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海廈《針灸大成》11-15課學習

(2016-06-17 12:32:17)
分类: 倪海厦中医视频学习笔记

第十一課

腰俞穴

1、 在尾椎骨上,脊椎交接的地方,第二十一椎是腰俞穴。

2、 腰俞穴治月經不來、月經不順,但很少用,其他很多穴道都可以治。

 

命門穴和陽關穴

1、 命門是肚臍正對面,或者第十四椎;陽關穴在第十六椎,陽關穴很少用到,治腰痛。

2、 命門針灸都可以,治療頭痛、角弓反張(腦膜炎)。

3、 練功夫的方法

4、 平時小便的方法,運動下焦,可長命百歲

 

懸樞穴

在第十三椎下,與陽關穴差不多,治腰痛。

 

脊中穴

在第十一椎下,周圍是脾臟,治黃疸、便血等。

 

筋縮穴

1、 在第九椎下,針灸都可,肝主筋。

2、 治療癲癇狂,癲癇狂的眼診法。

3、 抽筋、吐白沫、發狂奔走都可以在筋縮穴治療。

 

至陽穴

1、 在第七椎下,治腰痛。

2、 近取穴:十四椎為分野,肚臍下痛是帶脈,用陽關穴;肚臍上痛是陽維脈,用至陽穴。

 

消渴穴——經外奇穴

在第七椎、第九椎中間,可針可灸,治療糖尿病,到壓它不痛了就好了。

 

靈台穴

1、 靈台穴在第六椎下,是幫助做診斷的。

2、 靈台旁邊是督俞,諸陽之會,靈台有壓痛,說明得到的營養過多,靈台過實,是標準的血癌。治到沒有壓痛,血癌就好了。一般治療四周,小孩兩周。

3、 靈台穴禁針。

 

神道穴

在第五椎下,心臟病都會在此有壓痛,一般用於診斷,很少下針。

 

身柱穴

1、 在第三椎下。脊椎骨受傷產生的癱瘓,如果身柱穴裂掉了,就完全沒辦法治療,如果身柱穴沒有裂掉就有辦法救回來。

2、 小孩子沒事灸身柱穴,可以長得高大壯實,不容易感冒。

3、 平時常感冒的孩子可灸身柱穴,579壯都可以。

4、 不喜歡看到人、火,就是陰癥,可以就身柱穴,或者第九椎的至陽穴。

 

大椎穴和陶道穴

1、 第一胸椎上是大椎穴,下是陶道穴,陶道穴是大椎穴的助手。頭椎不會動,胸椎會動。

2、 發燒感冒時,用三菱針放血,擠一點血出來就退燒。

 

啞門穴和風府穴

1、 腦骨下方半吋是風府穴,風府穴下半吋是啞門穴。

2、 病人中風舌強,正面下廉泉穴,趴著下啞門穴、風府穴,風府穴是中風的大穴。

 

 

第十二課

百會穴與后頂穴

1、 百會往下一吋半是后頂穴,后頂穴和前頂穴都是百會穴的輔助穴,以百會穴為主,一般都治頭痛。

2、 頭旋:若第一胎小孩頭旋是順時針的,第二胎就是同性孩子;若第一胎頭旋是逆時針,則第二胎是異性孩子。

3、 百會穴治百病:當你完全想不到怎麼辦時,就則治百會。因為百會是六條陽經經過的地方,所以百病皆治,可以治癲癇,中風時百會是大穴。

4、 扁鵲:扁鵲是針灸的祖師爺,我們的手法和治療法則都來自扁鵲,扁鵲原名秦越人。在扁鵲那個年代,扁鵲就是醫生的意思,后來秦越人治好了國王兒子的病,所以國王宣佈只有秦越人可以叫扁鵲,其他人都叫郎中。

 

前頂穴、聰會穴、上星穴、神庭穴

1、 穴道位置:最好用觸感找穴道,找到凹洞;如果觸感不好,可以先找百會,然後往前一吋半是前頂,再往前一吋半是聰會,再往前一吋半是上星。這些穴道都很少用。

2、 在百會穴下針是用斜刺

3、 上星穴,可用於治鼻竇炎,用米粒灸。

4、 神庭穴:灸比較多,很少用針,大部分治精神類的病。

 

素髎穴、水溝穴、兌端穴、齦交穴

1、 素髎穴:在鼻頭的正中間,和女人的會陰穴是相對的。通常是放血治療酒糟鼻、鼻竇炎、鼻息肉。

2、 水溝穴:就是人中,主消渴飲水無度,癲癇、不識尊卑、胡說八道、面腫。有人沒有水溝是平的,代表沒有小孩,沒有兒子。

3、 兌端穴:上唇上面正中間,平時很少用。

4、 齦交穴:在門牙肉正中間,督脈最後一個穴道,放血治療牙齦腫、腐爛、牙周病等。

 

手太陰肺經

先說肺的功能:

肺是“相傳之官,治節出焉”

1、 肺藏魄:就是白天見鬼

2、 肺是氣之本:頭髮出油是因為有氣

3、 肺主皮毛:就是皮膚的毛孔肺在管,臉上的眉毛也是肺在管,

4、 肺主憂:這是情志上的問題,化解用相剋,喜勝憂

5、 肺在五音為商聲

6、 肺是金

7、 肺在干支里是辛寅

 

 

第十三課

五臟逼毒法

1、肺在五音為商聲,發音為“四”。

2、方法:人直立,雙手上抬,同時嘴巴里發出“四”的聲音,發到沒氣了,墊腳,提肛,最後再發一個無聲的氣。可以做五六次,可能會咳、吐、出眼淚,這是好的。

3、肺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熱傷皮毛。

 

手太陰肺經

1、 手太陰肺經是陰經,陰經對應的井榮俞經合是木火土金水,手肘以下才有。

2、 手太陰肺經是多氣少血,流注時間是寅時,早上3:00-5:00,肺氣的走向是從左到右。比如有個人說每天四點半都起來咳嗽,表示此人肺中間偏右出問題。

3、 不要相信儀器,即不要相信西醫,一定要相信自己。人紀是人身上的紀律,有人類以來從來沒有改變過。

4、 肺脈:因為肺主皮毛,秋天的時候,你輕輕地摸到脈 ,向刀子貼到皮膚但不會傷皮膚,此時就可以感覺到脈,這是浮脈。

5、 人參非大劑不補,少則凝滯。補氣要大劑的人參才行。

6、 瓜果吃得太多會傷到肺。

7、 肺法象天幕:肺主皮毛,皮膚像天幕一樣把人體所有器官給包起來,天是冷的,所以皮膚、毛孔、頭上都是冷的,但手腳是熱的,這是正常的。

 

中府穴和雲門穴

1、 位置:肌肉和鎖骨下方有個凹洞,就是雲門穴,雲門穴往下隔一根肋骨,就是中府穴。

2、 下針方式:從中府穴到雲門穴,一針透兩穴。

3、 雲門穴是肺的墓穴。

4、 補瀉手法:順為補,逆為泄。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實拒按,虛喜按。

5、 作用:兩個穴道一起用,穴性差不多,一般治療久咳、氣喘。

 

第十四課

天府穴和俠白穴

1、 天府穴專治流鼻血,對稱治療。無論一般流鼻血、鼻咽炎、外傷引起,不看病名,流鼻血都在此治療。

2、 隨寸針:流鼻血先針天府,血沒止住,接著針俠白穴,加強效果。

 

尺澤穴

1、 尺澤穴為合穴,屬性是水,是子穴(金生水),子穴治療實症,肺實泄之。新病為實症。

2、 肺實泄之:比如有人咳嗽,咳一個星期為實症,治療在尺澤穴,順為補逆為泄,針進去酸麻脹,再往下推一點,泄上加泄;咳好幾個月了就是虛症,虛症不能在此下針。

3、 還可以治療神經痛,比如有人手痛,痛在肺經,訊問后告知痛了五天,是實症,就在另一只手的尺澤穴下針(對稱法);痛了一個星期以上的就是虛症了,不在此治療,要用母穴。

 

孔最穴

1、 孔最穴為肺經的郗穴,郗穴一般是發炎的時候用,炎症時,肺經的郗穴都可以用。

2、 孔最穴專治痔瘡。

3、 阿是穴:診斷的時候要知道位置在哪裡,雖然孔最穴是三寸,但有時二寸半有壓痛點,有時三吋半有壓痛點,就在壓痛點下針,不要拘泥于三吋,這就是阿是穴的精神。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每個人的痔瘡位置長的不一樣。

4、 平時咳嗽帶血,咯血表示有炎症,很熱,舌苔都是黃的,口渴,可以用孔最穴。

 

列缺穴

1、 列缺穴有兩個找法,第一種插手、食指尖到處,第二種高骨之下為經渠穴,經渠穴后五分是列缺穴,經渠穴前靠近手橫紋的地方是太淵穴。

2、 列缺穴主任脈,任脈有問題下列缺,從喉嚨到陰部,都可以在列缺上面治療。

3、 虛實:實則手銳掌熱,瀉之;虛則小便頻尿,補之。

4、 列缺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絡穴,絡到手陽明大腸經。

5、寸關尺:寸(太淵穴)、關(經渠穴)、尺(列缺穴)。(只知道名稱,不明白意思

6、反關脈:寸關尺的脈不見,從列缺到陽溪穴見到了,就是反關脈。即經脈氣不夠,絡脈氣很強。反關脈沒有病,反而非富即貴,這是象。人為的不算。

 

 

太淵穴、經渠穴

1、 脈會太淵:脈病治此,比如脈跳跳停停,西醫所說的心律不整,可以在太淵治。摸到脈后,用指甲切開脈,再下針。

2、 太淵是俞穴,屬性是土,為母穴(土生金),治療肺的虛症,比如久咳,久咳為虛,咳嗽好幾個月了,在此下針治療。

3、 經渠穴是經穴,屬性是金,為本穴,可補可瀉。

 

 

第十五課

魚際穴、少商穴

1、 魚際穴是榮穴,屬性是火。治療乳癰,即乳癌。

2、 少商穴是井穴,屬性是木。井穴一定在指頭旁邊。治療扁桃腺發炎,在少商穴和扁桃腺放血。小孩子發燒也可以在少商穴放血。

3、 時症可以扎俞穴(太淵穴),也可以扎魚際穴。(此處不懂什麼是時症?)

 

手陽明大腸經

1、 陽經的五俞穴屬性:井(金)、榮(水)、俞(木)、經(火)、合(土)

2、 大腸經在卯時(5:00-7:00),氣血流注到此,從右到左,平時養生是順時針揉肚子,幫助排便。

 

商陽穴

1、 商陽穴是大腸經的井穴,屬性是金,是本穴。大腸是陽金,肺和大腸相表裡。

2、 中醫認為吸氣時腎臟在管,吐氣是肺臟在管。吸氣困難,病在腎;吐氣困難,病在肺。

3、 氣血循環:吸氣-橫膈膜下降-擠壓到肝臟-肝臟血液流向大腸,導致大腸不斷蠕動,幫助排便。(呼吸不斷擠壓肝臟,肝是木,肺和大腸是金,兩個金克木)。小腸的食物和水進入大腸后,大腸的水氣化,到達肺,產生津液。

4、 在少商穴、商陽穴、大椎穴點刺放血,幾乎所有的燒都可以去掉。(主要是大椎)

 

二間穴、三間穴

1、 二間穴是大腸經的榮穴,屬性是水,是大腸經的子穴,治療大腸經的實症。

2、 下針手法:把病人的大拇指和食指一同握起來,肉比較多,此時下針,比較不痛。

3、 大腸經的經穴走向是從手走到頭。

4、 抬手有三個動作:手沒辦法往前抬,是大腸經;手不能梳頭,是三焦經;手不能往後擺,是小腸經。西醫說的五十肩,就在大腸經、三焦經、小腸經上面治療。

5、 三間透勞宮:從三間穴下到勞宮穴,主治風濕關節炎的腫痛。

 

合谷穴

1、 合谷穴是大腸經的原穴,陽經才有原穴,虛症和實症都可以在原穴上治療,所以有一個“原絡治療法”。

2、 虛症、實症:虛症-痛(一周之內)-子穴瀉之;虛中帶實-痛多酸少-先瀉后補;實中帶虛-酸多痛少-先補后瀉;虛症--補之。

3、 原絡治療法:虛症實症都可以治療,先在對稱部位的原穴(合谷穴)下針,意思是告訴身體我知道你的病在大腸,然後在其里經的絡穴上下針,里經是肺經(互為表裡),肺經的絡穴是列缺穴,這樣病就去掉了。這就是原絡治療法。

4、 合谷穴的作用:灸合谷可治青春痘,可美白。

5、 奇穴:牙痛合谷。上牙痛可在牙痛合谷放血,用對側治療;如果牙齦腫脹,可在齦交穴放血。

6、 懷孕時不要在合谷穴下針,要下針也是可瀉不可補,補了會落胎。

7、 如果肩抬不起來,合谷下針引到氣后,提起來到皮膚表層,再逆著大腸經下去一點點,就是瀉,假如此時痛沒有了還有酸,再把針提起來到皮膚表層,順著大腸經下去一點點,酸就去掉了。

8、 合谷脈動:中醫接生小孩,孕婦陣痛,如果合谷脈在跳,跳到食指這邊,表示要生了;如果只有陣痛,脈沒有浮起來,就是假性陣痛。西醫看開了幾指幾指的,方法比較笨。

9、 小兒科:食指從下到上分別是風關、氣關、命關。如果青筋在風關上,很好治;在氣關上,病比較重;在命關上,不治。但這是遺書上這麼說的,到命關上,還是要想辦法治療的,用各個角度都可以到達病灶,還是可以治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