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壮孩他爸写的奥运设计退化史

(2005-11-21 16:00:48)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从“鸟巢”到“福娃”,奥运设计权力之争
奥运的设计,最先产生的是申奥标志。这个标志是一个歪打正着的好的设计,在设计思想上,这个东东并不先进,甚至是保守的。这么说的原因是,这个标志所体现出的精神是怀旧的,是描述历史的,而不是面向未来的。依据是这个标志与中国以往的所有好的设计一样,过于追求完美,只充许赞扬其所宣扬的主题的因素——中国书法、太极拳存在,刻意的回避矛盾,无视矛盾的描绘出一个尊重年长者权威的"和谐的社会"。刻意的回避矛盾正是中国文化的顽疾!说它是好的设计,是因为它在形式上是完整的,有活力的,在这一点上并不算落后(虽然其内在精神是落后的,但设计的好坏并不是以内在精神为唯一标准的)。
 
之后产生的是奥运建筑,先是“鸟巢”,后是“水立方”等等,虽然有很多人质疑这些设计,认为它们太怪了,太不传统,或者太形式主义,造价太高等等。至少,它们不是操蛋的设计,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但总的方向是正确的,一方面勇于创新,另一方面体现出开放的精神。
 
接下来出现的奥运会的标志与吉祥物,可以说,这是两个大跨步的倒退。从设计手法上讲,奥运会的标志比申奥标志落后了至少20年,无论是体现当代意味的流畅轻盈,还是古典文化的典雅深沉,或者人类本性的奔放粗犷都与它无关,它似乎杂揉了这些所有的因素,以致于什么都不是了!至于精神层面的落后,比申奥标志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京”字,流露出进京赶考式的官本位思想,对古代印章图案的直白引用,它对"和谐“的传统社会,都懒得描述了,似乎说出有这个东西,大家就有义务必须喜欢它。
 
最后产生了吉祥物”福娃“,这是又一步大的倒退,如果奥运的标志还多少能体现出一点希望开放国门,与外界正常交流的意识的话,”福娃“则是彻底的闭关自守,她们封闭的黑色边缘线似乎隐喻着这一切。这个设计不再考虑与国际平等对话的问题,它关心的是如何让外国人觉得它有"异邦"的色彩,这完全是一种殖民色彩下自卑的封闭文化的特征,与大清国当年在美国展出女人的三寸金莲没有什么不同。正应了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潜台词是“为成为世界的而发展民族的”,世界喜欢中国落后愚昧的样子,我们就展示给这些洋大人看看,让他们满意。
 
我想,2008年来北京的外国人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中国的建筑与平面设计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前者如此雄心勃勃,意气风发;而后者则形容枯槁,面如死灰?

我的回答是,搞建筑的人需要处理复杂的空间与技术问题,如果想搞出在功能上不出大问题的公用建筑(这是所有设计的最低标准),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准,在技术方面外行的政治领导与学阀插不上手,只好放手让年轻的建筑师干了。

而平面设计在功能上的要求过于简单,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很好的完成。于是政治领导与学阀就自认为是专家,而他们低下的文化与审美素质决定了这些设计的水平。无论这些设计小组有什么样的设计师,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权力之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