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这么牛,但你可知:市委书记的忧虑?

标签:
深圳这么牛但你可知市委书记的忧虑? |
胡文
到2020年:深圳GDP达到2.6万亿元,居民人均可配支配收入达到6万元,深圳将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枢纽城市……
深圳市第六次党代会正在进行之中,深圳的诸多关键词再次被频频刷屏。但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市委书记马兴瑞的党代会报告中,专门拿出两页纸共812个字的篇幅历数挑战,提出问题。而其报告全文不过40页。在列举成绩之后,他总结了以下5个方面的主要问题。他说——
过去5年深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的工作还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
一是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突破思想观念的禁锢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难度加大。面对新的改革任务,一些党员干部守成思想严重,为盛名所所累,被赞歌所惑,被利益所困,改革攻坚锐气弱化,缺乏问题导向,还存在“为官不为”的庸政懒政现象。
二是经济发展面临多种因素制约,保持高速增长难度增大。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城市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严重受限,新增建设用地不足,劳动力、土地等传统要素成本越来越高,人口压力增大与高端人才不足并存,经济增长形成多重“紧约束”。
三是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矛盾和历史遗留问题相互交织、日益突出。作为迅速建成的移民型超大城市,教育、医疗、住房、交通等领域发展水平相对之后,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共给不足,原特区内外基础设施和服务管理水平差距依然较大。在发展转型期,激发社会矛盾的因素增多,各类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城市人口结构严重“倒挂”、流动人口众多,“城中村”和违法建筑大量存在,给城市安全和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
四是全社会崇尚法治和依法办事的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建设一流法治城市任重道远。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还不够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依然存在,司法效率不高、公信力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亟待提升。
五是党的建设存在薄弱环节,从严治党仍需常抓不懈。一些党委(党组)管党治党的主业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投入精力不够,没有到管到位上、严到份上;一些基层当组织然若涣散、核心作用不强,党在“两新”组织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不够;少数党员干部立项信念动摇、贪污腐化;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
以上问题和挑战,我们必须敢于面对,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在新起点上寻求新突破。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显然,“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成为马兴瑞的出发点。他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提出了解决办法,这就是媒体上所说的“五破五立”,正好与前面的五大忧虑相对应。他说——
实现勇当“四个全面” 排头兵、努力建成现代化国际创新型城市的新目标、新任务,关键是要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我们一定要牢记“空谈五国、实干兴邦”的要求,进一步破除“老框框、老套路”的重重束缚,树立敢破敢立的开拓精神;破除盛名之下、志得意满的安逸心态,树立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破除“为官不为、当官做老爷”的消极状态,树立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破除“差不多、过得去”的粗放思维,树立精益求精的较真精神;破除“光说不练、做而不实”的漂浮作风,树立一抓到底的实干精神,以优良的作风把深圳的工作做实,把深圳的事情办好。
作为一名深圳人,您怎么看?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