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之迈阿密风云

(2006-11-03 01:00:25)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迈阿密没能起风云
 
开头感觉良好
《迈阿密风云》一开场,就给我“梦回80年代”的感觉。“群魔乱舞”的歌厅里,两个探员表情严肃地观察着人贩子的动静,虽然我知道他们脸上的那些噪点是最先进的高清数码所赐,但我仍然感到它们更像80年代胶片的“粗粒”效果。这种效果虽然不像时尚大片那么炫,但却有着让人如临其境的硬度和质感。
这部《盗火线》导演迈克尔·曼的新片的开头并不令人特别兴奋,但却能给人足够的期待。当柯林·法莱尔和詹米·福克斯在路上拦下告密的卧底,人物的身后是悬在高高柱子上的灰黄灯光,海边的大风吹得隔离带上的碎尼龙布条猎猎飞舞,人物、情境、地点、环境气氛相得益彰,这是真正的老曼的手笔,看到这里我很有感觉——《迈阿密风云》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劲。
一直到两位好汉踏上卧底之路,《迈阿密风云》给我的感觉一直都在上升。我觉得这是一部老派的,热血的,有真实感的警匪剧:两个长得非常有形的硬汉奔赴虎口,什么样的命运在等待着他们呢?
 
巩俐表演及格
然而当两位英雄开始接受对方的盘问的时候,感觉就开始有点不对了。那个和他们见面的戴眼镜的“猥琐男”看样子好像黑道的情报专家似的,但是却一点看不出怎么厉害;不知是不是因为中文配音的问题,法莱尔和福克斯都显得相当孩子气,虚张声势地说“我们上天入地什么都成”,既不像老练的干探,更不像杀人不眨眼的黑道人物,奇怪的是他们居然通过了“猥琐男”的盘查。
此时最吸引多数中国观众的因素——女主角巩俐出场了。让人欣慰的是,导演并没有通过概念化的化妆来强调她的“东方特征”,只是为了符合“古巴中国混血”的身份,她的头发被染得比较淡,相反脸上的肤色被加深,减小了黑发白肤的对比度,倒是别有一番风彩。巩俐的出场确实显得像个强悍的女人,但她在此时出场实在并不合适——观众都知道那两个家伙是卧底,她却一下子信任了他们,这种表现可真的配不上“强悍”这两个字。
等到下一个场面巩俐动起来,就更招人喜欢了。高挑的身材加上剪裁合体的小西装,伴着热带的海风,确实有着撩人的风情。男帅女靓的主人公目光相对就碰出火花,之后捅破窗户纸,终于鲜花着锦,热火烹油一般爱了起来,这个过程还算令人信服。虽然激情场面因为某种原因浅尝辄止,然而不会影响评断巩俐的演技。西方媒体普遍对巩俐的表现大加赞赏,说她演活了这个既强悍又富有激情的女人。我觉得巩俐确实演好了一个女人——陷入爱河,却又想在理智和感情之间找到平衡的女人,精确而又不失性感的表现成为片中最大的亮点之一。但是至于她是不是真的“强悍”确实让人存疑。这不是巩俐的问题,而是因为老曼的剧本和导演手法都有问题。事实上,老曼擅长的是诗意和热血,并不真正长于描写地下社会的残酷。巩俐一点也不像刀口上吮血的女人,相反像个普通的生意人,像《北京人在纽约》里王姬的角色。当然,柯林·法莱尔就更不像了,基本上说不出像个什么职业的人。即使是爱情描写,也存在着很多BUG,比如胡子拉茬的法莱尔突然冒出一句:“我们没有未来……”拜托,这不是《大话西游》!
 
中间有些扯淡
两位英雄一开始为毒贩“运货”,在开头所积累的真实感就消失殆尽。这两个人不过是迈阿密的普通警察,却掌握着最高超的驾驶飞机和赛艇的技能,甚至懂得用特技飞行规避雷达。虽然穿云破浪的场面拍得确实光鲜漂亮,但很难给人什么真正的刺激,其一是因为观众已经见得太多了,其二是这些场面和情节脱钩——谁都知道他们肯定能成功,谁还会使劲盯着银幕看呢?
不真实也就罢了,《迈阿密风云》中还出了好多情理上的错误。比如说两个卧底的好汉把抢来的毒品交还给主人“猥琐男”的时候,他们编了个理由说对方打劫他们,于是被他们消灭并反打劫,然后物归原主,于是他就信了,凭什么呀?
再有,前面对“警方有内鬼”这件事做了很多铺垫,福克斯终于设计发现了内鬼所在的单位,观众以为下面会出现抓内鬼的热闹场面,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条线莫名其妙得消失了!
还有,剧中说巩俐的同居男人不是“大BOSS”,后面还有主脑,但是最终那个背后的神秘人物也没有出现,难道还要拍续集吗?
最可笑的是,巩俐的同居男人把“猥琐男”叫到老巢里,看上去要杀他的样子。那个猥琐男颤颤巍巍,献宝般地拿出一台电脑给他看。我还以为是证明两个男人是卧底的材料,没想到是法莱尔和巩俐跳舞。老大看了之后,就把“猥琐男”给放了,为什么呀?!
 
终战不够过瘾
说实在的,即使在看了扯淡的中段之后,我还是对老曼报有期待——我也是看过《盗火线》的人呀,!到现在为止,《迈阿密风云》确实可预测的地方太可预测,不可预测的地方又太过荒谬,然而我仍然等待着结尾的子弹横飞,碎末乱溅的大战。其实《终级警探》系列的编剧也够烂,但是它够“打”,电影只要能“打”得漂亮,也就能值回票价了。
然而结果却大失所望。最后的一场码头对决在胖警官喊了一声“找到狙击手了”之后就毫无悬念地开战了。没有专业灯光照明的场景不但黑暗而且混乱。导演可能想要追求真实感,但实际的剪辑效果却是急促、杂乱、缺乏节奏感和层次感。这也就罢了,可是场面连基本的叙事功能都没能达到,我看了半天也没分清楚谁是谁。等到最终打完了,看清楚哪边是哪边了,又发现另一件特逊的事——主角居然一个也没死,在大家已经习惯了《24小时》和《越狱》这种“恶人”电视剧之后,未免会觉得《迈阿密风云》的导演也过于“妇人之仁”了。
总的来说,《迈阿密风云》是老曼的一部大失水准的作品。它更像是一次80年代套路化电影的一次不成功的“还魂”,它有着当年电影过于简单的电影手法和不出乎预料的故事,然而却缺少当年热闹的打斗场面和各种“恶趣”,虽然其中时时闪出老曼式的火花,但却不能照亮整部片子黯淡的光彩。唯一的亮点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可惜这份爱情游离于剧情之外——卧底搞上老大的马子对他们的行动没有造成任何影响,最终两人相聚是因为编导的一个拙劣的安排——对手自动把她送上门来。或许爱情描写能给《迈阿密风云》添加些什么,但它与其说是作料,不如说是补丁——太明显,太粗糙的补丁。
光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