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21万到3.18万:深圳车牌价格会直追上海吗?答案就在这里!

标签:
从2.21万到3.18万:深圳车牌价格会直追上海吗?答案就在这里! |
从2.21万到3.18万:深圳车牌价格会直追上海吗?答案就在这里!
胡文
31805元,7月27日最新拍出的深圳车牌价格惊呆了深圳的准车主们。
从今年3月10日第一期拍出的22173元,到第二、三、四期的14565元、12091元、13902元,深圳车牌走了一个完整的探底曲线,第五期19496元则明显回升,等到第6期已经是直接高开高走了
,这半年的变化,委实让人惊讶不已。
其实,深圳的现象并非孤例。就在同一天,广州车牌竞价结果出炉,个人牌最低成交价35000元、平均成交价37805元。这是继6月个人车牌均价冲破2.7万元之后,一个月内直接上涨了1万元,增至3.7万元,同时也创下广州限牌以来个人车牌拍卖的最高纪录。回到开篇的这个问题,“文过是非”不妨告诉你答案:这是铁定无疑的,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
为什么这么讲呢?且让我们复盘一下车牌拍卖的过程。
说起车牌拍卖,就必须说到去年12月27日的汽车限购。限购当天,许多汽车经销商坐地起价。一般的汽车一般恢复原价,甚至在原价基础再加价3万元至5万元。请大家注意这3万到5万元,这个价格其实就是对深圳车牌后来的预估价格。或者,说得更明白一点,3万元就是深圳车牌预期的一个隐形价值。
那么,这个价格成立不成立呢?一月份到来的第一场拍卖作了一个验证。
这里面有一个心理因素,因为深圳长期没有限牌,对于车牌拍卖,人们其实带有一些心理抵触,深圳人此前一直只对特殊号牌的拍卖比较认同。而首次拍卖出的2.21万这个价格,其实是略低于此前的心理价位的。
构成关键心理影响的,是后面几次拍卖,特别是第三期拍卖最低到了1.2万元,这一价格使得第一期的车主有一种亏大了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种心理预期:深圳车牌价格不会超过2万元。
但回过头来看,参加第二、三、四期拍卖的准车主其实并没体现真实的购买力。因为最大量的购买力已经在突然限购的抢购中提前释放了。后续的购买力至少在这三期中没有体现出来。一旦形成了走低的趋势,后面参与竞拍的人就会预期一更低的价格出手。但是,这是一个特定时期内的假象。
6月25日第五期拍出的19496元其实带有明显的探底回升性质。这个月的深圳车展无疑起到了刺激作用。而且,这些准车主已经与限购那批购买力没有任何瓜葛了。事实上,它已经接近于第一期的拍卖价格。这说明,后续释放的购买力已经基本接受了2万元这一心理价位。
据晶报报道,参与第六期竞价拍卖的个人车牌指标数量为2933个,实际上昨日吸引了15000人出价。深圳业内人士分析了两点导致车牌竞价飙升的原因。首先,根据媒体透露的数据,6月份结束的深圳车展成交量为3万。这些已经购车的车主迫切需要为车辆上牌,摇号的概率太低,于是大多数车主可能选择了参与竞价,尽快获得车牌指标。其次, 深圳在限牌之前,每年新增车辆的数量大约为40~50万。7月份进入了一个小汽车增长的高峰期,不少人打算年前换上新车,这导致竞拍人数和价格大大上升。
据悉,在同一天的摇号中,超过23万市民争抢2399个个人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中签率降至1.2%。如果这种趋势持续,“文过是非”推测,深圳预计在今年十月前的车牌拍卖,以及明年春节前的车牌拍卖中,将会创出车牌新高。因为,这是一种全新释放的刚性需求。此外,深圳今年房地产的火爆,也将刺激对汽车的刚性需求。毕竟,以深圳现有的交通保障来说,在许多新的住宅小区,没有汽车几乎寸步难行。
回到本文标题的所提的问题,这一趋势同样是肯定的。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深圳地域面积特别是道路里程均少于上海,从价格趋势和含金量上来看,深圳具备追赶上海车牌价格的潜力。
二、车牌价格与房价水平存在着事实上的正相关关系。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汽车实际上是可移动的不动产,在人为限牌的情况下,价格的上涨是必然的,这与住房限购的效果是一样的。上海的经验就是一个例证。其次,住房和汽车本来就是居住消费的一体两面,住房的消费必然带动汽车消费。
三、上海车牌竞价最高已经达到83171元,但上海用时将近30年。有了上海的示范,深圳很可能用不了这么多年。
房车房车,今后会更加紧密地连为一体。应该怎么做,您看着办!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