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今周:吹风的万亿资金没来,但“证爸”“央妈”已经合体!

标签:
决战今周万亿资金没来但“证爸”“央妈”已经合体! |
决战今周:吹风的万亿资金没来,但“证爸”“央妈”已经合体!
胡文
昨晚20:11和21:30,微博“证监会发布”再度发声。其中,中国证监会第17号公告宣布——
中国证监会决定,为充分发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等,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支持。
此外,根据中央汇金网站消息,中央汇金公司已于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作。
除了宣布近期没有新股发行但发行审核不会停止和严禁恶意做空外,这是昨天最为重要的两条救市消息。“文过是非”认为,第二条消息其实为证实前期有关汇金公司入市消息。而第一条消息更为重要:一是从内容来看,似乎是央行发布更为合适,但证监会“越俎代庖”至少说明,证监会和央行已经双剑合璧达成高度一致,以至于谁来发布已经无关宏旨。二是从实质来看,这是让握有真金白银的证金走上前台,央妈作为后台给予强大支撑,这是否具有类平准基金的性质?其给人想象空间巨大。
据澎湃新闻报道,参加7月4日上午证监会召集的券商会议的有关人士称,证监会主席肖钢状态很好,并提到A股市场万亿资金可期。肖钢说了一句话: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证券市场的稳定。不过,截至昨天24时,万亿资金至少暂时没有后续说法。这是否意味着,证金公司实际上将成为事实上的操盘手,至于操盘金额,则如同经济学家马光远所说——相当于央行发了一张没有限额的信用卡。“文过是非”认为,这种安排显示出一种“隔离墙”的策略,为后续措施的出台预留了空间,且保持了底牌的神秘感——至少比21家证券公司直接标出4500点位为好。以此观之,管理层依然保持了冷静和理性。
双休日期间,央媒也没有闲着,继续向股民喊话。经济日报7月4日、5日连续在头版发表署名为叶瓣的评论文章,分别为《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方向不会改变》、《对股市过度焦虑和恐慌没有必要》。两篇文章至少12次提及“稳”字,其总体基调是:信心比什么都重要。
其中,7月5日发表的评论认为,在市场从“快牛”向“慢牛”行情的切换过程中,有一些波动和震荡是必然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应适当、适度、适时地调整心理预期。要放眼长远,不因短期的市场波动过度悲观,否则极易陷入“追涨杀跌”的误区,产生不理智、不理性的投资行为。各种利好释放通常需要一定的过程,效果往往也不会立竿见影,但各方呵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态度是明确的,维护资本市场稳定运行的决心也是坚决的。在这一过程中,投资者恐怕更需要信心和耐心,而不是在焦虑和恐慌中乱了方寸、无所适从。
另外,人民日报所属环球时报连日也对股市发表了多篇评论。此前分别发表了《莫因股市暴跌轻易掉入“阴谋论”》和《不能指望政府成股市 “万能救星”》两篇社论。昨晚,环球时报再度在网上发表社评《支持政府稳定股市 争论或应暂息》。在这篇评论中,“文过是非”认为以下内容十分重要,特用红色字体标出——
在中国股市尚不成熟、问题大爆发的逻辑也并非十分清晰的时候,谁都不应认为自己绝对高明,能一眼看准这场超级复杂博弈的核心机关。政府掌握的信息毕竟最多,稳定市场是其动机的根本指向,这个时候与政府行动做配合,比唱反调是更值得市场及舆论各种力量积极去做的。
稳定市场与“救市”还是有所区别的。“救市”在人们的理解中是要挽回跌下去的股指,但稳定市场的重点是稳定人心,防止新的断崖式暴跌,排除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稳定市场可以为解决股市的固有问题赢得时间,为对它们动手术创造环境。
这两天下的猛药当然不能根治中国股市之病,政府也不会幼稚到认为几个出招就能像点穴一样让股市焕然一新。政府发出的信号是,放任股市当前的情况已经是危险的,市场心理必须有一个止点和拐点,后续的解决才有机会跟上。
这篇社评最后说,中国股市出问题对现实社会的影响会有多深,破坏力有多大,还不是个很有把握的问题。相应的防范力度应当有多大,只能在摸索中尝试。最近两天出台的稳定股市措施对中国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期望它们的效果立竿见影,并产生良好的后续影响。
客观地说,这是在官方媒体中,“文过是非”看到的最为平实的一篇社评——特别是“政府掌握的信息毕竟最多”类似这种表达往往是容易被忽略的。但这种态度是务实的——没有经历的,只能在摸索中尝试。
今天又是怎样一个周一?一切让市场检验吧。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