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评论 |
丛林大反攻:全靠可爱打天下
如今动画片成为了摇钱树,索尼公司不甘心让钱都流向迪斯尼、梦工场和福克斯的钱包,于是自己也要拿出一部动画片抢码头。于是他们找来《狮子王》的导演罗杰·阿勒斯,推出了三维动画大片《丛林大反攻》。索尼公司为这次“攻击”做了充分的准备,特意一方面做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另一方面又把它安排在冷清的初秋上映,很显然是想用鹤立鸡群的票房来确立自己的江湖地位。而亲眼看过这部电影之后,我确实相信索尼公司会成功。
形象设计非常成功
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能否有观众缘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吸引人的形象和有趣的角色设置,在这两方面《丛林大反攻》做得相当出色。这部片子的主人公是一头巨大而又温和的棕熊,第一配角是一只像狗一样大的话劳的驯鹿。这种“温和的壮主角加上话劳的弱配角”的做法在动画片里屡见不鲜,而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也设计得中规中矩,属于百试不爽,肯定会讨观众喜欢的那类。两位的表演也确实不错,大熊会为几块糖像超大的老鼠一样爬过街道,驯鹿的独角扎进土里之后拔不出来,又是练瑜珈又是倒立,一对活宝的表演足够撑起一百多分钟的大戏。
如果说主要角色的形象设计得有些普通的话,那么塑造它们的技术实在令人惊喜。大熊身上的毛真是“一根是一根”,而且每一根都会随风做它们应该做的事,好像是在代替索尼公司向动画领域的先来者示威。遗憾的是,《丛林大反攻》对景物的处理相当潦草,远景基本是二维的,和《汽车总动员》中的壮丽大峡谷胜似风光片的效果相比,《丛林大反攻》中的北美山林只能算是一幅平庸的水粉画。
《丛林大反攻》的小配角设计得更为出色,无论是脑袋像葵花子的美丽鹿小姐,长得像暴徒一样的松鼠,两只脑袋长得像鸟类似的臭鼬小姐,长着和身体不相称的小脑袋,只会说“哥儿们”的豪猪,还是眼睛距离极近,像是弱智蜢蚱的野兔,每一个的设计得大胆泼辣,不落俗套。
对于一部动画片来说,能否有观众缘最重要的就是有没有吸引人的形象和有趣的角色设置,在这两方面《丛林大反攻》做得相当出色。这部片子的主人公是一头巨大而又温和的棕熊,第一配角是一只像狗一样大的话劳的驯鹿。这种“温和的壮主角加上话劳的弱配角”的做法在动画片里屡见不鲜,而两位主人公的形象也设计得中规中矩,属于百试不爽,肯定会讨观众喜欢的那类。两位的表演也确实不错,大熊会为几块糖像超大的老鼠一样爬过街道,驯鹿的独角扎进土里之后拔不出来,又是练瑜珈又是倒立,一对活宝的表演足够撑起一百多分钟的大戏。
如果说主要角色的形象设计得有些普通的话,那么塑造它们的技术实在令人惊喜。大熊身上的毛真是“一根是一根”,而且每一根都会随风做它们应该做的事,好像是在代替索尼公司向动画领域的先来者示威。遗憾的是,《丛林大反攻》对景物的处理相当潦草,远景基本是二维的,和《汽车总动员》中的壮丽大峡谷胜似风光片的效果相比,《丛林大反攻》中的北美山林只能算是一幅平庸的水粉画。
《丛林大反攻》的小配角设计得更为出色,无论是脑袋像葵花子的美丽鹿小姐,长得像暴徒一样的松鼠,两只脑袋长得像鸟类似的臭鼬小姐,长着和身体不相称的小脑袋,只会说“哥儿们”的豪猪,还是眼睛距离极近,像是弱智蜢蚱的野兔,每一个的设计得大胆泼辣,不落俗套。
故事粗糙但不讨厌
一部动画片有了讨人喜欢的形象和够格的技术,观众或许十有八九可以原谅它故事的粗糙——没错,《丛林大反攻》的故事就很糙。这部片子的故事简介是这样的:一帮动物齐心合力把猎人赶出了森林——这个创意要么能拍出特别牛X的电影,要么就编出一个蒙小孩的破故事。《丛林大反攻》无疑属于后者。
一头被一直被人类养活的大熊被送回到森林里,和一只被赶出鹿群的驯鹿混在一起,不用说很不得意。然而在猎人涌入森林的时候,大熊突然变成了动物的救主,像苏格兰的华莱士似的把那些曾经欺负他的动物组织起来,把人类打得屁滚尿流!这中间既没有辅垫,也没有必要的转折,真是说来就来,而打败人类的场面既潦草又儿戏,作为一部电影的高潮相当牵强。
如果说《丛林大反攻》故事在逻辑上还说得通的话,那么它的情感和思想脉落就只能用一个“乱”字形容了。在开始的时候,影片一通描写大熊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是多么幸福,然后女主人把熊送到了“他原本的家”——丛林里,之后大熊一直倒霉,所有动物都欺负他们,看不出这个“家”好在哪儿。后来因为大熊的过错把所有动物的家都毁了,动物们突然对他好起来,俯首贴耳地要跟他回人类社会,最后大熊带着他们把人类打败了……中间还有一个相信动物图谋进攻人类的猎人在里面瞎掺乎。似乎整部影片都在探讨人和动物的关系,但最终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而这个主题和大熊情感脉落的关系又非常模糊,既没有感人的力量,也没有情感的升华。
然而,一般的观众并不会注意到这些,因为这部电影始终在“动”,每一部分都有足够的噱头让观众乐以忘忧;虽然从整体上看不出角色情感的历程,但在特定情境下他们的言行总是像那么回事,而且时时爆发出火花,能做到这一点,一般观众也就不会找什么麻烦了。这使我想起了那些国产大片们,观众们对它们的情节表示抗议,主要不是因为它们的故事逻辑上不连贯,情感没有升华,而是因为它们在很多场景中说的人话都不太对劲,虽然观众不像影评人那么挑剔,但是做到这一步也实在有点太过份了。
无论如何,多数观众都会喜欢《丛林大反攻》,因为它在细节上是一部太可爱的电影。最后举一个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在《丛林大反攻》中有一群呆傻的兔子,总是像毛绒玩具似的站在各个地方,所有动物都会把它们捡起来扔来扔去,驯鹿正是靠扔兔子砸车库的墙,才把大熊叫醒的,更可爱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行字幕:没有兔子因为拍摄本片受伤!一部片子能可爱到这个份儿上,还有多少观众会要求它非要拔高到《超人总动员》的精神境界呢?
一部动画片有了讨人喜欢的形象和够格的技术,观众或许十有八九可以原谅它故事的粗糙——没错,《丛林大反攻》的故事就很糙。这部片子的故事简介是这样的:一帮动物齐心合力把猎人赶出了森林——这个创意要么能拍出特别牛X的电影,要么就编出一个蒙小孩的破故事。《丛林大反攻》无疑属于后者。
一头被一直被人类养活的大熊被送回到森林里,和一只被赶出鹿群的驯鹿混在一起,不用说很不得意。然而在猎人涌入森林的时候,大熊突然变成了动物的救主,像苏格兰的华莱士似的把那些曾经欺负他的动物组织起来,把人类打得屁滚尿流!这中间既没有辅垫,也没有必要的转折,真是说来就来,而打败人类的场面既潦草又儿戏,作为一部电影的高潮相当牵强。
如果说《丛林大反攻》故事在逻辑上还说得通的话,那么它的情感和思想脉落就只能用一个“乱”字形容了。在开始的时候,影片一通描写大熊在人类社会中生活是多么幸福,然后女主人把熊送到了“他原本的家”——丛林里,之后大熊一直倒霉,所有动物都欺负他们,看不出这个“家”好在哪儿。后来因为大熊的过错把所有动物的家都毁了,动物们突然对他好起来,俯首贴耳地要跟他回人类社会,最后大熊带着他们把人类打败了……中间还有一个相信动物图谋进攻人类的猎人在里面瞎掺乎。似乎整部影片都在探讨人和动物的关系,但最终也没说出个所以然,而这个主题和大熊情感脉落的关系又非常模糊,既没有感人的力量,也没有情感的升华。
然而,一般的观众并不会注意到这些,因为这部电影始终在“动”,每一部分都有足够的噱头让观众乐以忘忧;虽然从整体上看不出角色情感的历程,但在特定情境下他们的言行总是像那么回事,而且时时爆发出火花,能做到这一点,一般观众也就不会找什么麻烦了。这使我想起了那些国产大片们,观众们对它们的情节表示抗议,主要不是因为它们的故事逻辑上不连贯,情感没有升华,而是因为它们在很多场景中说的人话都不太对劲,虽然观众不像影评人那么挑剔,但是做到这一步也实在有点太过份了。
无论如何,多数观众都会喜欢《丛林大反攻》,因为它在细节上是一部太可爱的电影。最后举一个我印象最深的例子:在《丛林大反攻》中有一群呆傻的兔子,总是像毛绒玩具似的站在各个地方,所有动物都会把它们捡起来扔来扔去,驯鹿正是靠扔兔子砸车库的墙,才把大熊叫醒的,更可爱的是,在影片的结尾出现了一行字幕:没有兔子因为拍摄本片受伤!一部片子能可爱到这个份儿上,还有多少观众会要求它非要拔高到《超人总动员》的精神境界呢?
后一篇:和美女出去写生(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