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周一书】《台湾农村的妇女和家庭》

(2014-07-27 18:04:09)
标签:

农村妇女社区

“子宫家庭”

女权主义民族志

女性生命历程

分类: 每周一书推介

http://s11/bmiddle/001RkD8Tzy6KMfSxZSq9a&690

Wolf, M.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人类学田野研究的"夫妻档"由来已久。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田野研究的主角一般为具有博士或者教授头衔的丈夫,而妻子通常是担任助理或者旅伴的角色。然而,有意思的是,当妻子将田野遭遇、随想和反思录写成文字发表,常常会一鸣惊人,无论是其作品的销量和读者群都是其丈夫(或者前夫)所难以望其项背的。值得注意的是,在发表成名作时,这几位妻子还只有本科学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上研究生院)。
    在20世纪50年代,Laura Bohannan (其丈夫为Paul Bohannan)就以笔名发表了Return to Laughter,开了小说体人类学随笔的先河。她的“灌木丛中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 in the Bush),更是人类学导论课第一周的必读文章。无独有偶,肖斯塔克的以非洲昆人妇女生命历程为题材的《尼莎》一书成名,足以使其著作等身的丈夫Konner汗颜。在汉学人类学领域,《台湾农村妇女与家庭》一书使Margery Wolf (卢蕙馨)的实际声望超过丈夫(前任)Arthur Wolf ( 斯坦福大学人类学资深教授)。
    学术名分不如丈夫的妻子能够写出可读性更强的田野民族志作品,可能是因为她们从不刻意去迎合某个理论范式或者加入某个学派的论证。在田野所在地,她们似乎更易与妇女儿童和老人们打成一片,所见所闻之丰富和鲜活,一点不亚于丈夫在男人世界里所获得的看来更具权威性的资料。因而《台湾农村妇女和家庭》一书以女性的独特视角来看待中国农村普通家庭和婚姻实践所获得的洞见,具有无可比拟的价值。充斥于女性私人空间的飞短流长和闲言碎语,是Wolf 了解台湾农村妇女日常家庭生活意义的文化密码。
  “子宫家庭”是作者以母亲为中心来建构的一个动态的不稳定的家庭模型,完全不同于以往男性人类学者主导的体现父权或者夫权利益的家庭理想类型。这种阴性化家庭的凝聚和瓦解是女性生命历程的有机组成部分。Wolf 的这一发现,较好地融合了主体(Emic)和(Etic)两大视角。相对而言,其丈夫一直试图以童养媳案例与弗洛伊德的乱伦理论对话,只有人类学圈子内很少的几位同道愿意加入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智力游戏。
    除了“子宫家庭”之外,此书的亮点还在于作者评述语言的平实和简洁,基本上没有学术流行的词汇。在哈佛大学James Watson所上的本科核心教程Chinese Kinship (中国亲族)中,《台湾农村妇女家庭》被列为必读书目。

潘天舒老师 推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