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印章的收藏与辨伪(一)】

(2010-03-26 14:04:29)
标签:

杂谈

古印章的收藏与辨伪(一)

 

古代印章的收藏包括战国秦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两大重点板块。印章作为艺术品收藏发萌于唐宋之时,史书记载唐初大书法家虞世南书写《孔子庙堂碑》后,太宗赐其东晋王羲之黄金印堪为早期藏印之例。明清伴随印章艺术的全面复兴,古印收藏蔚然成风,藏印逾百至千者不可胜数。印章收藏成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收藏门类。
  明代古玺印收藏有顾从德、郭宗昌、杨元祥、范大澈四大重镇。其中顾氏集印1700余方,编成《集古印谱》,直接滋养了当时印坛何震等篆刻大家。而范氏收藏古玺印达2600余方,冠绝一时。明末张灏是第一个致力流派印章收藏的收藏家。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收藏的文彭、何震、苏宣、李流芳等人的印章已达450万。

  清代藏印之风鼎盛。其中收藏古玺印以查礼、吴云、吴式芬、陈介祺、郭裕之、陈宝琛等最为著名,而陈介祺(18131884)一人即藏古玺印6000余方。加上他借自李璋煜、吴云、吴式芬、吴大澄、李佐贤、鲍康诸家之印,钤成《十钟山房印举》,共191册,总数达10284方,是最富盛名的集古印谱。流派印章的藏家有康熙时的周亮工、乾隆时的汪启淑以及嘉庆以来的顾湘、丁丙、魏稼孙等。

  正因为明清以降古印章收藏风气极盛,伪造古印相伴而生,伪印曾蒙蔽过所有醉心藏印的藏家。即使在当今许多著名的博物馆收藏中,我们也时常看到伪印的影子。古印章的辨伪,主要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印面形状

  历代官印是藏家追逐的目标,因其一般个头大于私印而数量又远少于私印故也。所以官印又自然成为作伪的重灾区。

  历代官印皆以正方形为正宗,然而特定时期和地域也有一些其他形状的官印,掌握这些特征,如印文为某时某地职官印,而印面形状却不符,伪印的可能性更很大了,这在战国古玺鉴定中尤为重要。如战国齐官印往往在印面上端或上下两端有方形突楞,黄宾虹藏有一方历王之钅尔”(1),见《滨虹草堂藏古玺印》,上有一突,摹仿齐玺,但印面有一周框线,一望而知赝作。

http://s2/bmiddle/6590b5f4h82ae6ef4ad41&690

1 历王之钅尔() 黄宾虹旧藏

  二、印章尺寸

  战国古玺,异彩纷呈。印之大小,并无定制。入秦以后,随着度量衡的统一,方形官印边长多变化于23厘米(当时1)左右。北朝官印略同。隋唐以后,官印边长多超过4厘米。准确掌握历代古印尺寸的变化,对印章辨伪很有用处。

  如司宫长史(2),上世纪70年代山东省文物总店收藏,边长16厘米。《山东新出土古玺印》中,被定为汉代官印。汉代官印边长皆在23厘米左右,此印远小于于此,仅此一点,便可定为伪印。至如字右竖左弯(汉官印绝大多数为直笔如东汉末至西晋军司马印3)和毫无汉印浑厚神韵已不用再辨。

http://s14/bmiddle/6590b5f4h82ae72fae68d&690

2 司宫长史( 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文物总店收藏

 

http://s16/bmiddle/6590b5f4h7377ffeeacbf&690

3东汉末至西晋军司马印(真)

  三、印章朱白

  战国官印或朱或白。至秦至南北朝,方形官印几乎皆为白文。隋唐以后,官印基本为朱文。如遇不合此规律者,务必警惕。

  如清代吴大澄《十六金符斋印存》著录有一方虎步叟搏司马”(4)。叟族为古代少数民族,活动于两汉魏晋之际。按当时印制,且不说此印尺寸形状俱不相符,仅误为朱文一项,便可定为赝作。

http://s14/bmiddle/6590b5f4h82b00db8c03d&690
4 虎步叟搏司马() 清代吴大澄旧藏

  四、印面分割

  印面分割主要指印面上界格和边栏的运用。

  界格。措施于印面,用以分隔印文的界线。主要有田格、横日格、日格(习称半通印)。〓(田字中间加一竖)格(用于6字印)几种。战国之时齐楚等国就使用田格或横日格划分方形印面。至秦代,绝大多数官印都施田格或日格,此风延及西汉初年,以后遂成绝响。东汉之时,又出现了少数(田字中间加一竖)格道家印和殉葬专用印。

  如林树臣《玺印集林》著录有 阳平君印”(5)。从风格上看接近秦印风格,秦代封君也较常见,或以封地为号,以华阴、泾阳;或为特立之号,如刚成、武信。此印拟秦印而又失之草率简陋,加之秦这类印必施田格,如秦昌武君印”(6)。此印只施边栏,不合时制,当为伪印。

 

http://s7/bmiddle/6590b5f4h82b041a02336&690

5 阳平君印(伪)   林树臣《玺印集林》著录

 

http://s4/bmiddle/6590b5f4h82b04b41ed53&690

6昌武君印”()

  边栏。指刻铸于阴文印面印文之外的方形界框。在官印系统中,战国习见,秦和西汉无之。东汉和魏晋十六国个别官印有边栏。如秦、西汉或南北朝风格的官印中见到栏边,要格外留神。就私印而言,从战国至北朝,只在战国至西汉早中期部分私印见到,其他时代风格的私印如边栏,伪作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五、印章自名

  不同时代的印章有不同的印章称谓,同一时代官级不同,官印的称谓也可能不一样。如伏波将军(图7),上世纪70年代济南市文物店收购,《山东新出土古玺印》著录,时代定为汉。边长1.3厘米。此印甚小,乃极拙劣之伪作。也许是因为东汉名将马援曾任伏波将军之故,伪造伏波将军官印者颇多。台北故宫博物院亦旧藏有一伏波将军印伪品。检两汉官印制度,二千石以上高官皆称印章之印章,以连同原官名凑足5字。二印不合此制,知为伪品。

http://s14/bmiddle/6590b5f4h7378083abc4d&690

伏波将军(伪) 20世纪70年代济南市文物店收购

  六、印文内容

  所谓印文内容,主要指古代官印中所含的特殊的官名、地名,特别是那些仅见于某一特定时期的官名、地名。如一方印章上出现了这种官名和地名,但印章制度与风格又不见于此时,使可定为伪印。如1870年何昆玉辑《吉金斋古铜印谱》中绣衣执法一印(8)。此官系王莽时期独有,《汉书·王莽传》记载:莽改御史为执法,又置中郎将绣衣执法五十五人,分填缘边。但新莽官印圆劲而又无四字者,此印生硬板滞,必为伪印。

http://s16/bmiddle/6590b5f4h82b059a8d2af&690

绣衣执法()   何昆玉《吉金斋古铜印谱》著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