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和坪山区成立,深圳强化了一个国家“点名”的新头衔!

标签:
龙华区和坪山区成立深圳强化了一个国家“点名”的新头衔! |
龙华区和坪山区成立,深圳强化了一个国家“点名”的新头衔!
胡文
继2016年10月11日公布国务院批复广东省政府同意设立龙华区和坪山区之后,龙华区和坪山区昨天揭牌成立。
据今天深圳特区报报道,深圳双双由新区升格为行政区,这是推进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的重大体制创新。
当天,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许勤的讲话信息量十分丰富,值得深入研读。他说,龙华区要大力推进“中轴提升战略”,着力发展高铁经济,构建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聚集高地,以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为切入点,探索走出一条人口密集区域的城市管理治理新路子,努力打造特区一体化先行区和示范区,着力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中轴新城。坪山区要抢抓“东进战略”机遇,大力推动以交通基础设施为重点的重大项目建设,加大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供给,着力补齐城市管理治理短板,同时充分发挥产业和土地空间优势,以建设坪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抓手,推动坪山产业发展再上新能级,加快打造深圳东北门户和辐射粤东的区域增长极。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继续大力支持龙华区、坪山区工作,确保两区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为深圳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上述讲话中,龙华区“中轴提升战略”、发展高铁经济、探索人口密集区域的城市管理治理新路子,坪山区打造深圳东北门户和辐射粤东的区域增长极等都是新亮点。但最突出的深圳的新头衔——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再度强化,将它放在与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这一城市定位并列的位置,足见其重要性。
2016年3月8日,南方日报刊发了题为《深圳为何被国家“点名”建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报道,该报道披露,最新公布提请审议的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表示,支持珠三角地区建设开放创新转型升级新高地,加快深圳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这是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首次提出。由国家点名,这本身就说明了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突出地位。
2016年5月17日,南方日报刊发了《努力打造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一文。在专访中,时任深圳市长许勤表示,“深圳为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会付出100%的努力。”深圳将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大力引进培养人才、完善各方面配套政策、提高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大力推进开放式国际化创新,支持创新龙头企业走出去,吸取全球创新能量,提升在全球创新网络中的地位和能级。
他介绍,自主创新包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圳大力推进开放式创新,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和能量,支持创新龙头企业走出去,在科技资源密集的国家和地区设立研发中心,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向深圳转移,鼓励跨国公司在深圳设立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比如,大力实施“孔雀计划”,吸引国际一流创新团队,近年来累计吸引了64个“孔雀计划”团队;深圳正在硅谷、欧洲、以色列等世界若干个区域部署创新孵化器,让深圳的创新资源与最具创新能力的地区对接,接触最优秀的创新团队,同时计划设立大型并购基金,推动收购、并购;华为、中兴等一批企业加快创新“走出去”步伐,在国外布局设立研发中心。
许勤说,当前,深圳正努力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一流科技产业创新中心迈进。但对标国际,深圳还有不少差距,特别是深圳建市才36年,是一个新兴创新中心,创新资源积淀还不够。面向未来,深圳将把握创新趋势,积极学习借鉴以色列、硅谷等全球一流创新中心的经验,付出100%的努力,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心,特别是在建立世界一流大学、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完善各方面配套政策、提高国际化程度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同时,更加突出需求导向,鼓励和支持互联网时代的草根创新、大众创新,努力使全社会的“微创新”汇聚成推动深圳经济社会繁荣兴盛的巨大创新力量。
2016年9月1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马兴瑞在当天举行的深圳市科技创新大会、深圳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上表示,深圳要牢牢把握创新驱动发展这一核心战略和总抓手,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努力打造产业创新能力强、市场环境优、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国硅谷”,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预计随着深圳“两会”以及党代会的召开,深圳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相关政策和路径将会更多披露,值得密切关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