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二,微博公布了2017年的三季报。看一下数据:MAU3.76亿,DAU1.65亿。用户活跃度创下历史新高。而微博单季净营收3.2亿美金,也创下了IPO以来的最高值。单季GAAP利润为1.01亿美元。在中国互联网行业中,微博也跻身单季度突破1亿美金的公司。
今年是微博成立八周年。微博的产品形态,可以说是门户的进化、媒体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上的应用。微博从最早的图文形态,已经进化成全球最大的中文社交媒体。进化的最典型表现,就是逐渐的“平台化”。如何理解?
社交媒体到平台:微博对内容的赋能与反哺
在这个季度的电话会议上,CEO王高飞谈到内容合作时,特别谈到了微博与视频平台的合作深化。还特别举了合作例子,微博与爱奇艺合作推动的《中国有嘻哈》,该节目视频是爱奇艺出品,短视频在微博的播放量超过80亿次。
微博和大型的内容IP合作,《中国有嘻哈》不是第一个。之前微博已经和NBA中国、《爸爸去哪儿》等有过深度合作。越来越多的内容IP选择微博作为分发平台,我们可以得出哪些思考?
今年微博一季报的时候,我写过一篇《微博开启社交媒体的基础设施时代》。我在文中的核心观点是:今天的微博,已经从最初的自己拉大V入驻、自己生产内容,变成一个开放平台。即:媒体的媒体。所谓的基础设施,就是平台(platforms)。微博自己不生产内容,只专注分发的效率,做内容分发的基础设施。
https://wx4/large/6593e433ly1flct05rpqvj20ic09i7fl.jpg
我们来看下《中国有嘻哈》,这本来是爱奇艺的一档嘻哈真人秀节目。作为生产方,爱奇艺的诉求无外乎两个:影响力和变现。影响力来自于节目的热度和传播力。爱奇艺作为视频网站,承载了视频的播放。但为什么要和微博合作呢?
一句话来总结,《中国有嘻哈》在微博上成功地被“二次传播”了。用当前互联网行业引用比较多的词汇,叫“赋能”。
我们可以把设想下,假如没有微博,时间回到门户时代。爱奇艺如果想让《中国有嘻哈》火,首先会选择门户的娱乐频道合作。然后呢,开一场大型的发布会,请各大门户娱乐记者、全国各地都市报、时尚媒体记者采访,最后媒体再发布稿件,分发给受众。这个过程中,不仅链条冗长,时间跨度和效率也很慢。等采访完了,大众看到稿件的时候,爱奇艺上的节目可能快播完了。
而微博,仅仅一个应用就把以上的全部环节搞定了。直接把《中国有嘻哈》放到微博热门——话题讨论——用户关注演出的明星ID——和节目以及明星互动。
所以,开始自己生产内容、名人策略,是第一步。这个阶段,微博主要靠自已的内容,来吸引用户。更谈不上赋能和平台。内容生产的供给方越来越多,吸引地用户越来越多,微博逐渐发展为“双边市场”。而过去的两年里,我们看到地中小V策略、短视频、MCN,这不就是一个平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吗?
只有越来越强大的平台,才会产生诸如MCN的机构。就像电商的阿里,可以养活诸多的代运营一样。MCN这样小机构的繁荣,侧面体现的就是微博大生态的繁荣。
平台型的财务表现:边际成本降低,高利润率
考察平台型公司,财务上的考量主要是边际成本和网络效应。比如阿里巴巴、腾讯,都是典型的平台级公司。对阿里巴巴,商户越多,吸用更多的用户;用户近一步增加,吸引更多的卖家。但更多的用户和卖家,并不会导致阿里巴巴增加同步的开支。只不过多加一些服务器、增加一些运营小二。
所以,阿里巴巴本质上不是一家零售公司,而是一台赚钱的商业机器。
微博呢,从财务上如何来看?我们先来看一张图。
https://wx3/large/6593e433ly1flct1ek1dzj20ic0bi0xh.jpg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色的线,即边际利润扩张迅速。而蓝线,公司的研发费占营收的比例,即R&D as % of total revenue是逐渐走低的。在这个图中,很好的反映出微博的平台特征:边际成本降低,但利润率持续扩张。
我们来把三季度的营收和利润列出,算下微博的利润率。
https://wx2/large/6593e433ly1flct20gergj20ic076di7.jpg
我们拿三季度的Net income除以三季度的收入,101129/320035,可以得出微博Q3点净利润率为31%。高利润率,是平台型公司的典型特征。FB、腾讯以及阿里巴巴,净利润率都在40%左右。微博的利润率,区间在30%到40%,已经往全球平台级公司靠拢。
精准带来商业效率的跨越
商业化效率这一块,微博在三季度上线了新的广告系统。为此,还专门举办了微博商业产品大会。
商业的效率,我的理解是自动化以及广告精准。
Facebook在2012年路演的时候,桑德伯格提出“社交广告”的价值主张:用户触达、精准相关度、用户参与度、社交场景丰富度。可以说,这几点在微博的生态以及商业化上,高度契合。这其中,有必要谈一下精准广告,不管是品牌广告还是中小,微博都可以把“精准”匹配上。
“但是对于微博平台,一方面我们有社交元素,另一方面与阿里巴巴的合作也帮助我们完成了一些用户的消费标签。”这是王高飞回答分析师的信息流广告的竞争问题。这里的“标签”是微博区别于其他产品所特有的。对品牌广告主,比如母婴品牌,微博可以提炼出“妈妈”、“育儿”等用户消费习惯标签,从而帮助广告主更好的触动人群。
以前,品牌广告很少考虑到精准。比如消费品在电视台投放的广告,无法洞察人群也无法评估数据。今天,微博已经通过自己独有的产品形态,运用更好的技术手段,来让广告精准变得更简单。所以,OPPO这种消费电子品牌,也可以在微博投放精准的品牌广告。
https://wx1/large/6593e433ly1flct2vox1ej20ic0andl4.jpg
除了标签,我认为微博的广告效率高的原因,还有一点需要说一下User ID。这点,同样也可以在电话会议里找到答案。“在我们新的广告平台里,大家会看到我们的用户使用流量的效率、互动率和CTR(点击率)都有明显的上升,我觉得这是我们和一些没有用户社交账号的平台相比的优势。”
王高飞提到的互动率,应该是微博这种有社交账号才有的指标。因为拥有User ID,所以,微博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每个用户的标签。ID 标签,不管是品牌广告还是中小效果广告,可以说,微博都可以精准匹配。
基于此,微博的广告商业产品加速,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今天,微博的广告平台已经满足客户投前、投中、投后多阶段营销需求。既有正在针对品牌广告主测试的微博故事视频产品,也有应用类和电商类客户。精准和自动化,让微博的广告和内容消费,真正实现营销和内容的价值平衡,也让用户体验越来越好。
微博三季报,新闻稿和外界的解读,也不断使用“平台化”这个词。微博已经从社交媒体应用进化到开放的平台型公司。而财务上,微博的营收和利润仍然高速扩张中,逐渐往40%的净利润率迈进。$微博(WB)$
作者:王海天
链接:https://xueqiu.com/7847648151/9531572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wx2/large/6593e433ly1fl19wwjqb9j207s07sgmg.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