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收紧自由行?香港大学欢迎您!

(2015-02-26 00:02:55)
标签:

香港收紧

自由行?

香港大学

欢迎您!

香港收紧自由行?香港大学欢迎您!

 

胡文

 

春节之前,香港发生的多起围堵内地购物客事件,成为春节两地欢乐气氛中的一个阴影。而在2月24日大年初六,香港特首梁振英透露,3月份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将与中央探讨能否收紧内地居民到香港自由行。作为香港特首提出收紧措施,梁振英是第一个。鉴于香港的接待能力,这一表态尽管是对自由行12年的适当调整,但上述背景的存在,仿佛又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让人不免产生一些担忧。

 

同是2月24日这一天,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巧遇了香港大学举办“走向港大——入学资讯日及校园游”。其实,这就是一个包括学院介绍、校园游览的开放日活动。而闻讯而来的,至少超过半数的学生和家长来自内地。在半天的体验和交流中,我在港大感受到的,是另外一个理性和包容的香港。

 

为举办这次活动,港大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他们印制了充满春节喜庆色彩的宣传折页,上面写着“步步高升步步升,年年劲过年年过”。在通往港大的各个港铁入口,港大派驻了相当多的义工,并用普通话进行服务。在各个讲座现场,只有普通话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服务。对于每个内地学生或家长的提问,港大的老师和职员们都作了耐心的倾听和回答。尊重和认真,都写在他们的眼神中。对于内地学生,香港敞开了他们的怀抱。

 

在法律学院的介绍讲座中,一位内地男生询问来自加拿大客座教授的问题:香港采用的英美法系与内地采用的大陆法系差异很大,在港大学法律,回内地后用得上吗?这位教授说,香港回归中国,本身就是香港的一个机遇。这也包括法律。其实,英美法律和大陆法系正在融合,特别在经济方面,都是是共通的,大陆的许多法律正是参照英美法系制定的,自然内地学生有用武之地。一位内地女生则问了这样的问题:学法律的学生,大多很关心政治,比对此您怎么看?教授笑了:关心政治,这是一些学生自己的选择。但对于住在九龙的我来说,我被堵了两个星期不能来上课。

 

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的介绍讲座则具有现身说法的特点。其助理院长说,港大经济和工商管理学院最大的优势就是国际化和市场化。国际化给学生创造了诸多国际交流和进修机会。而港大地处中环区域,本身就给学生创造了大量实习乃至就业的机会,这是内地大学不能比拟的。据称,2013年港大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9.7%,连续八年为香港受教资会资助的综合大学中最高。

 

有趣的是,即便在这次提问中,一位内地家长询问内地与香港文化差异会否对学生融入学校造成困难。助理院长说,其实都是华人,文化依然是共通的。只要有充分的沟通,除了一些生活习惯需要适应外,两地差异不是问题。而一位内地三年级学生则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展示了他在港大的学习成果。

 

在这场开放日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家长的关注度很高。我至少碰到了两个来自深圳的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观摩。一位深圳学生说,香港人口不到深圳一半,却有港大、中大、科大等多所具有国际影响的大学,不能不让由衷佩服,也让深圳学生在家门口多了一种选择。而内地学生之于香港,同样又增添了香港诸多大学的中国成色。深圳学生越来越多地把港大等作为选项之一,这既是多年来深港融合的结果,也是内地与香港关系深化的表现——毕竟,不是所有内地人来香港只为打酱油或者抢奶粉。

 

通过这次活动足以相信,即便在众声喧闹之中,依然有最为理性的声音和行动。而在内地与香港的沟通和融合中,深圳必须作出学习和包容的示范。说到底,在内地与香港的互动关系中,深港良性互动是最大的带动因素。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