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楼市数据真相:去库存和加杠杆依然跷跷板

标签:
8月楼市数据真相去库存和加杠杆依然跷跷板 |
8月楼市数据真相:去库存和加杠杆依然跷跷板
胡文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人民币贷款增加9487亿元,比7月份4636亿元新增贷款额有了大幅增长。
央行统计显示,8月份全国人民币新增贷款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增加1209亿元(7月份为减少26亿元),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755亿元。8月末,全国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0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月末高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2.4个百分点。
在涵盖范围更广的社会融资规模方面,8月份全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600亿元;8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149.83万亿元,同比增长12.3%。
在货币供应方面,8月末,全国广义货币M2余额为151.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月末高1.2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同比增长25.3%,增速比上月末低0.1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6个百分点。
8月份这组数据,自然让人想到7月份相关数据。
据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同比少增1.01万亿元。从具体分类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45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773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减少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55亿元。由此发现,住户部门贷款占到了当月新增贷款的98 . 6%,令人瞠目。以住房按揭贷款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代替了企业部门的新增贷款需求,成为拉动新增贷款的“主力军”。从数据上可以看到,当月居民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甚至超过了总的人民币新增信贷规模。新增贷款避实向虚十分明显。对此,央行回应称,从住户部门贷款看,今年增长确实比较突出,主要与不少城市房地产市场升温有关。另一方面,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特别是“去产能”、“去杠杆”背景下,企业总体信贷需求没有住户部门那么旺盛。
从8月份数据看,尽管住户部门新增贷款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例大幅降低,但单就其增加幅度来说,相比7月份增加了47 . 6%。这一增幅依然十分惊人,这显示出,家庭和个人加杠杆购房愈加普遍。相对应的是,上海楼市所带来的离婚潮以及二线城市楼市的持续高温。唯一可以稍稍自慰的数据是8月份M2,增速比去年同期低1.9个百分点。
如果联系到9月13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7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5.5%。今年以来,该数据始终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0870万平方米,比7月末减少51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减少更多,待售面积减少639万平方米。因此,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从累计角度来讲,今年以来连续6个月商品房库存在下降,累计减少3000万平方米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去库存成效是比较明显的。但盛运来没有说的另一面是,写字楼和商业类用房库存是继续增加的。
加杠杆对于去库存的效果从温州的情况就能表现的更加明显。据温州银监分局披露,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商品房库存去化周期为13.85个月,其中商品住房库存去化周期为9.64个月,较2015年底分别下降8.7和6.84个月。该分局称,为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温州银行业持续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居民首套房和改善型购房信贷需求,并积极开展“公转商”业务,缓解公积金贷款额度紧张的问题。7月末,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1220.6亿元,比年初增加168.8亿元,增长16.1%,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3.8个百分点。上半年累计发放首套房贷款1202亿元,占个人住房贷款发放总额的92.3%。
或许正是感念于楼市去库存的成效,盛来运说,房地产是很重要的产业,首先是对国民经济贡献率比较高,而且关联效应比较大,前端联系到像钢铁、水泥等原材料行业,后端联系到汽车、装潢甚至家电这些行业。“住房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民生生活质量各个方面。我们也很关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既希望对经济能够发挥稳定的促进作用,又能够体现民生改善,让居民能够得到实惠。”说到底,房地产的重要地位依然难以动摇。
今年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27亿平方米,连续两个月减少。5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权威人士经济观点:“树不能长到天上”,指出了楼市泡沫和风险。5月25日,新华社曾经发表“新华时评”——《去库存靠“加杠杆”无异饮鸩止渴》。但随着全国房地产库存连续6个月下降,这一问题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依然是一个问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