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恐慌性购买与房价暴涨

(2006-10-27 09:59:00)
标签:

杂谈

上海北京等城市的房价上涨,议论很多,笔者仍然坚持认为有一定基本面支持。这段时间的房价,根本上来说是“价值重新发现”的过程,从长周期来看也跟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没有太大的脱节。

但房地产价格涨成每年两位数、动辄20-30%的涨幅,显然是疯狂的。这其中不排除有炒作和投机的因素,但更多还是来自消费者的因素。现代经济学的基本特征是认识到,居民不再是被动接受市场信号的盲从者,更是主观能动的、会分析会判断、始终在行动着的个体,会把接受到市场信号处理后做推演和预测。房价一旦连续暴涨,心理预期就会如滚雪球般巩固和放大。又因为房价牵涉到切身利益,这个利益又是如此之大,很难有几个消费者能保持冷静的思考。这时,恐慌性购买冲动的心理弥漫就会弥漫整个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居民对房子价值的判断已经失去最基本的理智,大量的购房者完全不从自己本身的需要和能力出发,某段时间内对房子简直就是哄抢,80年代抢购风再现。非理性的消费行为,最终让消费者为此买单,也严重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

一个健康和可持续的房地产市场,最终还是要求房价与收入匹配,房价的涨幅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要保持平稳。要做到这一点,核心在于必须打消消费者的过度涨价预期,抑制恐慌性购买,严防房地产价格的雪崩。提倡大多数居民从自身需要和经济能力出发、适度消费的房地产购买观念,严厉打击炒房风。

那么打消居民的房价涨价心理预期,能通过加大政策剂量,让房价不能不再涨甚至开始下跌的办法么?这样不更能彻底消除涨价的心理预期么。但事实上,一方面让房价下跌,要下的剂量要非常大才行,会殃及到经济的很多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国家/地区的经验证明,房价一旦出现下跌,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所谓买涨不买跌,反方向的心理预期表现出来,恐慌性的购买,反逆就是恐慌性的抛售和不购买。

中央对此的认识还是清楚的,一直表示要“稳定”房价。稳定房价的涨幅,使其控制在人均收入增长大致相同的区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