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无题
(2011-03-15 20:00:40)
标签:
旧体词作龙谱 |
梦笔蓝桥,赓歌桂月,踏着青春去。鞭风逐影,
旌尘敛迹㈠,孰料暗流沉羽㈢。看民生、都成闹剧,
老天也学无语。
矫笑神劳㈥,守真情拙㈦,争拟开心赋。忘归蕉鹿㈧,
欲牵黄犬㈨,犹唱气吞如虎㈩。桃花里、匆匆一瞥,
魂断几缕。
注释: ㈠ 其雨:《诗。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日出。”晋阮嗣宗《咏怀》:“膏沐为谁施,其雨怨朝阳。” ㈡ 敛迹:《三国志。魏武帝纪。迁顿丘令》注引《曹瞒传》:“京师敛迹,莫敢犯者。” ㈢ 沉羽:《淮南子。时则》:“西方之极,自昆仑绝流沙沉羽,西至三危之国。”《抱朴子。论仙》:“重类应沉,而南海有浮石之山;轻物当浮,而牂牁有沉羽之流;万殊之类,不可以一概断之。” ㈣ 勒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书生悬崖勒马,可谓大智慧矣。” ㈤ 攀木:择木。《世说新语,言语》:“李宏度常叹不被遇,殷扬州知其家贫,问:‘君能曲致百里乎?’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㈥矫笑:唐柳宗元《送娄图南。。》:“走高山邀大车,矫笑而伪言,卑陬而姁媮,偷一旦之容以售其伎。” ㈦守真:本原本性。《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㈧ 蕉鹿:《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喻世事真假杂陈,得失无常。明宋濂《崆峒雪樵赋》:“既消摇而咏归,忘蕉鹿于今昔。” ㈨ 黄犬:《史记。李斯传》:“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㈩ 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