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明滑坡七日祭

(2015-12-26 17:36:39)
标签:

光明滑坡

七日祭

光明滑坡七日祭

 

光明滑坡七日祭

 

胡文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12·20”滑坡灾害调查组经调查认定,此次滑坡灾害是一起受纳场渣土堆填体的滑动,不是山体滑坡,不属于自然地质灾害,是一起生产安全事故。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有关规定,经国务院同意,成立由安全监管总局牵头的国务院深圳光明新区渣土受纳场“12·20”事故调查组,由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焕宁担任组长,立即开展事故调查工作,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这是新华社昨晚19:36发出的电讯稿。尽管正文仅有189字,但读起来异常沉重。至此,光明滑坡灾害正式定性为生产安全事故。作为在深工作22年的媒体人,这篇文章极其难写。但是,作为记录职责之所在,如下文字又必须留下。

 

——今天是头七。无论在深圳任何一个角落,都有这座城市的共同致哀。那些在长眠在泥土之下的鲜活生命,他们身上有着每个深圳人共同的印记。

 

——深圳一度的光芒,因此变得暗淡。从12月20日到今天,这是深圳最为漫长的一周,也是最为艰难的时刻。

 

——相关定性,来得比预想更快。但种种怀疑,从一开始就指向了余泥渣土受纳场问题。尽管有人曾经做出另外的推测,但最终的结论并不意外。

 

——这次事故,无疑是对深圳的一次重创。无需讳言,这是为自身快速发展付出的代价。只是在一座持续进步的特大城市中,这个代价太大,超出了一般想象。

 

——城市工作,安全第一。在新华社此前一篇时评中,对这起事故中的种种不作为用了“令人发指”来形容。可以预计,更多问题将会随着调查的深入而大白天下。

 

——这是三年之内再次发生在光明的重大事故。上一次同样是在光明,同样是在12月,不同的那是一起火灾事故。这证明了,深圳的短板就在原特区外,难点就在基层。

 

——还记得深圳几年前曾经频发的地陷吗?受纳场的问题可能正是这一问题的另种表现而已。城市安全,无疑会成为深圳全面反思的一个契机,包括发展方式、环境保护等诸多方面。甚至,媒体本身也需要反思——为什么我们几乎没有一次像样的预警?

 

——光明滑坡事故,暴露了深圳脆弱的环境承载力问题。对此,是时候从国家层面做一个综合评估和权衡决策了。

 

——正如新华社所指,突发的滑坡事故,并没有导致深圳应急反应能力的“滑坡”,整体表现依然可圈看点。没有人会怀疑,这将是深圳痛定思痛,从零开始的一个基点。

 

——伸向田泽明的那只手,是这场灾难中最温暖的亮色。只要到过现场的人就会知道,如此严重的滑坡,导致传统意义上的72小时黄金救援,并不能在此简单复制。即便只是救出了一只鸡,奋战了6天6夜的5000多名救援人员依然值得我们致以最高的敬意。要知道,类似“心中有屎,满眼皆粪”的奇葩总会难免。

 

——或许最终全面地清理现场不可避免。那么,就像汶川地震遗址那样,留下一处废墟作为12 .20的永久纪念吧。让它给这座城市一个永远的警示——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由此,一个重生的深圳,一定会重新站立。

 

(题图照片:汪阳 摄)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