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5:为什么说“深圳蓝”会越来越多?

(2014-12-26 08:40:11)
标签:

2015:

为什么说

“深圳蓝”

会越来越多?

2015:为什么说“深圳蓝”会越来越多?

 

胡文

 

北京有“APEC蓝”,深圳有“大运蓝”。

 

在我看来,在2011年之后的后大运时代,“大运蓝”同样呈现出新常态的变化。因此,“大运蓝”不妨叫做“深圳蓝”——这将成为深圳最具城市竞争力的标志之一。每逢“深圳蓝”集中的季节,深圳便成为中国影视剧组最为集中的城市。

 

最近两条新闻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一条是前11个月的深圳国税收入增长17.8%,二是深圳深圳灰霾天数创近十年同期新低。在我看来,这两条不大起眼、并不相关的新闻之间,存在着很大关联——而且只有联系起来,才能读出新闻的新闻味儿来。那么,税收增长和灰霾降低,有几毛钱的关系吗?当然有,而且大了去了。

 

先看来自深圳市国税局网站的消息——

 

2014年1-11月,深圳国税局税收收入规模达到2748.85亿元,增长17.8%,国税直接组织收入1832.6亿元,增长16.8%,出口退税1003.06亿元,增长6.6%。  深圳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负责人分析说,1-11月税收收入主要有三大特点:

 

一是第四季度税收增幅进一步加快。前三季度该局直接组织收入各季累计增幅分别为14.9%、9.6%、20.9%。从月度收入增长来看,增速在进入下半年后明显加快,9月单月增速创出年内新高。进入四季度,税收增速进一步加快,其中10月和11月分别增长23.9%和25.9%,伴随年底企业销售力度的不断加大,四季度税收整体增幅有望达到全年最高。

 

二是产业税收结构不断优化。1-11月,该局二产税收702.28亿元,增长6.5%,三产税收839.06亿元,增长20.7%。二、三产税收比重分别为45.6%、54.4%,三产税收比重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三产税收比重持续提升体现产业税收结构不断优化。分行业看,行业税收格局充分体现当前产业政策发展导向,其中技术附加值高的行业税收呈现快速增长态势。1-11月,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增长12.7%,其中企业所得税增长55%,反映企业在快速增长的同时,技术优势带来的效益增加更为显著。受政策大力扶持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税收增长83.9%。而受国家调控影响,房地产业1-11月税收下降16.2%。

 

三是税收政策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发展。1-11月,该局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的政策措施,取得良好成效。一方面营改增工作稳步推进,有力推进企业转型发展。截至11月底,全市开业状态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减负面达到99.1%,全市纳税人共计减税145.32亿元。另一方面针对深圳企业出口严峻形势,该局制定了多项加快审核扶持企业出口的措施,办理出口退税1003.06亿元,增长6.6%,其中直接向企业办理退税767.81亿元,增长8.6%。

 

企业所得税方面。1-11月,企业所得税546.81亿元,同比增长19.5%。银行业、证券业以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主要增长点。

 

再看“深圳灰霾天数创近十年同期新低”这条消息——

 

《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重点建议继续办理情况的报告》指出,今年1~10月,我市灰霾天数为35天,是近十年来同期灰霾日数最少的一年。

 

我市非常注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累计减排PM2.5 7100吨。2014年1~11月,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 11%。预计今年全年PM2.5的浓度均值约为36微克/立方米,将比2013年下降10%。另外,预计2014年全年灰霾天数低于70天,将创近十年新低。

 

据此两条消息,基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深圳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加快。税收情况表明,深圳第二、第三产业税收比重分别为45.6%、54.4%,第三产业税收比重较上年提高3.1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对于能源、水资源的消耗是较低的,这将直接有利于降低灰霾天数。

 

——深圳灰霾天数创近十年同期新低表明,深圳优化经济结构所带来的减排成效,至少大大超过了对汽车增长所增加的排放。因为众所周知,在过去十年,深圳汽车增长恰恰最为迅猛。

 

——深圳完全摆脱了以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固有模式。在房地产业1-11月税收下降16.2%的情况下,国税税收规模增长17.8%,这一对比具备足够的说服力。另外,工地施工的减少,有利于减少灰霾的产生。

 

——在企业所得税新的增长点之中,除去不可比的证券业税收,高新技术企业、银行业以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主要增长点。这显示,整个城市的产业升级正在迈向价值链的高端。

 

通过“深圳灰霾天数创近十年同期新低”这一消息,其实可以进行一个逆向观察。即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贸之后,深圳迎来一个第二产业发展的一个高峰。而这个高峰也带来的“四个难以为继”,由此,深圳开始了更为坚决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最近5年,这种升级明显加快,而成效更加明显。一个最为重要的表现是,在深圳GDP超过万亿元大关之后,依然以每年1000亿元的规模、10%左右的速度增长——这在全球范围内并不多见。在这种持续增长的同时,深圳灰霾天数持续走低,正是对深圳优化经济结构的最好证明和褒奖。因为,蓝天白云说不了假话。同样是蓝天,“APEC蓝”更多彰显的是政府之手的力量,而“深圳蓝”体现的则是市场之手的神奇。

 

可以预计的是,在未来几年,深圳的产业升级还将加速——如同一辆汽车,因为现在只是刚刚启动而已,但势头已经展现出来。而它的示范效应,还将在未来呈现出叠加效应。此外,就珠三角整体范围而言,同样面临产业升级的要求,这对“深圳蓝”都是最大的利好。

 

2015的“深圳蓝”,我们能否一同作个见证?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

 

2015:为什么说“深圳蓝”会越来越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