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喊话“一阵风运动式监管”: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何玄机?

标签:
新华社喊话“一阵风运动式监管”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何玄机? |
新华社喊话“一阵风运动式监管”: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何玄机?
胡文
新华社对金融市场喊话了。
今晚不到6点,新华社在“财经·周评”专栏发出了在一篇题为《资本市场,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的电讯稿,在网络上引起了较大关注。大约一个半小时之后,新华社对文章标题进行了修改,题目改为《金融市场,不能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以下是电文内容。
过去一周,资本市场在调整,监管在出手,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同时一个理念渐渐明晰:防风险、治乱象是健康市场的需要,但不能因处置风险而发生新风险。
这段时间,市场调整还在继续,股市债市都不乐观。上证综指、深证成指连续5周下跌,创业板指数连续2周下跌;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F1709录得连续5周下跌,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T1709连续2周下跌。
有市场观点认为,持续出台的监管措施引起了市场紧张情绪。如果把金融市场比作湖泊系统,湖泊里的水位在降低,流向各小河的渠道也在收窄,大家对未来的流动性产生了一些担忧。
如实讲,在去杠杆、防风险大背景下,市场上的紧张情绪肯定会有,市场波动也很难完全避免。但如果不对市场中存在的风险点进行处置,不对长期存在的市场乱象进行治理,就不可能形成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
风险必须防,乱象必须治。没有健康发展的金融市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是一句空谈,甚至国家的金融安全也没办法保证。
当今金融市场的乱象,不是短期内被“创造”出来的,风险点之间的关联错综复杂。整治这些乱象、处置这些风险点不能过于急切,要从全局统筹考虑,不能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发生新风险。
市场已经感受到了去杠杆、防风险要稳妥把握节奏的理念。银监会12日在通报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时表示,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
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监管,监管可以更好为发展护航。但一阵风、运动式监管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监管效果。金融市场的发展不是一日之功,监管也不可能一役而休,需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需要久久为功。
新华社修改标题和内文,并不少见。具体这篇文章,尽管只是一词之差,但重点有着明显的不同。显然,金融是一个更大范畴的概念,而资本市场则主要是指证券市场。因此,将“资本市场”改为“金融市场”是恰当的。因为文中这一段正是文眼: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部门出台了不少政策。同时一个理念渐渐明晰:防风险、治乱象是健康市场的需要,但不能因处置风险而发生新风险。
“文过是非”认为,新华社这篇评论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一行三会”的共识:即金融市场的监管需要久久为功,不能采用一阵风、运动式的监管。换句话说,金融监管和规范房地产市场一样,需要建设长效机制。至于防止因处置风险而发生新风险其实殷鉴不远,2015年股灾就是例证。因此,监管部门今后在处置风险点上将会更为稳妥,注重把握节奏。
其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已经成为热门词句,并由银监会率先提出。5月12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对新华社记者表示,加强监管是为了化解风险隐患,促进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既强调对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对全局的影响,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
以银行为例,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一系列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重点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既督促银行业对标监管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又立足长远,引导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合规意识,健全风险治理。
他表示,银监会在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业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稳妥有序推进。目前出台的监管政策对机构和市场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
对此他具体介绍说,一是有计划实施。做好工作步调和时间安排的统筹协调,为各项工作落实时限设置一定间隔,实行错峰推进。二是分步骤推进。工作设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自查摸清底数,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三是合理安排过渡。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四是实行新老划断。对新增业务,严格按照监管标准进行规范;对存量业务,允许其存续到期实现自然消化;对高风险业务,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制定应对预案。
“目前还处于摸清底数的阶段,监管部门还没有进行实地现场检查。”肖远企表示,要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的稳定,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整个银行业经营情况、风险点、风险水平、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进行摸底。
对于有些银行收缩同业业务的情况,他表示,可能是市场对相关政策有一些误解,导致紧张。金融机构根据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配置对资产负债结构主动进行动态调整是很正常的,只要是向有利于风险防控的方向调整会坚决支持。
针对房地产贷款,肖远企表示,银行业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比例较高,对此进行了压力测试,目前房地产贷款质量较好,低于平均不良贷款率。银监会重点关注中小开发商信贷、三四线城市过剩地产信贷、放贷过度集中的金融机构。
“处置风险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监管政策出发点是堵住不规范、不合规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要开正门,凡是依法合规的积极鼓励,在量上做大,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正门一定要开得宽,旁门一定要变得窄,使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在合规、规范的前提下运行。”肖远企说。
通过银监会的上述表态可以看出,银监会对处置风险点是十分稳妥和慎重的。比如节奏把握、新老划断等措施都十分注意策略。在“文过非是”看来,之所以让银监会带头发声,是带有明显的示范作用的。相信证监会、保监会都能听得懂。预计相关政策应当会有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