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孩子的教育,很多家长都觉得教育是学校的事情,这种看法是狭隘的,真正的教育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今天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第99条建议《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苏翁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文章开篇就明确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说的多好啊,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支持,学校教育应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保持一致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怎样才能做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呢?我认为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事情:
第一:让家长理解和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古人说的好“母不母,则子不子”,这充分说明:父母才是孩子的最先教育者,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孩子们就在无形中向父母学习,不管是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所以做家长的应该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提高自己的多方面素养,当好孩子的第一老师。具有良好素质的父母本身的素质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家庭教育的需要。只有让家长充分了解到这些,家长们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二:现在家长应该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
现在好多父母为了让孩子劳动,多用物质激励的办法,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是害了孩子:孩子在获取报酬的同时没有感受到家的概念,没有体会到为家庭做点贡献是应该的,不会主动的去关心家人,关心家庭,他劳动的目的只有一个---获取酬金。所以,我们除了对学生进行智育、德育、美育和体育外,家长们还重视劳动教育:如果你们想让子女成长为关心体贴别人的人,让他们把父母当成世界上最亲爱的人,那就必须使他们把全部生活建立在劳动的基础上,而且最主要的是,要用高尚的思想和动机去激励这种劳动。并且让他们学会用劳动为家庭创造物质财富,限制与家庭收入和社会生产的劳动贡献“不相称的“要求。
第三:家长学校多沟通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很多,可以家访,可以电话,也可以利用家长会时间交流一些普遍问题,只要用心的交流孩子的情况,每个家长都会接受的。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只有学校与家长沟通好了,家长可以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家长的配合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教师的工作成效也才会得到彰显。
总之,要使学校的教育和家庭的教育保持一致,除了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动态外,还应和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教育工作就不再那么艰难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