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读书心得
(2012-02-04 14:02:25)
标签:
读书笔记教育杂谈 |
分类: 读书笔记类 |
一、读书收获:
1、什么才是真正意义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一种研究方法,工作流程,一种团队合作。课堂观察由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由观察者实施观察、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研究特长,参加相应的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和实际的课堂观察,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坚韧性,才能使教师们在课堂观察中有所得、有所悟,才能更好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量表。
2、课堂观察的方法有有哪些。课堂观察的方法。从大的范围来讲,可分为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定量和定性的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而且它们之间正好优势互补。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的综合运用有利于收集到既深入又广泛、既细致又整体的资料。定量研究将价值与事实,对象与方法截然二分,以数量来解释和预测复杂的教育现象,并试图根据此构建规范的理论体系;而定性研究所强调的是价值与事实,对象与方法的不可分,认为研究是为了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意义。教育研究不仅要以客观“量”中来发现事实,更需要以“质”的方法来诠释这些事实背后的意义。
3、什么样的团队才能完美的完成课堂观察这一系统工作。读完此书,让我知道了课堂观察是一个多人团结合作才能有所建树的校本教研活动,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做好这件事。它需要学校的总体的规划,需要教研组的集体操作,需要每名教师的紧密合作,需要一定的观察程序,以及观察的四个维度。总之,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并且需要每个成员坚持不懈的努力与合作,才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4、如何更有效地观察课堂。首先,在观察前,要作好观察的准备工作。要熟练掌握观察量表和观察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观察的方式。注意观察的方式、角度、以及教师的分工,这样才能使得观察更加细致,更加专业。其次,在观察中,要作好观察的记录。记录应该尽可能详尽、真实。最后,在观察后,要及时作好观察的总结工作。即在课后,教师们要把记录进行整理,并从自己观察的角度进行简要分析。积极进行组织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方法与策略,才能进一步向实践转化。
1.坚持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与实战经验。作为老师,自身具备的知识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即退,在现代发达的社会,学生的知识来源广,老师如果固守陈规,照本施教,很快便被时代的步伐淘汰了。因此,教师每天除了教书育人外,也要坚持每天学习,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及时总结反思,提高教学质量。这本书提到的教学实例反映出的问题其实就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们经常遇见过的问题,而通过作者细心的收集整理,总结反思,把总结成果向一线教师推广,达到反思效果,从而推动教学的深思,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思之则活, 思活则深, 思深则透,思透则新, 思新则进,教师教学,这样通过不断地总结课堂内容,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推动了教学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