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报告会】从60m到6168m的那些人,那些事

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2年活动 |
对于山的热爱,是登山者伫立在山巅的原因。
你可以不理解,但是要尊重。
“这就是登山者为之献身的自由。”
关于登山,大家都有自己的思考与感受:
(一)
第一次感受到雪山的震撼是10年走在卡鲁雄的草坡上因高反被迫下撤时。我望着那巨大纯洁的冰川,毫无预兆地坠入一场浓烈的爱恋里。稀薄的空气供不起肺的运转,雪地里的阳光似乎可以刺瞎双眼,我呼吸困难头晕目眩,但强大山体的视觉冲击又让我血脉蓬勃心潮汹涌,意志和灵魂似乎已经亲吻了冰雪。眼泪夺眶而出,我对陪伴我的队长丹丹说:“以后还要登山”。
登山这个梦想根植在了心里,雨露一来,立马破土生长。
再一次登山,满怀希望地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包却发现顶峰还遥遥无期,坚持和放弃就在一念之间,唯有忍耐才能向前。可无论精神和肉体怎么受折磨,我都没怀疑过登山的初衷。登山不累,那登山干嘛?
过去人们把登山看成是征服大自然,实际上大自然并没有被征服,它始终按照自身的节奏亘古不变地运转着,被征服的是登山者自己,变化了的是我们对大自然和对自己的认识。
(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谁也无法证明自己的才是正确的,我们只能选择相信自己的选择,就像信仰。青春就是一场信仰,每个年青人用这段珍贵的岁月为信仰献祭。
雪山神圣庄严的矗立,吸引着无数心怀憧憬的年青人。但憧憬归憧憬,真正能走到雪山脚下的却没几个。很幸运的是,我成为了这些到达的人中的一个,而且更幸运的是,我走到了雪山之顶。追随信仰而走,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山鹰愈飞愈高,会成为所有山鹰人心中永不磨灭的信仰。
(三)
史上最漂亮的本营、做饭各种暗黑料理中的惊喜、三征夺命大草坡、在C1彻夜未眠、冲顶时的坐看云海、数次掉裂缝、两次危险的夜间行军……在河边洗碗时看到那青山绿水真想就追随了赤脚大仙,在这里度过一生,不过看着手臂上同时停留的3只蚊子以及头顶上盘旋的旋涡状的蚊群便也断了此念想。
有过失望、有过震撼、有过绝望、有过坚持,但怀着一颗追求挑战与刺激的心来到这里收获最多的却是内心的平静。
(四)
还记得那波澜不惊的新路海,穿石而出的瀑布,莽莽的绳状构造的冰川,冰川上明的暗的裂缝,大大的冰壁,长长的雪坡。我们去了,那山让我们感到了震撼与敬畏;我们走了,就留下了那绵延而又坚定地脚印。
其实,我们登顶,怕是必然吧。正如奶爸曾说,路是有限的,步子是无限的,用无限的步子去走有限的路,搞定是必然的。我想,只要你愿意去走,有理想的人是一定能够登顶的。
(五)
能够拥有一群以生命相托的朋友,仅这一条理由就足以召唤我这个感性的人义无反顾地去登山。
当克服了种种困难,和队友们坐在顶峰唱歌的时候,觉得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值得的,就在这一刻。
雀儿,藏语名“错拉”——雄鹰飞不过的山峰。
顶峰海拔6168米,突兀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的北部,座落在四川境内雀儿山南段,地形丰富,是一座难度较大的技术型山峰。
2012年4月23日,北京大学山鹰社际华登山队成立,将目标锁定在这座山峰。此后一行16人开始了各项准备。7月5日,登山队正式出发前往雀儿,经过14天的攀登,终于2012年7月25日全员登顶。
2012年10月31日(周三)晚7:00,北大英杰交流中心新闻发布厅
“川西鹰迹”2012北大山鹰社际华登山队雀儿山登山报告会
——雀儿山登山的详细情况,攀登路线的总结,登山队视频和登山报告书首次公布
让我们为你展现美丽的雀儿与奇妙的攀登。川西鹰迹,期待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