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哈佛为啥没有新闻系?这就如同反问中国:为何是所大学都有新闻系?

(2015-07-28 17:01:19)
标签:

哈佛为啥没有新闻系

这就如同反问中国

为何是所大学

都有新闻系?

哈佛为啥没有新闻系?这就如同反问中国:为何是所大学都有新闻系?

 

 

哈佛为啥没有新闻系?这就如同反问中国:为何是所大学都有新闻系?

 

胡文

 

这是7月27日上午,哈佛大学亚洲中心项目主管约翰D·米尔斯,为哈佛深潜训练营的中国企业家们所作的一场讲座——哈佛:如何在竞争中保持卓越?在这场揭秘哈佛的答疑中,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约翰D•米尔斯深谙中国人的痛点。他实际上回答了一个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一个问题:哈佛为什么这么牛?中国的大学尽管越来越大,但真正牛的却越来越少?

 

哈佛的牛逼无需赘言。这里走出了8位美国总统,上百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此工作。它在文学、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影响力巨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自2003年起,直至2013年,一直将哈佛列为世界第一学府。

 

米尔斯说,哈佛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大量的捐助,捐助基金高达360亿至400亿美元。这些捐助基金可以帮助哈佛做到两点:聘请到最好的教授,挑选到最好的学生。对于教授来说,如果不是世界范围专业领域内数一数二的教授,哈佛宁愿不请。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你足够优秀被哈佛录取,你就可以得到哈佛100%的资助,而不会因为贫穷和种族问题而被拒之门外。事实上,哈佛本科生的录取比例为5%,70%学生得到了各种各样的资助。

 

哈佛聘请教授有一个传统:它会首先聘请年龄在40岁左右,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的那些年轻教授。但不会聘请那些没有实践经验和尚未体现出学术研究水平的更年轻教师。因此,你会发现:哈佛大学没有新闻系,因为哈佛发现,如果哈佛设有新闻系,它并不能成为第一或者第二。哈佛决不做所有的事情——如果不能成为第一第二的专业,哈佛宁肯不做。与之相对应的是,在中国,还有哪所学校——哪怕它是理工科学校,还没有新闻系的?

 

在哈佛,校长当然是至关重要的灵魂人物。哈佛校长的年薪可以高达85万美元,以及特别的住宿等等许多其他福利待遇。而校长最重要的工作是,决定哪个教授能来哈佛担任终身教职。聘请教授由一个背景调查小组讨论,内部和外来教授各有2-3人,校长具有最终决定性的一票。在诸如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学院,聘请教授先由院长提交名单,最终仍需校长最终决定。哈佛聘请的教授起初薪金并不算高,但是他们更看重,哈佛的福利以及未来空间,特别可以由此坐拥哈佛顶尖的研究室、实验室和丰富的图书馆资源。

 

米尔斯说,与中国只有高考一个途径申读大学不同,美国有很多的方式申请大学。其中,最重要的是考察学生的三个方面:Academic(学术),Extra Curricuar Activities(课外活动),Personal Qualities(个人推荐)。在学习和功课方面,报考学生需要参加SAT考试,海外学生需要参加托福考试。另外,报考者需要有一篇文章,告诉别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喜欢做什么,以便让评审委员会来认识你。还有就是,一封极具分量的推荐信将十分重要。

 

在美国申请大学,卓越的写作能力是被及其看重的。在美国人看来,自我表达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美国也是热爱表达、推崇表达的一个国度。这种表达不仅是语言表达,而且需要文字表达。卓越的写作技能,被认为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因为在美国人看来,没有一个人的表达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提升的空间和机会。这是与中国人观念上很大的不同,中国人则将这种能力往往放在了作文上面,而且这种作文能力与工作、生活又是脱节的。

 

米尔斯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参加康奈尔大学的招生评审时,遇到了一个申请化学专业的一名学生。他为了说明化学原理在烹饪之中的作用,他甚至做了一个自己烘焙的烤饼寄给评审的教授们,请大家品尝。这个学生最终如愿被录取。

 

米尔斯说,在中国人观念中,学习100%好的学生往往不会被哈佛录取。因为哈佛并不愿意招收那些只会学习,但看上去很无趣的人。哈佛更愿意招收那些更多的人愿意和他呆在一起,并且具有领导力的学生。

 

对此,世联行董事长陈劲松提了一个问题:“在哈佛看来,什么是学生的领导力?”米尔斯解释道,领导力并不意味着要做多么伟大的事情,而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去团结人和资源,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景。比如说做一件慈善活动或者组织一个俱乐部,就能充分展现一个学生的领导力。这种能力并非标准化的,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表现出来。

 

看得出来,校长在哈佛大学中处于十分核心的重要地位。那么,哈佛校长又是怎么产生的呢?深潜训练营的企业家们十分关心这一问题。

 

米尔斯说,每逢校长任期届满,哈佛全球的校友将组成一个由学者、律师、哲学家和企业家等方面组成的一个推荐机构Harvard Cooperation(HC),HC是一个类似于人大常委的机构,专门管校长的任免和资金的使用(类似于董事会,而校长类似于CEO)校长由这8个人(早期是5个)推荐产生。HC由关心哈佛的人,为哈佛做过巨大贡献,为哈佛提供过许多资源,或者捐过许多款项的人士组成。如果一个人不再担任HC成员,由其他人共同推荐新成员。对于这套选拔校长的机制,哈佛深潜训练营学员、80后企业家王智鑫将之定义为类似中国的民主集中制。由此,可以看到中西方在相互借鉴民主经验的一些实践。

 

对比米尔斯所解释的哈佛为何卓越,陈劲松深有所感地说,哈佛最大的特点就是保持了个性。相比之下,中国的大学太大太全,反而没有了个性,成了一个流水线出品的地方。哪怕是北大清华,也仅仅是表现为拥有了太多资源的优势,而非大学所能呈现出的独特气质。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黑暗里的一丝光亮:A股保卫战进入“国家动员模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