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就在那里
---------6674m,登山远不止是追求高度 By 编辑部 王璐
夏炜烨,一名来自光华管理学院09级市场营销专业的本科生,一个来自湖南益阳的女孩。于2010年7月作为北京大学山鹰社的登山队员远赴西藏浪卡子县,与16名山鹰社登山队员成功登上了海拔6674米的卡鲁雄峰。
和她约好了采访的时间和地点,她提前就到了。这也是第一次见到她,我不敢相信我眼前见到的这个瘦弱的大眼睛女孩就是我要采访那个登上海拔6674米卡鲁雄峰的队员。带着几分敬意和好奇,我们开始交谈起来了。
2010年,对于才刚刚大一的夏炜烨来说,在山鹰社里面,她还算是资历较浅的队员。第一次户外登山就选择了6674米海拔的卡鲁雄峰,她丝毫没有胆怯。当我问及为什么当初没有害怕和怀疑时。她调皮的回答:“因为我相信山鹰社啊也因为我喜欢登山啊,。”眼神里还充满了肯定和自信,嘴角边还露出一丝丝的微笑,仿佛还在回忆当初冲顶时的乐趣。
就是带着最初的这种执着和信任,这个看上去很柔弱的女孩在祖国的最西边经历了半个月的巅峰体验。在经历了高原反应、酷暑严寒、暴风雪之后,回忆起当时登山的一幕幕,她总是微笑着,提到有些场景,还不禁笑了起来,仿佛有说不完的感受。
“我们当时就在公路旁边搭起了大本营,不少路过的人看到我们‘北大山鹰社’的旗子,都跑过来向我们慰问。”大本营就像是登山队员的家一样,在里面,队员们自己做饭烧水。说到这里,她又笑了起来:“我们的水源就直接来自那边的雪了,没想到雪化成水之后,煮沸了还很好喝。”
登山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体力的消耗容不得登山队员有过多的心思,山上的生活当然也没法和平地上比,说到这里,夏炜烨又开始拉开了话匣子:“登山的时候睡眠质量特别高,我们当时那个帐篷里睡了四个人,每天晚上只要身体一躺进睡袋,几秒钟就真的能睡着,实在是太累了,睡的很香啊。”
这次登山历时两周,在山鹰的登山历史上算是耗时较短的登山。这完全得益于登山的技术和当时的天气。“由于我们不是专业的登山队,所以当时我们一直在适应高度,爬到一定位置就下山,一点点重复着往上爬,觉得也是为了安全起见吧。”她接着说:“之前已经有人已经绑好绳子,我们只要扶着绳子一步步往上爬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当时身上的负重还没有训练时那么重,所以也不算很累吧。”
冲顶对于每一个登山队员来说都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夏炜烨回忆起当时冲顶场景,还按捺不住当时的喜悦。“冲顶的前一天,天气很不好,下起了暴雪啊,我们以为只能过几天才能冲顶了,结果没想到第二天雪就慢慢小了很多,结果第二天就顺利冲顶了。真的好幸运啊,老天还是很眷顾我们的。”对于登上顶峰的那一刻,夏炜烨是这样描述的:“我知道我们终于登顶了,因为我发现身边的山都比我脚下的山要矮,哈哈!”我凝视着身边这个女孩,被她此时此刻所散发出来的一种骄傲所感染,那是一种实践者的无畏精神。
回顾一路走来的不易,夏炜烨现在回想起来,总是说不尽,当我问及她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的时候,她说:“每一个队员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故事。对于我来说,现在印象很深的就是我的高原反应很厉害,头痛,呼吸也很困难。当时爬到一半就下山打针了。之后才慢慢缓过来的。”
两年前,在西藏的大半个月,这批队员经历了生死的信任,自然的考验,生命的巅峰体验。夏炜烨现在回想起从雪域高原回北京的那一刻的心情,她是这样描述的:“我觉得我回到人间了。”就像她在山鹰社录制的一段视频里说的那样,这次登山才让她刚刚开始对登山有兴趣和欲望,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但她永远都不会停止。对于登山,她有自己的理解:“登山追求的并不是高度。一座山360度,不同的路线看到的不同的风景,用的是不同的技术,登山的乐趣就在那里,看你怎么选择了。”对于山鹰社这个组织,她满怀感激,“我们登山队之间建立的是生死的信任,希望每一个登山爱好者都能在这里挑战自己,也希望山鹰社越来越好。”
2012年,她报名参加了暑假即将开始的赴四川甘孜的登山活动。在山鹰社的团队中,她就像远方的一只山鹰,永远没有停止飞翔的翅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