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康奈尔的八卦史(转自康奈尔一大学术帝)

标签:
情感留学咨询青岛留学中介康奈尔大学录取最靠谱文书 |
分类: 美国名校趣事 |
再次恭喜2014我的两名学生被康奈尔大学商学院,工程学院录取!!!
康奈尔中国留学生圈的八卦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学长胡适。1910考奖学金入学,第二年,受不了区别不同品种的苹果,遂从农学院转到文理学院,1914年毕业。出国前,胡适有家庭包办之妻,裹脚而文化不高,留美青年胡适当然不满意。在康大期间,胡适和一名康大教授的女儿Edith Williams*(下从周质平翻译,作韦莲司)相互仰慕,湖边散步,月下谈心(百年之后,在康大把妹也不出此俗套也),交流思想之余,不乏暧昧。在1914年相识到1917年胡适回国前这三年间,他们俩一直处在若即若离介于朋友和恋人的关系间。到了1933年胡适重返美国,阔别十年后,两个人的感情急速升温,虽然只在1933年九月有两次短暂的在伊萨卡的重逢, 但频繁通信,而内容显然已经不能再用朋友交流思想来形容.*
胡适显然也暗恋过在Vassar College读书的才女陈衡哲(后来也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风云人物),有过超过朋友限度频率的通信。有意思的是,后来和陈衡哲终成眷属的任鸿隽也在康奈尔读书,是1913年公费留学入的文理学院读物理和化学, 而此三人同活跃在《留美学生季报》,一生都是是很好的朋友。当时任鸿隽追求陈衡哲,而陈衡哲要坚持独身主义不从;胡适有婚约在身,倒仿佛成了他接近美女的挡箭牌,始终暧昧着。此三角关系最终以任鸿隽1919年强大的情书攻势和三万里求婚收场。*
回国成婚(1917年)以后的胡适并不甘寂寞,1923年,胡适与小表妹曹珮声相恋,在西湖边的烟霞洞里过了四个月‘烟霞山月的神仙生活’* 1934年,曹珮声去康大CALS深造(又是康奈尔!世界真真就这么小),胡适写信给前前女友韦莲司,拜托她照顾一个人出国的前女友曹珮声*。有意思的是,那正是胡适与韦莲司激情四射的1933之后一年,所以谁是前女友谁是前前女友,也说不大清楚。
有意思的是,有着这么丰富的罗曼史履历的胡适,对其妻江冬秀算是‘从一而终’了。尽管胡适的天大地大,常常在外面吃野食,倒也没把他的原配之妻怎么样,不像后文某人那么造孽。在康大,胡适对自己的婚姻是有谈及的。大四那年,胡适和美国室友讨论其择偶准则(亘古不变男生卧谈会之主题也!)胡适说到:
话虽如此,我很疑心这是胡适的自我安慰,从他一生的这些风流韵事看,胡适在自由恋爱和中国传统婚姻道德间,一直在挣扎。前注中周质平教授写胡适与韦莲司的书名中文作‘一个实用主义者和他的自由魂’,竟是大可玩味的。本文只志风月,在此便不再蔓枝。
和胡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茅以升,1916年入学17年硕士毕业。茅以升爷爷一直是高大全的形象,出国前有包办婚姻,形容照例是‘气度娴雅’。茅以升在国外感情上行得很正,没有绯闻。
此节可称为前八卦史(1910-1917),中心人物当然是胡适。从当年照片也能看出,任鸿隽相貌猥琐,陈衡哲风华绝代,胡适风度翩翩,按今天的标准,那也绝对是帅锅一枚。康大出帅锅的美名,从那时起的也未可知。
http://s16/small/001RkAodzy6N32C0RVZ3f&690
后八卦史的中心主角,更是号称中国拜伦的‘翩翩少年’-自然是徐志摩了。他也许是我们知道的最早的中国的Cornell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爆出这个绕地球一圈的国际三角恋之前,志摩在美国一时风平浪静,我们先把目光投向故事的另外两个主角-正如大家所熟知,自然是林徽因和梁思成。
1924年,林徽因,梁思成决定赴美修建筑学,这年夏天,他们在康奈尔上预科班(又是Cornell Summer College!),随后的秋天他们将到UPenn学建筑。
梁思成和林徽因是1919年在梁启超的书房里认识的,他们长辈梁启超林长民是好朋友,都有两家永接秦晋之好之意,便按排了这次颇有民主风格的相亲。结果是双方互有好感。当时梁思成还在清华读书,而林徽因不久将赴英国,在英国(1919-1921)之间,身在拜伦祖国的中国拜伦徐志摩一发不可收拾的爱上了林徽因,激发了创作灵感,这才真正成了中国拜伦(之前在美国他要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无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林徽因1921年随父回国,貌似并没有为与徐志摩分别而伤情欲绝。徐志摩爱得着了魔,林徽因回国当年徐志摩就和正怀孕的原配妻子幼依离婚,‘自由’是他的借口。没想到1922年徐志摩回国的时候,林徽因和梁思成两家已经在非正式地谈论婚嫁了。
1924年泰戈尔访华,行程都是徐志摩安排的,期间林徽因徐志摩两人时常见面,在演泰戈尔剧作的时候他们两演对手戏,徐志摩还拜托泰戈尔老爷爷替他向林徽因传达爱意,中国拜伦的爱溢出就像雨水,八卦传的满世界都是。梁思成再怎么君子终究还是男人,一定不爽之极。梁启超一看学生不识相,在让他闹下去学生儿子要打起来了,赶紧打发梁思成林徽因去美国留学了。
到这里为止,这段后八卦史已经绕地球一圈。不信请看以下年表:
-
1919年,林徽因随父赴英国留学
-
1920秋,徐志摩完成包括在康奈尔的学业,从美国到英国,欲师从罗素
-
1921年春夏,徐志摩认识并爱上林徽因
-
1921年秋冬,林徽因随父回国
-
1922年,徐志摩回中国继续追求林徽因。
-
1924年,徐志摩闹得过分,已经很坚定在一起的梁思成林徽因赴美留学,当年暑假,美国的第一站,便是4年前徐志摩待过的康奈尔。
这三个人,真正把三角恋玩到了全世界,康奈尔很意外的,又似乎是必然的成了这个轮回的起点和终点。
1925 的夏天,是躁动的一个夏天,又是一段盘根错节的历史和人际关系的缩影。自1923年就在美国的冰心和吴文藻也到康奈尔读 summer school,都学法语,之前他们在来美国的船上就认识了,这次在山清水秀的Ithaca-而又偏偏是在Ithaca最妩媚的夏天-再度相遇,终于情定康奈尔,成了男女朋友。再次证明了康奈尔是恋爱宝地,至少是在装fences之前。
吴文藻和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是室友,所以本科的时候就认识了。如果和梁思成关系够铁的话,也许1919年吴文藻在林徽因出国前就知道梁思成追林徽因了。至于1921年以后,林徽因梁思成爱情稳固发展,那吴文藻怎么也认识林徽因了。 1923年5月7日,梁思成在北京‘国耻日’骑摩托车上街游行被汽车撞了,腿受了很严重的伤,当年便没能和吴文藻同去美国,晚一年出发。然而梁思成却因祸得福,养伤期间林徽因日夜陪伴,两人感情已经很稳固了。林徽因这才能经受的住泰戈尔访华时候徐志摩借机的狂轰滥炸。
而林徽因和梁思成那时候应该还不认识冰心。冰心和吴文藻饰1923年夏天在去美国的船上认识的,当时林和梁还在中国。而林徽因梁思成在康大读了预科都就去了UPenn,那时候吴文藻在达特茅斯读书,冰心在Wellesley,所以之前不大会有机会见面,就算见,也是吴文藻一个人见林和梁。
于是,在1925年的夏天梁思成和林徽因就到Ithaca找老朋友吴文藻,这个夏天,这两对人就常常出去hangout,
http://s16/small/001RkAodzy6N32GR5w3cf&690
本来这个1925年的夏天可以传成咱们出国界的一段佳话的,只可惜冰心林徽因这两个女人却在往后交恶。百年以后再来想想,却也合理:两个女人初见,都是很要强很优秀的,既然是好朋友的女朋友,相互标准看对方自然更高些,不由得暗暗和自己比较,比文采,比相貌。从一个百年以后的康奈尔男青年学生的角度看,我觉得是不论相貌还是才情,冰心都要输一筹的。(右上角那是照相照挫了,要么就是林徽因的理发师剪挫了)潜意识里有自卑感的冰心当然不服气,于是处处挑刺,当面当然还是好姐妹,相互表示佩服对方,回国以后,1933年在大公报上写了这篇《我们太太的客厅》,当着千万读者的面奚落公众人物林徽因,这样就把矛盾公开化了。
《我们太太的客厅》是短篇小说,读来不过半个小时*,要说是文学创作的话,手法可真是太直白了,一点也没有把‘真事隐’,
这便使后‘康大八卦史’1918-1925,各条线在1925这一年与康奈尔相汇,碰撞出火花,为这以后文坛的是是非非,风风雨雨埋下伏线。*从1910年的胡适,到1925年夏,梁思成林徽因和冰心吴文藻写下了故事的高潮,这15年的Ithaca,当真如胡适翻译: '绮色佳'-绮丽多彩,上佳风景,更有上佳人物写下这么精彩的一页。借用评批话说:真真好看煞!
写着他们的故事时,又仿佛与这些人物共呼吸,共喜悲一样:感叹徐志摩的对林徽因的不顾一切却无结果的爱,痛惜为这段爱情故事‘牺牲’的幼依(比起林徐的八卦,很少会有人去多想以自由为名义被不负责任休掉的幼依),又为亘古不变的康大把妹法则和地点会心而笑。夜幕去尽,又是新的一天,忽然觉得在这么一片有传奇色彩的地方,如果不活得像这些前辈们那么精彩,那么激情四射,真有点对不起百年以后辈们的历史书了*。当然这之前,是要补掉今晚的觉的。
奋笔作此八卦史,与文章之道上更发现学术严谨,为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一点都马虎不得的,连这样不入正史的裨官野史,也有要精确,特别是时间精确,只有这样,推出的因果才合理,属实。
写完之后,有大呼过瘾,竟有继续挖掘下去写深的欲望,没准能写出类似《万历十五年》的《康奈尔一九二五》,取这么一小段缩影,把这么一段绚丽多彩的历史展现给读者,满足全人类通有的八卦欲望的同时,能得到一些和看小报不同的感觉和收获。
Notes:
*此Edith
Williams与康奈尔渊源极大,她的家庭是一个Ithaca当地影响很大的学术家庭,韦莲司的祖父是康奈尔创校的董事之一,她的父亲Henry
Shaler Williams在康奈尔做地质学教授,韦莲司于1924年做了康大Vet
Library第一任full time
librarian,对Vet
*在周质平与Susan Chan合著的: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
在胡适和Edith的这一系列通信中,还能发现他们和Cornell Chaptor of Acacia
Fraternity的渊源。
又注:后来又去了Cornell Rare and Manuscript Collections考证,看到当年当年的房契的复印件,318
Highland Rd.的确是Edith C. Williams在1934年以20000美金,分期付款的形式卖给了Acacia
Fraternity。在1936年的一封信里,胡适也就卖房子的事情表示惋惜和安慰。更加意外的是,在文件夹里还发现了A Pragmatist and his free
spirit:
*任前辈一句“你是不容易与一般的社会妥协的。我希望能做一个屏风,站在你和社会的中间,为中国来供奉和培养一位天才女子。”叩开了陈前辈的心门。后生当以任鸿隽锲而不舍之精神自勉,相信真心诚意,终能收获爱情。
*参看《胡适的日记》手稿本(台北:远流 1990)第四册。
*1939年,胡适又拜托Edith照应来康奈尔参观的儿子胡祖望,当年祖望就进了康大工程院学机械工程。祖望的儿子胡复后来也进了康奈尔。申请大学有个好老爸能事半功倍(或有个好男朋友),半世纪前就已如此!叹叹!
*确知的是徐志摩的确在康大夏天修过四个学分,他在康大却没有留下什么足迹,很难找到他的记载,只能略微推测,他是1918年赴美,1919年6月在克拉克大学毕业,要赶上6月毕业,那只能是1918年在康大。如果徐志摩当年在康大的成绩单还存在档中,便是铁证。
*梁老爷子也很为难,他是徐志摩的恩师,一直待徐志摩亲如子侄,另一边却是自己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劝诫徐志摩,固然徐志摩本来这事做得就混帐(要按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妻子怀孕期间丈夫是不能要求离婚的)梁老翁有点护短,也未可知。
*《我们太太的客厅》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150717/
*这位赛珍珠叫Pearl S. Buck,就是写《大地》拿诺贝尔奖的那位,无巧不巧又是一位康奈尔毕业生,于1924年从中国来康大读M.A,主修English Literature,1925秋天返回中国。 1924年泰戈尔访华的时候认识风头浪尖的徐志摩,当时赛珍珠正和丈夫John Buck(又是康奈尔毕业生)感情不和,对徐志摩一见倾心,徐志摩必也敷衍她几句,不过至始至终,貌似是赛珍珠单相思。赛珍珠很少与人说起,但是在自己写的小说《一个中国女子的话》里处处有她和志摩感情的影子-当然恋爱部分也极可能是赛珍珠求之不得yy出来的(待看到原文再来详参)。赛珍珠是1925年秋天回国的,不知她夏天在不在康大,是否和冰心有一面之缘(如果1925年夏在,那个夏天真真是历史聚头的夏天了)。从小说的情节看,更有可能的是:冰心回国后,在某社交场合(很可能是林徽因家梁思成里)冷眼看到赛珍珠向徐志摩卖乖,于是就写进了小说。当然这只是推测, 冰心和赛珍珠的接触,《我们的太太》的素材积累,还需考证,本文就不繁叙了。
*'前八卦'和'后八卦'人物间,又有交集。如胡适曾和陆小曼传过绯闻,后来陆小曼成了徐志摩的妻子,胡适做了介绍人,证婚人是梁启超,梁启超却是不高兴的,首先之前他就不支持徐志摩和幼仪离婚,这次更是-说白了-‘勾引有夫之妇’,那个‘夫’,是他另一个门生王赓(说起来,此人也是留美系的,先后去了Umich,
Pricnton,最后去了西点)。所以结婚的时候,证婚人梁启超倒是把新人大骂了一顿,教训他们结了婚以后好好过日子。
*平心而论,现在康奈尔的风流韵事,就我耳闻目睹的几桩,何尝不比前辈们精彩?只是现在诸君在小村里朝夕相处,而又正值风华正茂,离作古那少说还有半个世纪。现在若写出来一篇八卦,一则尚未成名也没人爱看,二来不知道又要引出多少口舌,搅起多少公案。是是非非,自留后人评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