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赏莫_子柒天然的文字

(2010-08-30 11:00:12)
标签:

天赋

长短句

二字词组

率性

一言两语

文化

这篇文章有点难写。我得评论一个年纪比我小但文字天赋却比我高的女孩的文字。她叫莫子柒,又名夏柒染,真名也是姓莫。

 

事情本来很简单。看几篇文章,稍作评论下就是了。但这次不同。首先这些文章,不是轻易能见着的。是柒染同学的一些旧作,因而深感被信任,得认真点。另外不敢评论,因为我读了一遍,还像没有什么印象似的。于是一遍一遍去读。读了若干遍,觉得是那样,但这感觉也不是一言两语能够说出来的。于是我对柒染说,不如我写篇文章,专门说说啦。

 

文字有很多种类型。每个人都会写字,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格。单字、词组、长短句、段落、标点,都可以在我们的笔下形成不同的排列组合。唐诗宋词众多大家,后人可用不同的二字词组分别形容他们的风格,十分厉害。

 

我没有那么多词汇量。看着柒染的文字,我只想到了一个词:天然。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在博主个人简介中写着:“天生矛盾,崇尚自然。”我所追求的也是那种天然的文字。或许这正是我对柒染的文字有着共鸣并如此欣赏的原因。

 

什么是天然?李诗仙有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说文字像出水芙蓉那样自然清新。相反的是矫揉造作,浓妆重抹,故求新奇,哗众取宠。

 

曾有人说柒染的文字与郭敬明的很像。对此柒染不是很开心,我也颇不认同。印象中小四的文字,很华丽,让人不得不佩服。但有时,华丽过头了,便失去那种天然的感觉了。这与武侠小说中的武功是有点相像的。《神雕侠侣》中独孤求败练剑到最后时,只用一柄又钝又重的剑,打遍天下无敌手,杨过见剑时见旁曰:“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笑傲江湖》中,风清扬教令狐冲独孤九剑时,叫他将以前学的剑招全忘掉,讲求“无招胜有招”,亦是此意。

 

柒染的内容写得天然,让人读得也天然,浑然就不知自己回到哪一年了。那时的我们都那样的傻傻的,痴痴的。她的那么多篇文章,却似乎都有点像。这相似之处是什么,却有点难言,只可意味。柒染说她想写小说。我想,这么多文章,算是这小说中的一个个小片断吧,关于时空,关于流年。

 

柒染再现场景的能力比较强,也可以说,这是她的一种天赋。对话啊,动作啊,心情啊……都用极少的语言就能刻画得十分贴切,让人在脑海中能看到那情那景。

 

我还能听到文字里以及文字本身的声音,这对于我这种对音乐别有感觉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附加的享受。象声、反复、顶真、长短句这样的语言手法经常可以在柒染的文字里出现,看着看着就不爽,要出声读出来了,才觉得舒服。

 

此外,可以看出柒染也是一个很有整体布局感的女孩。她的文字,像画家的笔墨一般,错落有致地洒落在页面上,大片大片的留白,小段小段的密集,都让人看得很舒适。有时她用标点,用的还是不一般的标点;有时她干脆不用标点,仿佛标点阻碍了文字的跳动。

 

在某一领域里有天赋的人,都喜欢在那一领域里率性挥洒。像《海上钢琴师》中“1900”的随时自由创作,像篮球上帝乔丹的肆意突破扣篮,像MJ舞台上忽如神来的惊人舞步。柒染,可以说是在文字包括语言这一方面有天赋的孩子。另外,也得益于她六七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所以,她已经把天然率性内化成了自己写文章的一种习惯。

 

这样的文字,是难得的。我读着这样的文字,是有幸的。得知柒染还只是升高中,我却不知是欣喜,还是担忧。柒染说,她的作文越来越低分了。老师说她离题。因而她决定暂时停读小说。

 

文字之外,柒染是个傻傻的乐观的爱玩爱闹的孩子。公平的老天给了她文字的天赋,也让数学哥成为了她的头痛之物。柒染的理想是读北外。我衷心祝福她能发挥文科的天赋,同时顺利征服数学哥,高考如愿,然后在大学更为自由的氛围里继续天然着自己,也天然着自己的文字。

 

另公告:

9月1日快到了,现公示本月本博客将新增的友情链接。我健忘呐,没有出现在名单中的同学们记得在8月31日23:00前告诉我咯。

我是根据经常来访或评论的痕迹来设置的,发觉这样一来友情链接的男女比例有点失调。是不是因为异性相吸啊,哈哈。俺现在日访问量其实很少的。大家交个朋友,就这样。很高兴认识你们。

 

蓝色听雨

莫小涵

莫_子柒

记得_remember

小苇草

安若然

Zerup

Angel歌

枏小7

烟笼寒水

夏朵

藍在南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