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将福州地铁青口线延伸到福清
(2020-10-26 08:43:17)坚持交通先行,力促地铁建设,
加快福清与福州同城化步伐
近期,网上发布的关于福莆城际轻轨F2线(莆田到长乐机场轻轨线路)的征求方案,因其中有一大段线路需途经福清,而在福清官方和民间引发了一番讨论热潮,特别是对同样斥资百亿,福清到底要上轻轨还是修地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此,市社科联组织社科界部分学者,尽可能广泛地收集各家之言,查询相关资料,进行比较思考。现就坚持交通先行、力促地铁建设,加快福清与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同城化步伐这个课题,谈谈一些粗浅看法,谨供市委、市政府决策时参考。
一、对接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愿景,要求福清超前谋划,主动融入
郑州师范学院国家中心城市研究院是国内第一个研究国家中心城市发展问题的智库机构。2018年9月25日,该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主办的《国家中心城市蓝皮书: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报告(2018)》发布会暨高质量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研讨会。会上发布的这份蓝皮书中分析提出,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战略支点,承载了国家的政治目标和战略任务。蓝皮书还明确建议,未来中国应该适时增添国家中心城市的新成员,共同承载国家战略性资源的配置和承担更多的国家战略职能。除了北京等9个已有的国家中心城市外,报告提名5个备选国家中心城市,分别是福州、沈阳、昆明、哈尔滨和乌鲁木齐。
世界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的发展需要引擎,需要增长极,需要龙头城市的带动。目前,中国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而已经形成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等城市群,都有北、上、广、深、渝等核心龙头城市引领带动。
2018年底人民网福建频道发布的官方新闻中,再次提及福建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布局,其中指出,“重点建设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厦门国际旅游城市、泉州国际工业城市,统筹推进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龙岩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探索建设平潭市”。发布中还提到,要全面提升福州、厦门城市首位度,以福州市为“主机”,拖动莆田市、宁德市、南平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带动闽东北协同发展区;以厦门市为“主机”,拖动漳州市、泉州市、三明市和龙岩市,带动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构建“一拖四”发展新机制。
从福州对标国家中心城市要求,目前开展的规划与申报工作来看,2019年8月10日,福州市城乡规划局曾在12345网站上回复网友提问,表示“将会考虑福州市实际情况,在福州市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科学拟定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也就是说,福州即将参照北、上、广、深、渝这些国家中心城市,着力发挥区域引领、辐射带动的引擎功能,推进区域交通、人口、产业、生态、公共服务、市场要素和体制机制一体化对接,促进与周边城市区域的城乡融合、优势互补和整体协同,建设起高效联动、富有活力的城市群区域良性发展格局。
作为省会中心城市也是未来新的国家中心城市福州的坚强南翼,福州已有良好愿景,福清就必须迅速跟进,超前谋划,主动融入,从未来福州、福清两座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融合发展的高度,先谋后动,力求主动。
众所周知,交通一体化是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先行工程,也是重中之中工程。目前,福清与福州之间已有沈海高速、福厦铁路及在建的福厦高铁等交通干线,但与福州距离约58千米,且当中间隔着闽侯县、长乐区,直达福州主城区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区的快速通道仍未具备,未来接受福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引擎带动,必然因此形成掣肘。对接福州国家中心城市发展愿景,加快谋划、建设福清到达福州的快速、便捷、高运量的地铁,应该成为当下全方位推动福清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一个重大课题。
二、顺应世界潮流和新时代发展,要把地铁作为构建福清大交通网络优先选项
1.从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来看,地铁已经成为大城市乘客运输的主要工具。地铁是在城市中修建的全封闭、快速度、大运量、高效率的轨道交通,主体线路设在地下隧道。自1863年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英国首都伦敦诞生以来,在世界上许多城市交通中,地铁已担负起主要的乘客运输任务。莫斯科地铁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800万莫斯科市民平均每天每人要乘一次地铁,地铁担负了该市客运总量44%。东京地铁的营运里程和客运量与莫斯科地铁十分接近。巴黎地铁日客运量超过1000万人次。纽约地铁总里长居世界首位,日客运量超过2000万人次,占该市各种交通工具运量的60%。香港地铁总长只有43.2公里,但日客运量高达220万人次,最高时达到280万人次,平均运行效率完全可以与上述城市地铁相媲美。可以说,正是有了地铁,才会有交通通畅、要素汇聚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
2.从同样投入产生的效益来看,地铁在推进科学、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上优势突出。尤其相对于同样投入巨资建设的城际轻轨、城际高铁,地铁的综合效益非常突显,地铁的优点不言而喻。主要表现在:一是节省土地。一般大都市市区土地价值高昂,将铁路建于地面之下,可以腾出大量的城市地面空间。二是节约能源。地铁使用电力甚至核动力牵引,区域运行稳定,通勤时间节省,在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日益突显的今天,如有更多民众选择把地铁作为最佳、常用出行工具,将大量节约化石能源,降低尾气污染,这是人类绿色发展的一大福音。地铁与城市中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除了能避免城市地面拥挤和充分利用空间外,还有很多优点。三是快速高效。地铁运行便捷准时安全舒适,且时速可以超过100千米,一趟地铁的运输能力是地面公共汽车的数十倍以上,其工作效能在城市交通工具中难有比肩者。四是降低影响。地铁行驶路线不与其它运输系统(如地面道路)重叠或交叉,行车受到的交通干扰较少,省时便捷。地铁路段主要建于地面之下,可以避免地面噪音。特别是经过反复勘探、科学论证、严格施工,地铁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微小,台风暴雨等福建沿海地区多发的天气异常状况对其也不会有明显的直接影响。
当然地铁也有缺点,比如建造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投入回收慢。但是,相对于近期网络和社会上传得沸沸扬扬的福莆城际轻轨F2线(莆田到长乐机场)征求方案,同样花费百亿巨资,建设福清--福州地铁(福州地铁青口8号线的延伸线),还是福莆城际轻轨F2线的途径路段,其利弊优劣十分明显。福莆城际轻轨F2线连接的是莆田到长乐机场,而福清到长乐机场包括已竣工即将投用的长福高速,现已有3条快速通道可选,福清中心城区40分钟以内可抵达长乐机场,轻轨能再省10分钟?其次轻轨非地铁,它建于地面之上,道路沿线及其周边安全防护距离范围内,需占用大量土地,拆迁大量房屋,破坏环境生态,影响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如果线路变更,再经过福清主城区东、南两个区块,必如“锁链”卡住沿江向海拓展的“脖子”,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个灾难。福清、长乐、莆田均为福建沿海台风高发区域,每年夏秋季节(6-10月份),轻轨安全运行必受台风气候制约。要通“百亿轻轨”,不如建设“百亿地铁”,加快促进福清福州同城,应该是全市上下共同的理性而又明智的抉择。
3.从福清未来发展的需要来看,地铁建设也是全方位推动福清高质量发展超越的必要一环。一方面,福建都市圈的发展战略布局,福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都离不开福清这个重要增长极的继续走前头、当先锋、打头阵。另一方面,福清在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18 位,连续四年晋位升级,并已跻身GDP千亿级城市行列,但同时福清又是县级市,科技支撑、人口流动、物流集散、信息联通、拉动消费、升级公共服务等等关乎经济社会提升跨越的核心要素,都需要倚重省会福州的辐射拉动,需要进一步强化福清与福州的高度融合;福清有“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有冠捷电子、福耀玻璃等世界第一的企业航母,更有超过百万闯荡世界的福清人和在福清这块沃土上创业发展的新福清人,在福清走向国际化、现代化,在“让福清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认识福清”进程中,链接国家中心城市福州的福清地铁,将会成为福清新的城市地标和实力象征,将会成为引发新时代新福清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核聚变”的重要引擎和活力源头。
综上,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作为构建和完善福清大交通网络的优先选项,规划建设地铁、加快实现福清福州同城,应当摆上福清“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抢抓机遇,众志成城,力促福州地铁福清延伸线加快规划建设
2016年5月18日,福州地铁第一条线路开通初期运营,福州成为了中国内地第24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近年来,福州市持续加快1号线二期和4号、5号、6号等地铁线路建设,正在力争2020--2023年每年新开通一条地铁线路,预计到2023年福州城区近四成市民出行将以搭乘地铁为主,地铁将成为福州城市发展的驱动器和加速器。
然而,对于福清广大市民来说,最为心心念念的福州地铁线路,无疑是8号线(途经闽侯青口)的最新进展。为此,福清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力促8号线青口站的福清延伸线纳入福州地铁近中期规划、建设总盘子,实现福清与福州“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1.主动对接,争取纳入省市盘子。
福州地铁8号线主要功能是主副城间补充线、乌龙江南岸市域快线,始于2号线的建平站,沿乌龙江大道,跨越大樟溪后折向南,经闽侯南通镇、青口镇和长乐玉田镇、首占镇、吴航街道,连接福州大学城、科技城、青口汽车城和长乐地区,目前规划里程约49.8千米。
据了解,2018年8月24日,福州市发改委发布《福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2年修编)调整公告》,内容涉及8号线,但在建设时序中尚未明确8号线的建设时段。近期,福州市发改委正在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第三轮福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规划是行动的先导。福州地铁8号线能否摆上这一轮详细规划与建设的日程,至关重要。我们欣喜地看到,今年8月31日召开的中共福清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已做出决议,“积极争取福州城区地铁、轨道交通等向福清布局”。当前,福清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形成共识、拧成合力,并与闽侯县联手,力促福州地铁8号线及青口福清延伸线纳入福建省、福州市“十四五”规划及其大交通建设的盘子,争取国家和省市政策、财力上的倾斜与支持。
2.抓紧前期,积极创设施工条件。
地铁建设前期工作周期长,项目审批难度大。建议参照当年争取“千亿级”福清核电项目落地福清的做法,明确一位市领导具体牵头,从市发展和改革(含铁办)、自然资源和规划、交通运输等部门抽调精干人员,设立专门工作机构,积极“跑部进省”,主动地对接上级发改等部门和福州地铁集团公司,深入了解福州地铁特别是青口8号线的规划走向、建设时间,超前或同步开展青口线福清延伸线的线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社会风险评估等项目申报前期工作,抓紧现场勘探、项目设计等先期准备,为适时开工提供完备的基础条件。
另外,福州地铁7号线(琅岐—松下)终点站设在长乐松下,也可提前谋划把延伸至福清元洪开发区、福清东部新城的线路,作为我市地铁建设的远期项目。
3.多手并举,努力筹措建设资金。
福清福俱大道北段(京东方北),音西街道埔尾村、芦院村和阳下街道北林村一带(金鸡山片区),与闽侯县青口镇相邻,到规划中的福州地铁青口汽车城站直线距离约28公里。按照目前每公里7-10亿元的地铁造价,福清北到青口站的地铁延伸线约需投入200亿元。在建设资金方面,可考虑争取福建省、福州市“十四五”交通专项建设资金政策补助,福清市财政(资本金)投入,福清海内外企业界,以及其它社会资本,以股份形式,四手并举共同筹集。现福俱大道北段、金鸡山片区尚有5-6平方千米土地,可供进一步规划开发建设,从福清市一级财政考虑,实现该地铁延伸线项目资金的“就地平衡”应无问题。
课
课题组成员:林启泉、陈
课题执笔:毛立平(福清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兼职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