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

(2010-03-23 18:04:07)
至乐莫过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寡智乃能习静,寡营乃可养生。
  这是清代文学家蒋士铨撰书并悬于大厅用以自励的一副对联。
  上联语本《史典·愿体集》:“至乐无如读书,至要无如教子。”意即不仅把读书视为最大的快乐,还把教育子女当作最要紧的事情。柳屯田《劝学文》说:“父母养其子而不教,是不爱其子也。虽教而不严,是亦不爱其子也。”无论古今,都应把教育子女当作“至要”之事,予以重视。
  《孟子》云:“养心莫善于寡欲”(《尽心章下》)。下联即由此而来。“寡智”即智谋少、嗜欲淡,利于习静,排除杂念,静养修性。“寡营”,即欲望少,不为个人营谋打算。“守默共无吝,抱冲俱寡营”(唐·韦应物《与韩库部会王祠曹宅作》)。少思虑、少钻营,保持心安体静,自然有利于养生。明人刘肇淛就说:“余见高寿之人多能养精神,不妄用之,其心澹然,无所营求”(《五杂俎·人部一》)。

    读书贵在三个问题要掌握,一是时机,读书的时机不容错过,“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童子功很重要。错过了幼年,成人读书,则为苦读。第二点呢,就是读书的内容。这些内容就锁定在这些轴心时代,这些最伟大的人物,读好书就要和最伟大的心灵对接,要读就读古今中外所有的读书人都公认的这些好书,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人群考验,经得起历史的考验。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方法。若以散乱心读书,百日而无一功。

    读书有几个前提,即我们需要培养自己读书的能力。首先要调整好自己心态,想清楚自己读的动机,安立一种去接受的心态。不能够左耳进,右耳出,完了就忘记了;其次不能执着自我,自我和傲慢是最好的朋友,有此心态任何话听起来都是反的,这样的话与圣贤的教诲也就很难相应;就像心是关闭的,别人的话,圣贤的深意也就难以入心。读书之前,最重要的还是观己。所以儒家讲反躬自省,有人讲中国文化的特质是什么呢?是内省的文化,向内看,真正的读书讲一生追求内明,眼光向内,向里。

    经过这样收心定性的准备,我们读书的品质想必才会有所提高。那么读的时候又具体怎么读呢?第一,你要读经,读经要读原文,白纸黑字,不要看解释,不要看插图;第二最好读全文;第三要反复读,读它个百边,千遍。

    读经贵在践行,读完书还要有实际行动,即见体开用。

    我们有学习能力,我们读最有智慧的书,给我们心灵成长最大的资源,使我们有听的能力,看的能力,从而增强我们的判断力。这样,你就是一个自觉的人,你就是一个用智慧关照你的心的人,用智慧关照你怎样应对的人。最好的书使你身心均衡。化刚硬为柔软,身心娇柔,使你的话语悦耳、动机纯正,使你时时以正念为引导。当然你的外貌都会变得很和谐。内心不和谐,一个人很难美起来的。我们常常形容一个人面目可憎,源自于心。内心不和谐,一个人很难美起来。真真正正使自己美起来,就要把这些珍珠美玉装到内心里去。用它来滋养你的身心,使你的身心变得庄严华美、丰润深刻,就不一样啊。我们常形容一个人不行啊,满腹空空,没底气、脊梁骨提不起来啊,没有自信,但这种人往往不示弱,实际上是自卑了。这些我想都是我们通过读书啊,至乐不过读书嘛,人生要美起来也要读书,尤其是读经,这些都是晶晶美玉啊。都是让你感觉到自己那么有尊严,那么有底气,那么有光明,充满阳光,使你所在的那个场都能改变的。我们讲境随心转,外在的环境跟着你的心。有的人活在地狱当中,看别人都是缺点毛病,都是不满,充满着怨气啊,当下你是活在地狱。有人是阳光雨露,如沐春风啊,春风化雨、和风细雨。为什么,因为他的内心极其庄严、极其华美、极其丰富、极其深刻、极其宽广,所以他的环境就是不一样。总而言之,所以读书至乐,经典最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