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她”世界

(2014-08-09 19:06:07)
标签:

财经

女性

杂谈

我有一个非常沮丧的观点:未来世界,不属于我们,也不属于你们,而是属于她们的。

这里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不妨看看刘语熙现象。

 

刘语熙微博何以暴红?

 

掩面而泣的刘语熙有没有感动中国球迷不知道。但一定打动了意大利球迷。这比黄健翔当年歇斯底里式力撑意大利更具感染力和穿透力。一家意大利媒体以《这位中国女孩在意大利出局以后》为题报道了刘语熙落泪新闻,讲述了"乌贼刘"的诞生过程。在该报道链接之中,众多球迷表达了对刘语熙的同情或者赞美,更有球迷表示要送她一件尤文图斯队球衣。意大利《晚邮报》、美国《体育画报》同时关注并报道了刘语熙。由此看到,所谓公民外交,真情流露的个性连接正是最好方式,刘语熙足可当一回中意友好大使。

刘语熙现象很值得分析。在央视当晚直播中,张路等三位男嘉宾以专业和理性分析见长。但是,在传播效果上,所有条分缕析都不敌在舒婷所说的“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意大利队就是刘语熙当晚的爱人。这是一起带有标志性意义的现象级事件:一是亮明观点,绝不骑墙。刘语熙穿谁并不重要,关键是她大胆穿了。一半的可能性,押中押不中都能形成话题。二是爱谁就谁,情绪表达。当年沈冰只是泪光盈盈,已为大众关注。刘语熙在沈冰泪光里又跨出了一步:这既是主持人个性特征的一次升级,又是大众心理预期的一次共振,如同球场上的抢点,刘语熙适时抢到并引爆了这一泪点。

刘语熙由此爆红,成为世界杯期间最受关注的明星。据微博统计,#乌贼刘#话题阅读量2.7亿次,小组赛期间,刘语熙微博粉丝增长超过70万,其微博日均转发评论量达4万余次,与此前的1500次相比出现大幅增长。这便是感性的力量。

微博一项调查表明,世界杯期间,80、90后和女性用户贡献了半数以上的原创内容。80后、90后用户原创内容占比超半数,凸显微博用户年轻化趋势,女性用户原创内容超越男性,这是自微博诞生以来一个根本变化。年轻的她们,正在获取和主导这个世界的话语权。

 

女生生猛,侵占男生领地

 

如果说刘语熙只是感性世界的代表,那么在理性世界女生的崛起,真的只能让男生们无语了。

6月25日,广东高考放榜。深圳文理科状元分别被深圳外国语学校许思佳和宝安中学侯斯琪摘得。两人都是女生。而在2013年和2012年,文理科状元,还是男女各平分天下。连续两年文科状元均为女生,而理科状元都是男生,2013年理科状元还是两名男生。

与此相同的是今年的广东高考状元。来自广东梅县东山中学的刘德斐,以687分的高分摘得文科状元桂冠,这并不让人奇怪。但广东理科状元是考了711分、来自普宁华美实验学校的洪冬玲。两名女状元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数学学霸。

女生生猛,这种现象并非偶然。2000年以来,这一趋势十分明显。

6月中旬,中国校友会网发布《2014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该报告称,高考状元“阴盛阳衰”态势加剧难以遏制,男状元占比创近5年新低。

该项报告显示,2000-2013年中国各地区高考状元中,女性状元占51.38%、男性状元占48.62%。整体而言,2000-2013年,我国各地区高考女状元人数略多于男状元,高考状元性别分布呈现“阴盛阳衰”态势。研究团队指出,在2013年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中,男状元比例与往年相比下跌较大,跌至45.12%,创5年来历史新低,“阴盛阳衰”态势进一步增强、女状元比例上涨至54.88%,处于相对优势地位。预计未来在高考形式、科目和内容无重大变革的情况下,高考状元“阴盛阳衰”的局面还将继续维持。

在2000-2013年中国各地高考状元中,在男女性别比例方面,男状元总体低于女状元,其中仅在2000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10年、2011年男状元比例略高于女状元,其它年份则是巾帼略胜须眉,2007年,男状元占比37.21%创下历史最低记录。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高考形式、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有利于女生,比如说规范化命题。此外,女性在语言应用、细心程度和记忆准确性等方面相比男生而言更具有优势,目前高考中的语文、英语属于语言类考试,考题内容侧重于细心和记忆准确性,这些更利于女生发挥。有人预测,如果英语退出高考,男生有望重新占据主动。但女生频频侵入男生固有领地,拿走理科状元的趋势,使得这一预期很不乐观。而女生在高考方面的优势,注定将转化成为未来的职场优势。

 

互联网性别:非“女”莫属

 

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如若有性别,一定非“女”莫属。无论是自拍族,还是剁手族和动漫控——她们都是互联网的原著民。由于技术赋权,女人在体力方面的劣势已被抚平。在智力方面,她们已经丝毫不处于下风。专注和坚韧则是女性崛起的翅膀。

看看微信就知道,乐自拍晒幸福善分享的,多属女性。这种生活方式,生成了一个个鲜活连接,在网络世界里将女性价值凸显和叠加。有人因此断言,在互联网世界,女性势必是核心的商业驱动力量,她们对细节的追求和体验,才是符合最主流、最基本人群的需求。相形之下,这是一个让男人认怂的时代:爷们做不到啊!

互联网专家姜奇平为此提出一个概念: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女性在网上更喜欢社交、购物,但这些只是表面现象。在互联网时代,女性可能更适合体验经济。因为相较男性更擅长理性思维,女性更加感性,更长于体验。当男性也加入体验经济时,人类的思想特质,就从理性化转向了感性化。他认为,女性对互联网的实质性影响在于,通过推动互联网的女性主义特征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整个世界。

依个人观察,女性在结婚生子、相夫教子等真刀真枪现实生活中的独特体验,使得她们在家庭乃至网络社群中拥有了充分甚至无可辩驳的话语权——不信的话,你生个娃娃试试?连同她们对于自身的要求,充满了女性视角和感性思维。比如这个段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扮得了萝莉,当得了御姐,杀得了木马,翻得了围墙,解得了数学,写得了作文,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

其实这并非戏言,除了头两条是传统要求外,女性在情商、智商等方面对于自身的要求,已经全面升级。与摘取理科状元一样,甚至全面接管了男性角色。在这样一种情境之中,还有多少男人的事?——老公已经变成面目模糊、边缘化的局外人。

女性的诸多优势和莫大可能性在于,在家庭内部,因为体验和情感的丰富,一举将女人拉回到家庭的核心位置;在家庭之外,由于乐于分享和善于连接,使得她们在社群和网络世界里拥有创新和创业的无限可能。女人如此进退自如、游刃有余的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形成,在人类历史上还未曾有过。

微信的推广语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在个人和个性崛起的时代,如何拥有最好的声音,展示最好的自己,讲述最好的故事,是树立个人品牌的关键。在这个时代,她们无疑占得了先机。

对此,男人们准备好了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