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汕特别区居民将转深圳户籍:早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专线高铁”!

标签:
深汕特别区居民将转深早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专线高铁! |
深汕特别区居民将转深圳户籍:早在情理之中;重要的是“专线高铁”!
胡文
“深圳的一个新发展机遇就是深汕特别合作区,即汕尾划了486平方公里给深圳规划和发展,目前我们正在规划专线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这里,这个地方的居民也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 8月22日,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2018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粤港澳大湾区国际论坛”上透露了一这消息。
南方+报道,除了介绍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和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外,王立新还特别介绍了距离深圳110公里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广东省在汕尾划了486平方公里给深圳进行规划和发展,这在国内还比较罕见,我们叫它‘飞地经济’。我们正在规划一条专线高铁和高速公路直通深汕合作区,这个地方的居民要全部转成深圳户籍。 ”
这一消息,在深圳尤其在深汕特别区引起了比较大的关注。但实际上,这一计划早在情理之中。今年4月份,“文过是非”发表《被誉为“东深圳”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来了,正式入列深圳!》一文,介绍了深汕特别区在经济、人口方面的最新动向。
在此之前所公布的深圳2.24万亿2017年GDP的数据中,已经加入了“深汕特别区”47.23亿的数据。但在这次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中,不仅是GDP,包括人口、工业增加值、房地产开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等数据全部将“深汕特别区”纳入,尤其是人口数据的纳入,相当于深汕特别区已经实现了“国民待遇”。
为此,该公报还增加两条备注: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分行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数据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计入数,增速按同口径计算;2013-2016年数据不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深汕特别合作区仅含9-12月份数据。
统计公报显示,深圳全市2017年末常住人口1252.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5.08万人。其中常住户籍人口434.72万人,增长11.3%,占常住人口比重34.7%;常住非户籍人口818.11万人,增长1.4%,占比重65.3%。
同样据该公报显示,来自深汕特别区的常住人口为7.57万人,其中户籍人口为6.81万、非户籍人口仅为0.76万人。在深圳现有11个区、新区和特别区中,是唯一一个非户籍人口大大少于户籍人口的区域,这充分反映了深汕特别区的原有特点以及与深圳存在的反差。当然,人口也将成为今后衡量深汕发展速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根据上述信息,既然深汕特别区人口等重要指标已经纳入深圳总盘子之中,那么深汕居民变成具有深圳户籍的深圳人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般理解是,在深汕合作区人口中,户籍人口可直接转成深圳户籍,至于非户籍人口则可能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在王立新的介绍中,将深汕特别区视为深圳发展的一个新机遇。对于高铁和高速公路的规划,此前也同样均有披露。但稍有差别的是,此次强调的是“专线高铁”,与高铁有显不同。如果最终确认,这条专线高铁的走向以及与其它高铁如何衔接,将会备受瞩目。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