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姐美国招亲能否如愿以偿

标签:
娱乐 |
凤姐
其实,凤姐在国内是以“择偶”出名,其外表的不尽人意却没有降低其择偶的条件。正因为如此凤姐出名了,也成了“丑陋”的典型。但是,凤姐就像臭豆腐闻着臭却吃着香,一些媒体也把凤姐请去当嘉宾做节目,看中的就是凤姐的性格以及她的狂妄自大,借此来吸引人们的眼球提高收视。
凤姐
尽管,凤姐的低俗招来无数人的骂声,可凤姐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本身的丑陋却成了其赚钱的资本。一些网友说道,别看凤姐丑陋,可谁也赶不上凤姐聪明,她是在放大自己的丑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说,凤姐以自身的“丑陋低俗”为资本,来炒作并获取精神与物质上的满足。
凤姐
事实上,当今像凤姐这样拿“丑陋”当资本或是优势追逐所谓理想的大有人在。这样的事可以举出一大箩筐。甚至,某些媒体某些节目也在助推这样的事情。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社会的悲哀。与之相类似的事情就是,当今的某些媒体也在做着“放大丑陋”的事情。比如,著名音乐人高晓松醉驾出狱的风光无限,也说明“人就得出点事情”才更厉害。
凤姐
当凤姐在美国登上《时代》,在凤姐或者某些让人看来,是其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凤姐“放大丑陋,追逐理想”可谓发挥到了极致。凤姐在美国继续上演“择偶”,反被美国人喜闻乐见,可见凤姐的价值观是得到美国“认可”的。
凤姐
与凤姐“放大丑陋,追逐理想”取得“成功”不同的是,我们这个社会有无数恪守“平凡的良心”靠自己辛勤劳动实现人生价值的人。正是他们撑起了中国的脊梁。像郭明义就是一个榜样,他们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也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他们的事迹更应该发扬光大。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应有的道德取向价值观取向在某种程度上却被形形色色的“放大丑陋”所淹没,靠炒作靠低俗成名或者获取金钱的人却不少出现。相比之下,像郭明义样的好人却是很累,这是令人深思的。究其原因,主要是道德正义宣传的少了,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少了。同时,道德以及价值观缺失,也成为如凤姐一般“放大丑陋”有了市场。
“放大丑陋,追逐理想”不能仅仅是一种炒作,也是一种社会的悲哀。它所折射出的东西,更让我们清醒地看到提倡社会的道德与正义,以及搞好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征婚单”中凤姐的择偶标准:
1、年龄25-31岁,未婚并且无子
2、身高5.74-6.11英尺
3、必须毕业于知名高校
4、必须有硕士或者以上学历
5、最好有房有车
6、不能是亚洲人
“征婚单”中凤姐的个人简历:
1、来自重庆贫苦家庭
2、身高4.82英尺,常穿高跟鞋看上去5.08英尺
3、大专学历
4、读书很多,擅长写诗歌散文
5、严格遵守计划生育,只想要两个孩子
6、2010年成为中国最红明星,30万中国男人想娶我,无一人适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