮动大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