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谁能让你买上43副眼镜?LOHO:中国眼镜行业的颠覆者

(2015-07-07 22:35:14)
标签:

有谁能让你

买上43副眼镜?

loho:

中国眼镜行业的颠覆者

有谁能让你买上43副眼镜?LOHO:中国眼镜行业的颠覆者

 

 

有谁能让你买上43副眼镜?LOHO:中国眼镜行业的颠覆者

 

胡文

 

一款最轻的眼镜能有多轻?答案是7.87克,甚至你一口气就能把它吹起。在中国,一个人最多能买同一品牌的眼镜多少副?答复是43副。

 

这个奇迹的缔造者是深圳“LOHO眼镜生活”,这是目前中国最大的O2O眼镜品牌。以此为标志,这将成为LOHO进军O2O行业的节点,开启了中国眼镜行业互联网+新的进程。

 

寻找眼镜的痛点:“轻视”这个世界

 

一款眼镜为什么能这么轻?这是LOHO历时四年大数据研、经过两年研制的一款直击用户痛点的一款产品。之所以说是直击痛点,是因为这是LOHO大数据中心精准描绘的用户需求密码。对于眼镜,除了实用,年轻80后和90后更在意的是:能否更轻便一些,戴在鼻梁上没那么重?能否更炫酷一些,与服饰白搭好配?能否更加便利地清洁?不让发黄的鼻托那么难看?在质轻、时尚、高性价比、耐用、便于清洁等这些需求指引下,LOHO团队取经德国,采用了碳纤维这种最新最轻材料,创造出一款解决用户痛点的互联网眼镜。

 

在LOHO创始人黄心仲看来,中国的眼镜行业尽管规模不小,但在设计、生产和营销各个产业链几乎是脱节的,即便深圳作为全球眼镜生产基地也是如此。比如说对于生产商来说,他首先是要考虑成本的问题。一个细小的螺钉,有一角一个的,也有几厘钱一个的,但后者一拧就爆。对于品牌商来说,对于质量又无法直接进行把控。LOHO则是打通了眼睛设计、生产、零售和服务所有环节。

 

如果只顾成本,生产厂家肯定只会采购最便宜的。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在95%以上的高强度、高模量纤维的新型纤维材料。碳纤维“外柔内刚”,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本征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长久以来,碳纤维都是应用在航空航天或者数万元的球拍等上面。因为成本控制,没有企业将碳纤维用在眼镜上。但在和全球顶尖的设计师沟通后,LOHO“这么好的材料应该造福更多人,每个人都应该有四副眼镜”的朴素理念和大胆设想,最终打动了德国的碳纤维材料供应商,成为LOHO在全球眼镜行业的唯一合作伙伴。可贵的是,其价格不过数百元。

 

LOHO凭什么这么平?

 

如果说高精尖的产品是LOHO的市场利器,那么O2O模式则是这一利器的强大后端。这种模式,可以让它让以最平的价格出现在消费着面前——只有同类眼镜的三分之一。

 

人们常说眼镜是贵。那么,眼镜贵在哪里?黄心仲道出了两点:一是旺铺店面,二是中间环节。除了前者的租金,仪器设备、验光设备和验光师的费用也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为了盈利,线下眼镜店必须提高价格,使得眼镜无形中成为一种奢侈品,消费者购买频次降低,眼镜店销量无法上升,价格就居高不下,这几乎是一个死循环。

 

以后者为例,眼镜的定价体系基本上遵循“乘三乘三”法则。以一块折射率为1.56的黄金膜的树脂镜片为例,工厂出厂价20元左右,到了批发商手里会变成60块钱,再到眼镜店里会再乘以3,就会变成180块钱。以此计算,从工厂出厂价到眼镜店,至少是9倍价差。这还只是中间环节较少的情况,如果经销商分成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的话,这中间的倍数又将会无线放大。

 

但是,互联网的到来,使得LOHO颠覆了这一模式。LOHO最初的店面甚至可以设在写字楼里。因为其O2O模式的特点是,在终端渠道拥有“线上+线下”的一体化营销网络,它通过互联网寻找潜在客户,并引导到门店体验下单,形成了“网上选款+到店配镜”的模式。这样,门店根本不需要设在那些核心商业区的旺铺店面里。同时,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与用户大部分的互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店门变成了体验和取镜的地方。

 

LOHO的O2O的模式供应链涵盖了设计、采购、订单处理、配送运输、终端零售多个节点,用扁平化架构取代了传统行业金字塔组织,并过滤了传统经销商逐级分销、层层加价的中间环节。

 

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LOHO深圳总部可以实时掌握全国各地门店的全部信息:从会员登录到咨询成交,再到订单状况。透过对大数据分析,LOHO可以全面掌握用户的消费行为和心理,进而再针对性地开发相关产品,因此产品问市即热销。LOHO打造从研发到销售的“产业闭环”,大大提升了眼镜产业效率。甚至在外地开店,一个人就能搞掂,从深圳总部到所有门店的管理,同样去掉了中间环节,可谓一竿子到底。LOHO尽管只开了100家门店,却覆盖了全国30多个城市。

 

“小米的创始人雷军说小米的利润是省出来的”。黄心仲说,LOHO的利润也是省出来的。

 

一人要买43幅眼镜?她疯了吗?

 

在LOHO,一个90后女生居然购买了43幅眼镜。为什么?因为她看来,眼镜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重要的是具有装饰功能。而这,让整个LOHO团队十分振奋。“人的衣服往往有几十件,但眼镜只有一两副。这是完全不匹配的,至少每人应该四副吧,这就是LOHO的机会所在。”黄心仲说。

 

在黄心仲看来,借助互联网+,眼镜这一传统行业具备深度整合的机会。比如说LOHO作为单一品牌,已经拥有了50多万的粉丝,如同小米一样,解决了电商产品十分头疼的品牌落地问题。在设计上,以国际化视野聘请韩国设计师,体现时尚潮流。任何一款产品无论如何大卖,到期一律下架,产品迭代奇快,堪称眼睛行业的ZARA。为了打通生产链,LOHO直接入股了眼镜工厂,实现了M2C模式。在技术研发上,为了避免鼻托发黄,LOHO甚至干脆生产了一款黄色鼻托产品。凭借资本市场的三轮融资以及全员持股,LOHO已经站在眼镜O2O的快车道上。

 

一份来自国家轻工业眼镜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眼镜零售门店有6万个左右,总销售额670亿元,电商销份额已近10%,且增长迅猛。但是,其潜在问题是,许多眼镜电商的O2O模式主要是线上发挥引流作用,最终还是要把客户引到线下去验光、配镜、试戴,最终完成购买。毕竟,眼镜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对线下的依赖。如果让购买一副眼镜从始至终都通过线上操作完成,那么潜力将是无穷的——借助国际化和互联网+,眼镜行业将迎来一个爆发性增长的全新时代。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 

 

 

 

 

手机期中考:危险的小米 <wbr><wbr><wbr><wbr> <wbr><wbr><wbr><wbr> <wbr><wbr><wbr><wbr>可怕的华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