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政山东丨山东省教育厅厅长:推进高校改革,将“五唯论”扔到“太平洋”

(2021-01-01 09:22:30)
标签:

教育

分类: 社会杂谈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满倩倩 济南报道  2月31日,《问政山东》播出2020年最后一期节目,围绕“科教改革攻坚行动”进行专项问政。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接受现场问政。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0/12/31/923a818-2ad6760e.png

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视频截图)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0/12/31/923ac2168a0eef9.jpg

齐鲁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郑众(视频截图)

  山东高校大而不强问题突出,“五唯论”现象普遍

  围绕山东高校教育问题,记者调查发现,许多学校认为当前山东省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贡献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力偏弱,大而不强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高校职称评价体系中,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论”仍有市场。

  从高校自身发展角度,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认为,高校服务山东发展的空间非常大,但是高校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足、敏感度不高,导致他们的参与度不高、服务贡献力不强。齐鲁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郑众则表示,尤其在芯片、发动机、工程软件等专业方面,高校贡献度的确不高。

  从高校驻地政府角度,青岛大学党委书记胡金焱认为,高校驻地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协同合作也不够,需要各地政府要有战略眼光,要有政治家的胸怀。

  记者了解到,201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新时代山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高校完善内部考核奖励制度,改革教师评价体系,大力破除‘五唯’”。但是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少高校认为,由于各高校多年已经习惯了拿论文数量、课题数量、经费数量来评价科研成果,实施新的评价体系还需要一个过程。

https://appimg.dzwww.com/share/2020/12/31/923b020-11b614d9.jpg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视频截图)

  推进高校改革,将“五唯论”统统扔到“太平洋”

  如何推动山东高校解决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

  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邓云锋现场承认,目前山东高校数量、在校大学生数量都排在全国前三位,但是的确在高校质量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方面、在经济社会贡献方面都存在差距,山东高校要想实现从大到强,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我们应该从主观上找原因,”邓云锋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思想解放不够,观念变革不深,依然在延续过去的路径依赖和过去的发展模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思想观念的更新,新时代发展需要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第二,要加强政府引导,一方面要破‘五唯’,另一方面要简政放权,给学校松绑,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在人才选拔、聘用,成果转换,机构合作等方面充分松绑。第三,高校本身也存在着内部行政事务多、等级森严等问题。”

  “以前按照论文数量来评价人才、以‘帽子’高低来评价人才的标准,这些都要统统扔到‘太平洋’去。”邓云锋表示,下一步,高校的发展要跟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密切互动,推动山东高校强化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同时,高校内部也要简政放权,实施“放管服”改革,让高校发展更加民主、高校管理更加扁平化,充分激发山东高校的发展活力,调动高校推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

责编:李云霞
审核:辛 然
     来源:大众报业·海报新闻2020.12.31)

       编后记: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五唯论”,不仅在高校在中小学以及各行各业的职称评审中都是重要指标,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晋级的可能,甚至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须知职评委们在职称评审时就是评“论文、帽子、职称、学历、奖项”,他们怎么知道申报者在单位具体干了什么,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如何,在群众中的口碑怎么样,所以说职称改革就一定要“简政放权,给学校松绑,让学校有更多的自主权”,也就是让用人单位有话语权,所在单位群众有知情权和监督权,改变评聘脱节的现象,注重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实绩,让那些真正干工作的人、有贡献的人、长期在一线的人、长期在基层的人能够评上应该有的职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