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新型绿色产业 搞生态链式养殖 奔发家致富之路

(2011-03-11 10:01:50)
标签:

健康

分类: 链式农业

由于人类频繁活动,造成环境污染、恶化,改变了某些生物链的生态结构,使得一些供给人类食用的生物改变了味道和营养价值。如施化肥种出的蔬菜缺少鲜味,用配合饲料喂养出的鸡肉质不鲜美。为此,科学家提出发展生态农业,用人工生物链理论来指导种植业和养殖业。就养殖业来说,在生物链中最薄弱、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饲料生产。现代养殖业用配合饲料取代了活体饵料和杂粮及农副产品,用单一生物链取代了复合生物链。这种人为的改变,虽然适应了畜牧产业化大生产需要,却偏离了生态养殖要求,使生产成本偏高,产品品质下降,在这一背景下,发展绿色食品、推行生态养殖势在必行。生态养殖应遵循模拟生态、优干生态的原则,加强人丁生物链这一薄弱环节。具体做法是研究生物链上的生物群落,挑选出易于生产的品种,强化培育,形成新的产业链,使饲养的动物获得比自然界更优越的环境,更加充足的饵料,从而降低饲养成本并获得优质产品。人工生态养殖模式的设计,具体来讲就是人丁生物链活体饵料养殖设计—它包含优化生态环境条件和饵料品种选择培育两个方面的内容。由于各地环境资源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各地人工生态养殖模式(也叫结构)的设计不进相同。但都应尽量达到以下理想的生态养殖模式应具有的6大特征。(1)在一条生物链中至少有—种以上活饵产业化生产技术条件成熟,使得采用人工养殖后,该生物链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活饵供给连续不断,维持生态养殖全过和的供需平衡。(2)每条生物链上,活饵料是群体生物,而不是单一生物。按当前的生产条件,在一个生物链环节上应选扦饲养2-3种活饵,发挥活饵营养的优势互补.才能保证动物产品肉质不变性.是药用动物的保证药用功能不降低。(3)能较大幅度降低饲料成本,并提高动物产品(肉、蛋、奶、鱼)的品质.能生产出绿色食品。(4)实现资源再生,产品多层次利用,多次增值,人工生物链实现良性循环。(5)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净化环境,促进农业生态平衡,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6)操作简单,生产:规模可大可小,适合现阶段农村家庭推广,带动庭院经济发展。生态养殖产业链(又叫人工生物链)从结构上看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人类型,在生产实践中具体应用是干变万化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人工生态养殖是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加强了自然生物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活体饵料生产。以及生产过程中应用微生物发酵处理,实现活体饵料低成本产业化生产,使饵料能按计划生产供应。人下生态养殖突破了自然力的约束,可以上规模,生产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肉、蛋、奶及水产品,满足大量的人类的需要。人工生态养殖用模拟和优于生态的方法,创造了比自然生态更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从而使人工生态养殖动物比在自然生态养殖中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具体来说,人丁生态养殖有五大产业优势。首先可以降低养殖成本。采用人工生态养殖,用农家粪肥培育蝇蛆,用生活有机垃圾培育蚯蚓,以极为低廉的生产原料生产出营养价值极高的动物蛋白活体饵料,代替原来配合饲料中的鱼粉、骨肉粉,使养殖饲料成本降低1/3-3/4上海宝山区养鸡场用10%的蝇蛆和10%的鱼粉,分别添喂两组蛋鸡,基础日粮相同,所喂的蝇蛆是用鸡粪诱蝇产卵,自然孵化的,捞取鲜蛆后经清水漂洗,倒入蛋鸡食槽内,每天分两次投喂,活饵鲜饲。试验结果,试验组的蛋鸡产生率比对照组(添喂鱼粉组)提高20.3%,饲料报酬上升15.8%,饲料成本下降31.2%,平均蛋销售收入增加45.4%湖南省阳市洞庭牛蛙养殖场,利用猪粪、鸡粪作为“集卵信息物”,引诱家蝇来产卵、生蛆,大部分用喂蛙结果比原来采用于鱼饲喂牛蛙节省开支87%其次,提高动物产品的产量与质量,能生产出绿色食品。广西柳州雒容农场对20头断奶仔猪作喂蝇蛆增重试验,在同样日粮条件下,试验组10头,试验前12天每天喂蝇蛆干品20克,后18天每天喂量加至25克,一个月后,试验组每头增重7.5千克,对照组每头增重4.7千克,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提高2.5千克,增重提高53.19%。江苏省海安县饮料公司试验表明,每头猪日粮添加鲜蚯蚓50-200克后,生猪日增重提高30%,提早1-1.5个月出栏,肉质提高1-2级;鸡、鸭日粮添加鲜蚯蚓20-50克后,雏鸡成活率提高5%-20%,肉鸡提早7-10天出栏;肉鸭日增重提高27.2%。该县胡集乡射河村在聚合草地养殖蚯蚓,每667m2年产蚯蚓812千克,聚合草7020千克,养殖户在混合料中添加少量蚯蚓粉,生楮日增重提高20%-30%,蛋鸡、蛋鸭产蛋率提高15%-30%,奶牛泌乳量提高25%-30%。以上介绍都是单一人工生物链的效果。实际动物活体饵料中,黄粉虫、蚂蚁、蝗虫、水蚯蚓等都具行较高的营养价值和滋补作用;采用复合人工生物链来代替单人工生物链,发挥动物营养优势互补作用,饲养效果会更显著.以我国南方省区正在兴起的果园生态养鸡为例,将工厂化笼养鸡改为果园收养,人工育虫和自产杂粮代替了大部分配合饲料,养鸡成本下降2/3、饲养的肉鸡和土鸡肉质一样,上市售价由原来每千克6元提高到14元以上。再次,消除人畜粪尿恶臭,净化养殖环境,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千百年来,农村的种植和养殖都离不开恶臭的粪肥。现在利用EM技术这—难题可以迎刃而解。EM微生态制剂是一种新型活菌制剂,是光合菌、乳酸菌,酵母菌、放线菌、醋酸杆菌5科10属共80多种好氧的和厌氧的微生物组合,形成了复杂而稳定微生态系统一其中光合菌能分解粪臭素,抑制氨气排放;放线菌能阻断粪臭素的生成。每吨垃圾用l0千克EM,加水100-150千克,在垃圾中喷洒均匀,第二天就基本上闻不到垃圾发酵的恶臭味。EM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农村的卫生条件获得根本改善,农村庭院养殖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还有,利用废物、化害为利,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在人工生物链中,将蚯蚓和EM的应用两者结合起来,在利用废物,化害为利的效果上更加显著。蚯蚓能分泌多种特殊的酶类,具有惊人的分解、转化能力,蚯蚓粪中含有细菌、放线菌等生物,能够吸附并分解具有恶臭、毒性的硫化物、疏醇和氨气,将它们迅速、彻底转化为无臭的气体。许多发达国家利用蚯蚓、蚯蚓粪和EM的特殊功能,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和丁业废弃物。日本兵库县一个饲养10亿条蚯蚓的大型废弃物处理工厂,每年处理食品厂、纤维加工厂排放的污泥6万吨。利用蚯蚓粪的强烈脱臭功能,日本已研制成功新型脱臭装质,广泛应用于粪尿处理场,下水道污泥处州场,畜产品加工厂、皮革厂、化工制品厂、石油化工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借鉴国外经验,用EM处理垃圾、废水正在我国兴起。最后,以最低成本建立农业生态良性循环,较好地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现在通过发展人工生态养殖,深度开发了蚯蚓与EM的应用技术,专家们意外地找到了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切人点,只要普及饲养蚯蚓和培育应用EM技术,农村家家户户都可以发展生态农业。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大量蚯蚓活动的土壤,与无蚯蚓活动的土壤相比,玉米增产150%,棵麦增产64%,马铃薯增产35%。蚯蚓能排出大量优质有机肥料——蚓粪。它每日的排粪量相当于自身体重的50%-120%,在667m2农田中,蚯蚓每年排粪量多达几吨至十几吨。将城镇生活垃圾与农作物秸秆、树叶、草茎饲养蚯蚓转化为有机肥,不仅成本低,而且农村家家户户都能办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