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之《满城尽带黄金甲》

(2006-12-16 08:32:1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评论
《演城尽带黄金甲》
满城都在议论“黄金甲”,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看与不看这部电影完全取决于他的行为多大程度上受好奇心驱使,所以无论一篇影评怎么写,对这部电影本身的票房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然而从整个中国电影产业的角度看,客观地分析一下这部“中国名导大片”的阶段性高潮之作,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裨益。
 
视觉:团体操式想像力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中国名导大片“形式豪华,内容空洞”,似乎这类电影形式上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甚至解决得“太好”,所有问题都出在所谓“内容”上。这种说法本身存在很大问题: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电影的形式和内容能够完全分开吗?难道形式不是内容的一部分吗?更何况,对于张艺谋“大片”的形式,实际上在《英雄》上映时就存在着争议,不断有人批评这部电影构图和色彩单调、粗糙,导演缺乏真正的美术修养,只想用简单的“与众不同”来压人。不过在《英雄》的时候,这种争议完全被关于影片故事的争议压倒了,然而我认为《黄金甲》上映之后,这种争议应该完全浮出水面。
不可否认,《黄金甲》的班子确实有钱,一看就比《夜宴》有钱,而比起《无极》来,也可以看出这些钱确实真的花在电影上了。《黄金甲》里的服装道具的数目多得吓人,质量也确实够高。那些中药器具确实可以确实可以在“中粮广场”或者“国贸商城”之类的豪华商场的顶尖商铺里卖出好价钱;周润发的盔甲确实够金属感,让人看着都替他觉着沉;不过周杰伦的大刀实在是搞不清楚是什么做的,反正我们也知道如果真是关老爷的“青龙偃月”,周杰伦要举也举不动。
可惜电影的画面不是单件物体的堆砌,拼的是整体效果。在《黄金甲》的开头,大多数镜头都是在宫殿里。那个场面真是豪华呀,红红蓝蓝绿绿的琉璃柱子,红红绿绿紫紫金金的人物服装,金金褐褐红红绿绿的家什,红红蓝蓝绿绿褐褐紫紫金金的颜色满眼都是,没有层次,没有重点,就像在一个漫长、模糊的梦中的看到的影像。当时我很疑惑如何评价这样的画面:或许应该抛开传统的审美意识,接受张艺谋创造的新形式?
然而后面的镜头让我可以让我打定主意:张艺谋的审美确实有问题。在“菊花台”下,就是传说中的大价钱买来的410万朵黄色菊花。大片的黄色极其刺眼,再加上插在中间的,对称分布蓝色走道、白色栏杆和红墙绿瓦,撞色撞得厉害,构图也极不协调。相信没有任何一个讲究阴阳调和的皇家宫苑会搞成这样,这样的场景似乎只能出现在当代某个地方级的运动会现场。
而到了最后的“金甲大战”,就更给人“运动会”的印象,完全没有层次感和构图感的“黑甲”和“金甲”的大对撞,给人的印象只有数量的庞大,很难说有什么美感和震撼可言。我有一个感觉,似乎《黄金甲》背后的中国著名导演的视觉思维停留在老式的“团体操”阶段,他基本上没有“质”的想像力,只有“量”的想像力,也就是说,他想要效果更好,似乎只有一个办法——放进更多的相同的东西。
 
表现:简单的拼贴剪辑
在开头,《黄金甲》确实先声夺人。在太监的锣声中,一队队的衣衫简约的宫女迅速起床,既是“三千粉黛”,同时又很像女生宿舍,满足了很多男士的终级幻想。然后的镜头是在月光下,一队战士身穿着寒光逼人的盔甲策马飞奔,电脑处理过的灰尘效果气势逼人。两组镜头前后并置,确实体现了诡异而又紧张的气氛。如果整部影片都能维持这样的水准,那也就离经典不远了。
可惜,后面的表现完全偏离了这样的水准。不但在“纯粹的想像力”方面缺乏后续,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也多有欠缺。《黄金甲》的景搭得确实够大,但奇怪的是似乎还是没搭顶棚,所有的镜头基本上是平直视角。而大纵深的镜头表现也只有两种:延着建筑的天然轴直线运动以及推拉镜头,完全没有更加复杂、出人意料的镜头运动方式。而空间交待仍然像绝大多数中国导演一样一沓胡涂,没有一个观众能搞清大王子、皇后、皇帝的寝宫、御药房、大殿和菊花台的位置关系,而这其实对剧情至关重要。
相对大的场景,导演在处理较小规模的场景方面更加驾轻就熟,可惜他熟悉的只是相对简单、可能有些过时的表现手法。导演讲故事似乎只有一种手法:镜头不停地在不同人物的近景和特写之间切来切去,根本不善于用中景和镜头内蒙太奇讲故事。比如说,皇后和王子的生母在一起的那场戏,两个人说着说着话,突然就给了一个珠宝的镜头,然后切到王子的生母,她说:“我做这个不是为了钱……”虽然这么讲故事观众也能看明白,但是总不如能把人物目光和珠宝联系在一起的镜头漂亮。再比如说,皇后抓到王子和蒋婵偷情的一场剧,片中只有一个躲在角落里的蒋婵抽回衣带的镜头,然后紧跟着皇后就大喊:“你还是出来吧!”,实际上,如果能把场景中的几个人在一个镜头里统一起来,戏剧张力会大得多。这种表现力的局限到了结尾处显露无遗,原本剧中人物系数出场,“一家人”当面对决会有很多好戏看,然而却因为场面调度和镜头运用过于简单粗糙而失去了很多张力。
除了突兀的片尾曲,《黄金甲》的音乐还是不错的,达到了“妥贴”、“好听”的基本要求。然而音乐的运用也过于单调,似乎在人物起了感情波澜的时候总会有音乐响起来。
最不能让人满意的是片中的武打。原本一部历史背景鲜明、主题沉重的电影就不太适合“中式武侠大片”杂耍式的武打,更何况这些武打还并不太漂亮。虽然“飞镰兵”的设计多少有点新意,但是因为动作设计和拍摄的问题,那些飞镰杀人的镜头并不令人兴奋。最让人失望的是片尾金甲兵和黑甲兵的大对决,既缺乏场面调度,也完全没有细节,杀戳的镜头非常缺乏质感,作为战争戏基本不合格。原本《黄金甲》中的武戏应当以美味的“小香肠”的面目出现,结果却成了难以下咽的大面团子。
 
故事:总算能说的过去
虽然很多人并不否认《黄金甲》有上面的那些毛病,但他们仍然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片子。理由很简单,相对于以往的“中国名导大片”,《黄金甲》终于有一个总算能说得过去的故事。
和《夜宴》把《雷雨》和《哈姆雷特》的故事硬揉在一起的做法不同,《黄金甲》的故事基本照搬《雷雨》,并且做了易于操作的简化处理。和《雷雨》丝丝剥茧地揭示一个畸型家庭的真相不同,《黄金甲》把焦点集中在了皇与后的斗争上面,其实就是讲了一个不惜代价维护自己权力男人和想要颠覆他权力女人之间的斗争。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女人与男人的儿子偷情有关,这又上了《菊豆》那样张艺谋驾轻就熟的快车道。
由于把揭秘的过程变成了关于斗争的惊险故事,《黄金甲》进行了必要的改编。《雷雨》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繁漪的药变成了皇后每个时辰都要吃的毒药,这种毒药就像正在倒计时的炸弹一样威胁着皇后的生命。片中的每一场“吃药”的戏都相当精彩,围绕着王后喝与不喝之间的斗争充分展现了每个演员的演技,同时也牵动着观众们的心。皇后希望不被毒死也给了她和杰王子的行动一个充分的理由。总的来说,在皇与后的斗争这条主线上,人物性格、动机、情节安排和对话都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这也给了旁支一个坚固的基础。
遗憾的是,因为过早地揭开了王子生母的秘密,御医夫妇和蒋婵这一枝的戏变得无关紧要。另外,新加的“小王子”这个人物有些奇怪,他被导演安排成《菊豆》中“儿子”式的人物可以理解,但是他最后的行为还是有些不可理喻。其实,他当时最可能的行为方式是杀死大王子,表示全力维护父亲的地位,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小小年纪突然想篡权,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当然,《黄金甲》里也有很多交待不清,或者不符合逻辑的地方,这里不再多说。
对于《黄金甲》的主题,“价值派”或者“文化派”的影评人会有很多挥斥方遒的议论,但从电影本身的角度讲,它的故事和表现和主题还是贴得比较紧密的,起码没有成为四肢错位的怪胎。问题仅仅在于导演似乎过于“直肠子”,不知道把劲儿“收一点儿”,加一点颜色,所以看起来好像在“颂扬”专制家长的胜利似的。当然,或许这正是导演想要达到的效果,真相如何只有本人知道。
 
表演:“帝”“后”轻松过关
《黄金甲》跟《夜宴》比较,我们会发现前者的“皇”、“后”全面地压倒了后者。周润发比之葛优,巩俐比之章子怡,在“帝王气象”中必定会胜出,这也是《黄金甲》市场上的地位要明显高于《夜宴》的原因之一。
巩俐一出场的表演就让人称道,她把“濒临意志崩溃”却又在坚定地实施自己计划的女人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在“菊花台”上的逢场作戏也被表现得很贴切和富于层次感。至于“母仪天下”的雍容和贵气,巩俐在华裔女星中也鲜有人敌。稍有些遗憾的是,巩俐和刘烨的“准激情戏”因为剧本的问题表现得不够贴切,起码有些缺乏“激情”。
周润发绝对是王者风范。以往他经常以霸气的挑战者的身份出现,这回真的做了一回“王”,观众发现他真的可以演出完全的“霸道”。在《黄金甲》中,周润发表演的高锋是第一场“菊花台”对决,逼巩俐吃药,压倒一切的气势确实让人胆寒,同时又使人憎恶,有效地牵动了观众情绪。而在和御医夫妇的对手戏中,他又贴切地表现出皇帝正常的人情。遗憾的是他的表演过于“正面”,专制家长的形象过于威风,当然这肯定是剧本的问题,之前已经探讨过了。
刘烨的表演相当有问题。不知道是否出于巧合,中国的大导总是喜欢把刘烨搞得非常难看,《无极》中的鬼狼已经够恶心了,《黄金甲》中的大王子更是既猥琐又软弱,面部表情过于丰富,以至于经常扭曲地让人认不出来。或许刘烨想当“青年表演艺术家”吧,他的表演过于戏剧化,在话剧中可能是正好的,但在大银幕上显得尺度有些过大。这些问题加上剧本的原因使这个人物显得太不可爱,让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两个女人为他死去活来。
至于周杰伦的表演,很难说是好是坏。比走《头文字D》,他确实有点进步,起码有了点镜头感。当然他的身板和身手演“万夫莫敌”的大将实在有点勉强。而且周杰伦的孩子气似乎游离于整部剧情之外,不过二王子这个人物也有点太“好”,本身就和电影的黑暗氛围不太适合。
最失败的是扮演蒋婵的李曼,蒋婵就是古代的“四凤”嘛,应该是个很纯洁的女孩,怎么上来就跟小狐狸精似的?
 
总评:更像“私宠”的“大片”
无疑,《黄金甲》要强于《夜宴》之前的几部“国产名导大片”《英雄》、《十面埋伏》和《无极》。和《夜宴》会很有趣:《夜宴》的视觉和表现都相当低调,但是挑不出什么毛病;《黄金甲》极尽铺张,有很多刺眼的缺陷。但在故事上,《夜宴》费尽力气只得了50分,而《黄金甲》费的力气要小些,却得了60分,虽然只有10分的差距,但在观众心目中就是及格不及格之差。从总体水准来说,《夜宴》要高于《黄金甲》;但是后者的气势却明显强于《夜宴》,这就好比一个不施粉黛的女大学生在气势上很难压得过锦衣貂裘的贵妇,于是在市场上,很可能《黄金甲》会胜出。
但抛开各种机缘造成的市场因素而言,在当代电影普遍主题轻松的氛围下突然推出一部关于专制家长胜利的“史诗”让人不禁感觉奇怪,而它的表现手法也颇多奇怪的地方,比如那种“波涛汹涌”的“勒胸衣”。际上,《黄金甲》与其说是一部“主流大片”,更像是一部“私宠”(cult)电影,很多人会记住它给人带来的“又土又难受”的感觉,但也可能有少部分人在未来的很长时间中对它乐道不已。
光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