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100000+的回响:深圳变成“全城收费陷阱”了吗?

标签:
一篇100000的回响深圳变成“全城收费陷阱”了吗 |
一篇100000+的回响:深圳变成“全城收费陷阱”了吗?
胡文
从4月17日开始,微信公众号“深圳论坛”一篇题为“全城已被收费陷阱覆盖,既然不留拒绝的机会,请给市民像样的服务!”的文章被疯狂刷屏。关于深圳路边停车收费的诸多问题,再次引发公众关注。
这篇文章的实际上由两篇文章组成,分别署名@风儿轻扬的《质疑“深圳临时停车位”缴费程序、一式两罚变相罚款!》和@郎淡平的《一座城市不能沦为”宜停车”的私产,看看深圳路边收费》。总之,两篇文章的标题都特长。任何一篇文章阅读量突破100000+,一定是许多人遭遇了文中的不爽遭遇——“全城收费陷阱”的说法更是引起了诸多共鸣。归纳起来,该文认为路边停车收费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边停车泊位收费指示不明,车主误认为白色车位可以免费停车,被罚后大呼冤枉,认为道交中心只顾收费而履行告知义务不够。
二、在路边泊位停车而不缴费,将会受到“双重处罚”——一是需要补交停车费,二是需要罚款500元。相反,如果停在泊位之外,反而只需缴纳罚款500元。而文章作者认为,补缴车费和罚款只应该“二选一”。
三、同样是违法停车,如果是道交中心处罚就是罚款500元,而交警处罚只需罚款200元,执法尺度差异如此之大,如何确保公平?
四、一般停车场尚有15分钟甚至30分钟免费时间,路边停车泊位收费标准更高,却只有5分钟免费停车时间,情理何在?
五、平时晚上9点才向车主免费,为什么不能提前到7:30?周末或者节假日为什么不能让车主免费使用?
六、一些比较偏僻的地方,一定都要划上收费泊位吗?如何避免政府与民争利的印象?
套用一句流行语:“时间越久,看待路边停车收费才能越客观”。从深圳宣布实施路边停车收费起,“文过是非”一直十分关注相关问题。早在2014年12月2日和9日,“文过是非”相继就发表了《深圳交委:请将枪口抬高一厘米》和《深圳交委:你的枪口如何抬高?》;今年3月7日,又发表了《路边免费停车,深圳土豪一些又何妨?!》,阐明了相关看法。而上述问题再次集中引发舆情关注,证明路边停车收费的确到了进行阶段性盘点和进一步改善的时候。否则,如我们黄啸同学所说,“对使用者而言,每用一次,不爱这座城市就多一点。”此番感受恐怕并非危言。如此久而久之,深圳收费全城陷阱的说法也会不胫而走,这需要十分警惕。
“文过是非”认为,从长期趋势来看,路边停车收费已经无可逆转。在道路资源日渐稀缺的情况下,收费将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停车收费的智能化同样也是大势所趋。但是,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需要把服务和细节做得更加到位。这就如同尽管越来越多的人用上了滴滴打车,但是我们依然需要兼顾老年人的需要,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出租车市场之外一样。路边停车收费智能化无可厚非,但不厌其烦的讲解和疏导注定不可缺少。从深圳移民城市的特点看,尤其是考虑外地车的情况,这一方面的宣讲或许没有终点。
在与深圳交委有关方面的沟通中,“文过是非”得知,相关部门对这篇文章所反映的问题相当重视。根据市民和车主的建议,一些对路边停车收费的优化改进措施将陆续出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路边免费停车时间从5分钟延长到10分钟。
二、将收费时段区分高峰时段和非高峰时段,非高峰时段有望在现行收费标准的基础上适当降低。
三、将路边停车的夜间免费时间由现行的21时,提前到20时,为更多的车主提供便利。这是对“文过是非”相关建议的具体落实。
四、大幅降低双休日乃至节假日的路边停车收费标准,以体现人性化服务。
深圳交委有关方面透露,路边停车10分钟免费和免费时间提前到20时这些措施已经在会签之中,将会尽快实施。对于文章中所称执法尺度的问题,交委方面将与交警继续协调,确保执法口径一致。而在严管路段,交警执法的力度将会高于目前500元罚款。
总之,十分乐见深圳交委与市民及车主的密切互动。这种有效的互动,最终会让“全城消费陷阱”的这个并不好听的帽子,距离深圳越来越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