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期末考试整理
(2011-06-15 21:42:02)
标签:
教育 |
新闻写作期末考试整理
第一章
一、新闻本源:就是事实,事实是构成新闻的根本要素,没有事实就没有新闻。
二、新闻报道体裁:信息、深度报道、通讯、新闻特写。
三、新闻基本特性:事实。
四、新闻报道要求:公正、真实(新闻报道的生命,区别于其他文体)、客观、全面、迅速及时、有立场、考虑读者兴趣
五、报道新意识:开放、监督、受众
一、体裁演变:
1815年《察世俗每月统计传》马六甲,第一份中文报刊问世。
1、
2、
3、
4、
5、
二、题材类型:消息(动态、综合)、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述评新闻)、通讯(纪实,故事,散文体,访问)、新闻特写
6、
三、分类依据:表现手法,口吻和人称,结构布局。
一、消息基本构成:新闻标题、消息头、新闻导语、躯干、背景、结尾和署名。
二、新闻标题:1、单行题(必须以叙事为主):必须实标
标题写作:直接的一语道破主要事实,动词使用。
消息头:有电和讯两种。
作用:区别其它文体;版权所有标志;表明消息来源;与新闻发布单位的声誉密切相关。
新闻导语:
消息开头,有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通常是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第一句话,也可由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自然段组成,称“复合导语”。
导语的作用是:开门见山,尽快报告新闻事实,使人一眼便知新闻大概;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为全篇定基调。
导语发展:一代导语——“六要素”俱全。二代——重要新鲜引起读者兴趣。
写作要求:凸显具有新闻价值的要素;时间的核心和精华;最新内容最新要素;突出主要事实;精炼;人名、头衔不能多;单位名词、专有名词不能多。
新闻由头:时效或内容较为新鲜,可以以新代旧的新闻报道材料。
新闻由头
新闻由头出现在“消息”的新闻体裁中,指重要事实之所以成为新闻的引子。新闻由头是使旧闻成为新闻的桥梁。有时,新闻由头就是消息的导语,有时,只是导语的部分内容。
寻找新闻由头方法:由近及远;现场观察;避旧出新
六、
1、
2、
3、
消息:导语,躯干,结尾组成。
躯干作用:解释深化导语;补充新的事实。
七、
狭义的新闻背景仅指写作过程中,这所直接涉及到的背景材料。
广义的新闻背景涉及新闻报道的全过程:对导致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的广阔时代背景的了解;与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直接相关的背景资料;向记者提供消息、介绍情况和人的背景。被称为“新闻中的新闻,新闻背后的新闻”。
背景材料三大类型:衬托对比;注释说明;分析解释性。
新闻结尾:自然结尾;拾遗补阙;卒章见义;别开生面。(力求叙事为主,顺势,简洁)
新闻结构:
倒金字塔
1、
2、
3、
时间顺序
1、
2、
3、
悬念式
1、
并列式结构:概括性导语,导语后基本上是并列关系。
2、
3、
(新闻特点、全面统盘、读者阅读心里)
新闻主题
定义:新闻报道的主旨。报道灵魂。
新闻主题特性:
1、
2、
3、
主题提炼:追根问源;对比联系;见微知著
第六章 新闻材料
定义:构成新闻事实,表现,反映和记载的总称。
一手二手三手四手资料的区分
鉴别新闻材料:
1、
2、
3、
4、
5、
材料选择:
1、
2、
3、
4、
5、
主要特征:准确,清晰,生动
核心:准确最明显的特点
(语义,感情色彩,得体)
第八章
简明新闻:短讯、快讯、一句话新闻。
特点:篇幅小;结构简单;叙事简明;一是一报;简而不陋,意思明确
动态新闻:迅速及时,现实世界最新动态。
特点:变动为着眼点;时新性和重要为价值取向;突发为主要内容;客观叙事为基本特征;一是一报为主要写作原则;有动态感。
八、
综合新闻是对同类事物或一事物的多侧面情况进行归纳综合的新闻报道的统称,又称“综合消息”。它是组织起来的新闻,把发生在不同领域、地点和时间下的新闻组织起来。
它分为动态/问题综合新闻;横向/纵向综合新闻。
特点:发现新闻事实的隐蔽性;通过综合事实来表达主题;注重点面结合,多角度地反映客观事物;注重导语构思和背景材料的交代;重视新闻根据、新闻来源;注重分析和客观叙述并重。
述评新闻:夹叙夹议
事件新闻:突发事件为主
非事件:事情渐变过程为主
人物新闻:报道人物活动的事迹的新闻体裁。
宣传和新闻:
新闻报道事实;宣传传播观点。
时效性是新闻价值的首要因素。
通讯:详细的新闻,展开的形象化的,是消息的发展和补充。
通讯特点:新闻性;完整性;形象性
区别文学:真实性;客观性;时间性;形象性。
通讯(内容):人物;事件;工作;风貌。
通讯(表现形式):访问;专访;特写;大特写(全方位);小故事……
通讯主题提炼:集中、新鲜、深刻。
结构:纵式,横式,纵横式,
九、
新闻素描就是主要依靠朴素自然的描写方法,谈色轻抹,质朴自然、准确平时地记录新闻事件和人物。它不借助于许多修辞的手段,却也写得有神有态,实实在在,不落别人窠臼,具有一种淡雅的魅力。它既是新闻报道的体裁,又是写作上的基本功。
十、
新闻特写,是以集中突出的、形象化的描绘,再现新闻事件的新闻体裁。它把新闻事件中最有价值、最生动感人的片段和部分加以放大,苗形描态,绘声绘色,给读者以鲜明突出的印象。新闻特写的特点就是“放大”和“再现”,相当于电影、电视中的近镜头、特写镜头。
人物通讯:具体全面,形象地报道人物事迹、经历和思想的新闻文体。(社会精英和先进人物)
十一、
1、
2、
3、
其他要求:以人记事,以事带人;故事完整,主线突出;寓情理于事;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十二、
1、
2、
3、
4、
十三、
叙述的直接性;描写的直观性;议论抒情的实在性;对话的实录性。
十四、
定义:抓住社会热点中的时间、人物、或现象,对新闻事实全方位、多侧面的报道。
实质:在于题材的深度和广度。
1、
2、
3、
4、
十五、
深度报道: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或预测其发展前景的一种高层次报道方式。
1、
2、
3、
4、
形式:
1、
2、
解释性报道:运用背景资料、说明事件来龙去脉,揭示实质意义和预测其发展趋势的分析性报道。把进一步事实和理念奉献给读者。
特点:介于新闻、调查性、评论之间的边缘体裁,一般消息在前,解释在后。
与新闻的区别:
1、
2、
3、
人物专访:
三特:特定对象;特定问题;特定场合。(以人物,记者,场合三要素,突出“专”和“访”。
基本要求:选对象(事件典型重要人物,事件知情人、专家学者、领导权威人士);选场所时机(事件场所,问题场合,重要时刻);对话纪实性(尖锐问题和人物个性);写好现场人和物(人物外貌和场合中的物品)。注意深度。
十六、
时间要素最近点指:导语中安排的何时要素,通常都应是新闻事件发展过程中的“某点”,而不是事件发生、发展直至结束的整段时间。导语所选择的那个时间点,应尽可能距离报道时间最近。
原理运用:这个时间点,即便是写过去的事情,也要选择距今最有联系、最近的时间开始。这个时间点可跟踪新闻事件的发展、挖掘今天新闻的依据、挖掘明天新闻的依据、披露消息来源。
客观报道最早在美国兴起。客观、公正、平衡。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