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写过多少文章,依然写不好这篇高考作文

标签:
无论写过多少文章依然写不好这篇高考作文 |
无论写过多少文章,依然写不好这篇高考作文
胡文
接到这个命题作文通知,想死的心都有。
套用《后会无期》那句经典台词——无论写过了多少文章,依然写不好这篇作文。原因很简单,从小就缺乏这种作文专业训练,而我所会的只是新闻训练而已。如果真的要拿到像样的分数,我知道,一定要去“收获”之类的作文班回炉。我知道,作文老师的办法一定比我多,大数据分析比我管用。否则,你以为培训产业链这些年是白混的?
浏览了全国各地作文命题,不能不说,广东“远和近”的作文命题,依然是很有情怀的一个。但即便是这样,依然极其无感和一头雾水。如果真要说“远”和“近”,我更喜欢顾城的那首《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说白了,你让学生作文,我觉得很近;你让我作文,我觉得真特么远。
如果按照麦克卢汉的观点,所谓“远和近”,无非都是人体的延伸。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又将“远和近”发挥到了极点:眼看天光云影,掌中能测阴晴雨雪;漫步草木林间,亦能一日神游世界。在每个人的眼中和手中,无不是在不同的场景之中不停切换而已——“远和近”永远只是一个相对概念:即便你拍尽尝遍人间美食,但并不妨碍你再去审美《舌尖》;即便你游历天下阅人无数,倒头来搞不掂一段错综关系。一如范冰冰李晨合体的“我们”看似无比之近,无数演绎的“我们”却是相去千里万里。
其实,真正的现实是,无所谓远近,也所谓疏离。最重要的是,是你的感悟和心之所向。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此不可谓之不远。然而,能比脚步走得更远的,是你心之神往。心之所至,天涯也是咫尺;心之所不至,咫尺也是天涯。如此,自然有时无比之近,有时又无比之远。
早就知道,这篇作文注定是写不好的——即便我大大超出了写作时间。但我依然决定,咬牙也要把它写完。事隔N年,才会知道,哪怕是一场作文,也是远到“后会无期”。那么,就抓住这次“近”吧——在高考的各类试题中,恐怕这已是惟一能够写完的试题。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